配色: 字号:
两日诗文一页纸
2023-08-31 | 阅:  转:  |  分享 
  
两日诗文一页纸常兴两日诗文一页纸,四十年前一件事,看似没有什么联系,实则有着内在的联系。这联系便是那从乡土中走来的朴素情感。是的,历经三年抗
疫斗争,在危难面前,每个人都在努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都在努力回馈这片哺育我们成长的乡土;每个人都在自觉担负起自己的一份职责,都
在自觉守护我们共同拥有的美好家园。我也时常在想,人们倘若能够俯下身来,亲近这片土地,了解这片土地,热爱这片土地,必定能唤起这片土地
的无穷力量。因为乡土深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我们,我们的下一代,下一代的下一代,世世代代,只有俯下身来,亲近泥土,迈开脚步、
丈量家国,才能从乡土中汲取源源不断的成长力量,永葆乡土情怀,守望美好家园。微信时代,资讯发达,人们交流也方便。在我所建的几个微信群
中,其中就有“邻里守望”(所居单元邻居群)和“守望净明”(净明铺是我们成长地,“跳农门”前,都在这里生活。此群里有家乡的亲朋好友,
也有从这里走出去的人们)。对家园的守望,不只是一种企盼,也是一种行为,中责任。守望家园,不只是对于地理意义上的故土或是家园的守望,
也包括文化意义上的坚守,所以,我还建有“传承经典,重温诗经”“重走神农路”等几个文学群。虽然群名有所变动,但“守望”初中未变。循着
“守望”的路径,我所书写的文字,也都在守望中发力,都在文化上坚守。苍天可鉴,这是我为文的初衷。话扯远了。还是回到开头的两句话:两日
诗文一页纸,四十年前一件事。下面附录便是——附录一、立春应节霰雪飘2023年2月2日(立春之节气)去冬干旱少雨落今春阳燥多干渴立春
应节霰雪飘六九前夕北风恶时令告知农桑事阡陌吐槽盼水过莫教靠天困手足引丹济田润绿禾附录二、乒乓球台案边的就餐2023年2月3日 在乔
洼的襄阳地区师范教学楼中间,有几个乒乓球台案子。台案北边的一栋两层楼的教学楼一共有八间教室。东头一楼第一间是七八级化学班的教室,西
头第一间是七九级中文班的教室。七八级化学班门前的那个乒乓球台案,是我们几个老乡同学经常聚餐的地方。这个“聚餐”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谁请
客,而是几个同学从食堂排队打完饭,端到这里,大家站立在乒乓球台周围,手里端着饭钵子,边吃边海阔天空般的一种交谈、交流形态。常在这里
“聚餐”的有七八级化学班的何桂兰、夏明兰、熊桂英、郭玉,七八级英语班的熊士容,以及七九级中文班的吴某人。其间,还有一些同学,恕不一
一点名。想想这光景,回味无穷。同学们似乎“两小无猜”,又似乎“心照不宣”。大家都是随县老乡,都在这里读书,这是一种缘分。佛说:世间
一次回眸八百年的修。俗话说得好,同船过渡的缘分难求!我们几个同乡同学常常在这乒乓球台案边聚餐,这是何等的缘分啊!当代佛门泰斗本焕长
老曾经摸着前来礼拜者的头说:我们是多世多劫的缘分!佛教一般讲三世,过去世,现在世,将来世。这好像英语语法中的“时态句”:过去时、现
代时和将来时。无论是从哪个时态讲,能够围在乒乓球台边常常聚餐的人,肯定不是一般的缘分,只是无法解释这个缘分。 芒芒人海里,生命历程
中,值得珍视的,值得记忆回味的,并非都是惊天动地的事情,往往就是平常的,平凡的生活细节。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生活中的一瞬间,便是
历史空间的一朵玫瑰,在大千世界虽然微不足道,然而也是弥足珍贵的。更何况那“秀色可餐”的风景。
献花(0)
+1
(本文系新用户1000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