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基础学伤寒 医圣仲景六经学说(22_08_17)(2)
2024-04-16 | 阅:  转:  |  分享 
  
胡 希 恕 经 方 医 学 - - 六 经 入 门 讲 记

本人于学生时代即关注经方, 关注胡希恕学术, 近几 年
知难而上, 探讨经方六经这一难解课题, 大家学习的精神可嘉。
六经,是经方医学,亦即《伤寒论》的主要理论之一。
千百年来, 由于王叔和以医经释经方, 造成误读传统, 误认 为
《伤寒论》的“六经”即是《黄帝内经》的“六经” ,致使六
经实质乱说纷纭,纵有 4 0 多种说法,而至今莫衷一是。
庆幸的是, 业内有志之士, 千余年来不少人力图破除 误
读的传统, 不懈努力探讨经方的六经实质, 乃至近代取得了 可
喜的进展。如章太炎指出: “ 《伤寒论》的六经不同于《内经》
之十二经脉之含义· · · · · 王 叔和对 《伤寒论》 传经, 强引 《内
经》 一日传 一经, 误也。 因仲景并无是言。 ” 喜多村直宽强调:
“本经无六经字面, 所谓三阴三阳, 不过假以表里寒热虚实 之
义,固非脏腑经络相配之谓也。 ”岳美中更明确指出: “ 《伤寒
论》 所论六经与 《内经》 迥 异, 强合一起只会越讲越糊涂, 于
读书临证毫无益处。 ”胡希恕先生继承前人研究成果,明确地
提出: “ 仲景书本与 《内经》 无关, 六经来自八纲。 ” 大论一出,
很快得到国内外称赞共识。
2 0 世纪末, 胡希恕先生的遗著刊出后, 立即受到热爱 中胡 希 恕 经 方 医 学 - - 六 经 入 门 讲 记
医的学生追捧, 其书被传抄 、 复印, 相互传诵、 交流。 本人 认
为更是其中佼佼者, 不但自己热情学习, 更是通过学生会, 组
织广大学生一起研讨, 开经验交流会、 小型学术会、 大型学 术
会, 霎时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掀起了学习胡希恕学术的浪潮。 走
出校门参加工作后, 本人认为更倍加努力, 立志于胡希恕未 竟
的事业, 并通过互联网传播胡希恕学术, 今把 3 6 讲整理成册,
以便于大家共享学习体会。
经方医学,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的结晶, 《伤
寒论》 是经方代表著作之一, 是历代业内人士用药物治病, 通
过无数的经验教训,总结的科研成果,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
学用经方重在继承, 主在明了经方理论的实质, 胡希 恕
先生在回答弟子出书的要求时常说: “我还没考虑好,等考虑
好后再说吧! ”经方是中医学宝贵的科学理论体系,但由于种
种原因不易读懂, 存在的问题很多, 要不断研究探讨, 须要 反
复思考。 今天可能改变昨日的看法, 后天可能改变今日的思考,
陆渊雷曾说: “学问与年俱进,今以为是者,安知他日不以为
非?订正宁有止境。 ”学习胡希恕学术亦是如此,须不断地读
书、 不断地 临床、 不断地思考、 不断地互相讨论、 不断地提 高
认识。 本书所论体会, 是学习胡希恕学术的初步入门, 刊出 为
的是供大家共同讨论、 共同进步, 须要日后不断提高认识, 以
期登堂入室,做一代真正经方传人。
[ 关 于打 印 :封面打印到一张纸上就行了,从第二页(序) 开
始双面打印即可。 ]目 录
第 1 讲 从历史源流来看经方与温病关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1 )
第 2 讲 应该怎么学习中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5 )
第 3 讲 临床辨证是从症状入手, 审症求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0 9 )
第 4 讲 胡希恕经方医学的临床思维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 0 1 3 )
第 5 讲 胡希恕经方医学的核心:六经来自于八纲. . . . . . . . . . . . ( 0 1 7 )
第 6 讲 临床如何辨八纲辨六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2 4 )
第 7 讲 太阳病的实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2 8 )
第 8 讲 解读麻黄汤和桂枝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3 3 )
第 9 讲 临床中容易被忽视的辅汗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3 9 )
第 1 0 讲 发汗解表法的临证应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4 5 )
第 1 1 讲 从表论治身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5 0 )
第 1 2 讲 少阴病实质及辨治思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5 4 )
第 1 3 讲 少阴病在临床中并不少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6 1 )
第 1 4 讲 少阴病常见方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6 7 )
第 1 5 讲 我对表证论治的几点思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7 2 )
第 1 6 讲 抓住中医治病的牛鼻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7 9 )
第 1 7 讲 阳明病的实质和典型症状表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8 5 )
第 1 8 讲 渴属于白虎加人参汤, 不属于白虎汤. . . . . . . . . . . . . . . . ( 0 9 1 )
第 1 9 讲 生石膏及白虎汤的临床应用要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9 7 )
第 2 0 讲 发黄证的辨治思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 3 )
第 2 1 讲 攻逐邪气的三个承气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 9 )胡 希 恕 经 方 医 学 - - 六 经 入 门 讲 记
第 2 2 讲 承气汤类方证及临证要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4 )
第 2 3 讲 阳明病中清热法的运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1 )
第 2 4 讲 太阴病的实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7 )
第 2 5 讲 如何诊断太阴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2 )
第 2 6 讲 太阴病的主方是四逆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9 )
第 2 7 讲 太阴病的分层及四君子汤类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6 )
第 2 8 讲 半表半里的实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5 2 )
第 2 9 讲 如何诊断半表半里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5 8 )
第 3 0 讲 少阴病的实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6 1 )
第 3 1 讲 四逆散方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6 8 )
第 3 2 讲 大柴胡汤方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7 3 )
第 3 3 讲 厥阴病的实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7 7 )
第 3 4 讲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8 3 )
第 3 5 讲 乌梅丸方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8 8 )
第 3 6 讲 半夏泻心汤等辛开苦降甘调五方证. . . . . . . . . . . . . . . . . . . ( 1 9 7 )第 1 讲 - - 从 历 史 源 流 来 看 经 方 与 温 病 关 系
第 1 讲 - - 从 历 史 源 流 来 看 经 方 与 温 病 关 系
一 、 中 医 是 有 流 派 的
中医是有流派的,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其中最大的 两
个流派就是经方派和温病派。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各家学说,
比如金元时期的金元四大家等。 经方是一门医学体系, 早在 《汉
书· 艺文志 》 当中, 就有关于医经和经方的内容, 该书给经 方
下了一个定义: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
药味之滋, 因气感之宜, 辨五苦六辛, 致水火之齐, 以通闭 解
结,反之于平。 ”
当代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 冯世纶教授对经方也有定 义,
他们更加强调, 经方是一门医学体系, 经方不仅仅是 《伤寒 论
》 《金匮要略》中的方剂,更是背后蕴含的六经辨证体系,在
这个六经辨证体系指导下去辨证论治, 开出来的方便是属于 经
方范畴的。 道理简单,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所运用的药物才能被
称为中药。 从西医的角度来说, 患者有肺部感染了, 用生石膏、
鱼腥草来给他抗感染, 那么这几味药就已经不是中药了。 同 样
的道理, 如果你用脏腑辨证的思路去运用 《伤寒论》 中的方剂,
那么这个方剂也就不是经方了。 比如, 你用麻杏石甘汤去宣肺,
麻杏石甘汤便不再是经方了。 因为在经方体系下, 麻杏石甘 汤
第 1 页是治疗太阳阳明合病的,是外散太阳、内清阳明的。
温病, 指感受温邪, 以发热为主症, 热象偏重、 易化 燥
伤阴为主要特点的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根据温病的定义, 临
床上凡是以热为特征的疾患, 都可以归为温病的范畴, 而不 仅
仅限于外感热病和温疫。 《温病条辨》 与 《 黄帝内经》 《伤寒论》
《金匮要略》 ,被并称为四大经典。一般认为,其理论来源于
《黄帝内经》 , 丰富充实于 《伤寒论》 , 又经过历代医家的实 践
与发展, 最终成熟于明清时期。 其源自于经典, 本身亦是经 典
的学科,从其临床发展过程,足以看出其价值所在。
温病自古就是临床上的问题, 《伤寒论》太阳病篇中亦
有关于温病和风温的论述,如《伤寒论》第 6 条: “太阳病,
发热而渴, 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 身灼热者, 名风温。 ”
《伤寒论》 中阳明病, 按八纲来看为里实热证, 如清里热的 白
虎汤、 攻下腑实的承气汤等, 在温病学中同样应用广泛。 从 某
种角度来看, 阳明病与温病, 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叠的。 但并 不
能认为,温病等同于伤寒的阳明病。
二 、 温 病 不 得 混 称 伤 寒
鉴于 《伤寒论》 与仲景的地位, 后世医家多遵循 《伤 寒
论》 的六经 辨证来诊治外感热病, 把 《伤寒论》 的理法方药 作
为诊治一切外感热病的依据, 所以古人多用诊治 “伤寒” 的 思
路来诊治温病。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家认识到,
在临床中采用 《伤寒论》 的辨治体系治疗温病, 存在一些缺 陷
第 2 页第 1 讲 - - 从 历 史 源 流 来 看 经 方 与 温 病 关 系
和不足。 很多医家对此进行了思考, 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对
温病的病因、 病机、 治疗等也有许多新论, 温病治疗开始突 破
了“法 不离 伤寒 、 方必 遵仲 景 ”的局面。
宋代医家王履指出, “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 金元四大 家
的刘河间认为, “六气皆从火热化” , 火热贯穿于外感热病的 始
终,强调病理上的“阳热怫郁” 。上述观点的产生,都是基于
历代医家在临床中已经认识到了温病的特殊性, 以及盲目地 采
用伤寒方、 伤寒法辛温发汗治疗温病的弊端, 故而反思并提 出
新的观点与理论解释。 “伤寒宗仲景,热病用河间”的说法,
说明医家已经舍弃仲景体系, 而采用河间体系去解决温热类 疾
病,已经认识到伤寒与温病的不同。
明清时期, 中医理论发展到一个高峰, 越来越多的医 家
认识到了温病学说的特殊性与重要性, 认识到用伤寒法治疗 温
病的弊端, 通过潜心研究和临床总结, 最终由叶天士、 薛生白、
吴鞠通、王孟英等确立了温病学说。如叶天士说: “辨营卫气
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 ”指出了伤寒与温
病的病因不同,因此治法不同。
可以说, 温病学的产生不是凭空出现的, 是为了解决 临
床问题而形成的一门新的学科。 如吴又可 《温疫论》 的产生 背
景, 就是明末清初时的温疫流行。 也可以说, 没有温疫的流行,
吴又可就没有诊治大量温疫患者的机会, 也不可能形成他的 温
疫理论体系, 便不可能写成 《温疫论》 一书; 就像张仲景著 《伤
寒论》 一样, 如果没有经历 “犹未十稔, 其死亡者, 三分有二,
第 3 页伤寒十居其七” , 没有 “感往昔之沦丧, 伤横夭之莫救” , 也 不
可能写出《伤寒论》 。医生怎样才能成才?不经过大量的临床
实践, 不经过思考, 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我们在 这
里学一些理论, 将来还要在临床中去验证、 提高和总结, 要 把
我们所学到的理论知识, 付诸于实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才
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三 、 经 方 和 温 病 是 有 相 通 之 处 的
经方和温病都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也都是医家为了 解
决当时所面临的疾病, 而形成的新学说。 时至今日, 这两大 学
说仍然具备强大的临床指导价值, 都属于中医四大经典的范 畴,
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不管是经方也好, 温病也好, 都是一 门
学科, 是一个理论体系。 对于同一位患者, 两大学说看待问 题
的角度不同, 但在有些地方是相通的, 有学者尝试要把寒温 统
一, 我们水平尚浅, 先不去尝试统一, 但不妨碍我们认为经 方
和温病是有相通之处的。
简单来说, 温病可分为温热类疾病和湿热类疾病, 温 热
类疾病可以融入到经方的三阳病范畴当中, 但更多的是少阳 病
和阳明病; 湿热类疾病同时具备热邪和湿邪的致病特点。 这 和
经方中的阳明太阴合病有相通的地方, 为什么?因为热属于 阳
邪,湿属于阴邪。
随着痰饮水湿越来越多, 而温病理论恰恰擅长治疗温 热、
湿热类的疾病, 所以温病学体系的一些内容, 能够很好地弥 补
第 4 页第 2 讲 - - 应 该 怎 么 学 习 中 医
经方体系的不足。 如果我们能够利用经方的六经体系, 结合 温
病中的治法理念, 便能更好地提升临床疗效, 比如温病中一 些
很好的方剂,我们耳熟能详的- 银翘散、桑菊饮、清营汤、犀
角地黄汤、 三仁汤、 藿朴夏苓汤 、 连朴饮、 甘露消毒丹等, 能
不能把这些方剂也融入到我们的六经辨证体系当中去?好的
方子, 我们为什么不用?能否在六经辨证的指导下, 把温病 学
中的一些治疗理念, 包括一些经典方剂融入进来, 更好地提 升
临床疗效?答案是肯定的。
第 2 讲 - - 应 该 怎 么 学 习 中 医
一 、 以 前 没 有 中 医 基 础 , 学 习 起 来 是 不 是 很 困 难 ?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大家开始学习之前,有些心里话,
非常想和大家唠叨一下。
我们既然踏入中医这一行业, 自然都想把中医学好, 学
到极致,成为这个行业中的高手,我们虽然不奢求成为状元,
但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理想, 都希望经过我们治疗的患者, 能 痊
愈十之八九, 谁也不希望患者说自己的水平差, 毕竟医学是 一
门技术。
第 5 页古代学习中医的氛围相对比较好, 因为医生数量相对 缺
乏, 而且古人生活条件比较差, 危重患者也比较多, 所以只 要
足够用心, 都能够把医疗水平提高上来。 古人是如何学习中 医
的?一般来说, 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家传的, 或者是从小就 把
孩子送到一个大夫那里, 跟师学习; 另外一种, 就是科举不 成
功,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从而走上学医之路的。 对于第一种 人
来说, 从小跟着师父, 白天临床 , 晚上读书, 潜移默化, 慢 慢
地就有感觉了, 就入门了; 对于后一种, 科举不中之人, 本 身
文化素质就比较高, 我们知道, 中医是根植于古代文化土壤 之
中的, 有了 这样的基础, 学习中医就会更快, 所以有 “秀才 学
医, 笼中捉 鸡” 的说法。 我们现在大学里的高材生, 虽然智 力
不差, 很多不亚于古代举人的智力, 但毕竟从小学的都是现 代
理科知识, 让现代的 “秀才 ” 去学习中医, 反而没有 “笼中 捉
鸡” 的效果了, 这是因为他们脑海中的知识体系与中医并不兼
容。
之前一位西医同仁过来就诊,顺便问我怎么学习中医,
说以前没有中医基础,学习起来是不是很困难?
我告诉他, 其实越是没有基础, 学习起来越是方便, 因
为没有基础, 也就意味着没有之前理论的束缚, 就能够更加 从
容清晰地看清楚中医的本质。 院校教育很多时候已经把人的 思
维固化了, 在院校教育体系下, 很多人看到胡希恕先生的经 方
学术,会感觉不可思议,尤其不认可胡老对六经实质的解读。
《汉书·艺文志》中,对经方的论述如下: “经方者,
第 6 页第 2 讲 - - 应 该 怎 么 学 习 中 医
本草石之寒温, 量疾病之浅深, 假药味之滋, 因气感之宜, 辨
五苦六辛, 致水火之齐, 以 通闭解结 , 反之于平。 ” 其中的 “本
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 ,其实就是中医的寒热、表里,
用草石的寒温去纠正人体的寒温, 以偏纠偏。 辨别疾病病位 的
浅深、表里,不同的病位有不同的治法。
二 、 应 该 怎 么 学 习 中 医 ?
我们应该怎么学习中医?首先, 我们应该把一些中医 的
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 基本技能牢牢掌握, 西医也是比较注 重
“三基” 的 。 只有厚基础, 将来这个楼才能建得比较高, 那 中
医的 “三基 ” 是什么呢?我们知道, 中医是百家争鸣、 百花 齐
放的, 争鸣的地方在哪里?是关于中医的法和方药的争鸣。 各
家流派的“三基” ,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都是基于阴阳、
表里、寒热、虚实的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方剂学》 《中药学》
是中医基本知识、 基本理论 , 而如何看舌、 切脉、 腹诊等, 是
我们学习中医的基本技能。 就像厨师一样, 柴米油盐酱醋茶 是
一致的, 做菜的原材料也是一致的, 但为什么不同的厨师做 出
来的菜风味却不一样?为什么有九大菜系?每个厨师做菜的
风格是不一样的, 他们做菜的烹饪风格是不同的, 就像十位 名
老中医, 面对同一位患者, 为什么能开出十张不同的处方呢 ?
也是因为这十位名老中医看病的思路是不一样的, 那么这个 思
路是什么?就是我们的辨证论治的体系。 比如同样是一位患 者,
第 7 页发热、恶寒、无汗、身疼痛、脉浮紧,从六经辨证体系来看,
是太阳病表实证; 从脏腑辨证来看, 这是风寒犯肺。 辨证思 路
不一样, 导致辨证结果, 即诊断也不一样, 后续的立法和处 方
用药也是不一样的。 这和厨师做菜道理是一样的, 同样的原 材
料,做出来的菜品风味不同。
各家学说反映了学术各有特色, 目前经方比较热, 我 们
耳熟能详的几位经方大师,学术体系也不一样。学习过程中,
很多人是比较困惑的。 比如金元四大家, 为什么他们能够被 称
为 “ 家” ?一方面, 他们临 床水平很高; 另一方面, 他们的 理
论体系具有鲜明的特点。所以才能被称为“金元四大家” 。中
医界要统一, 比如经方学术统一, 寒温统一, 相对比较难, 因
为大家的认识是不一样的。 温病是作为一个新的医学体系, 完
善成熟于明清时期, 现在经常有人说, 能不能把两者结合起来,
也就是所谓的寒温统一, 我们现在不强求去融合, 就像不强 求
中西医结合一样,换一种思路看待二者,就如: “横看成岭侧
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
换一种思路去理解二者之间的差别和共性, 希望能对大家有 益。
三 、 学 习 不 能 舍 本 逐 末
中医对我们来说, 并不神秘, 中医就是要辨清楚人的 寒
热虚实,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 实则泻之, 虚则补之, 然后 根
据人寒热虚实的状态, 调整阴阳, 使之恢复阴阳平衡, 所以 中
医并不复杂。
第 8 页第 3 讲 - - 临 床 辨 证 是 从 症 状 入 手 , 审 症 求 因
问题是, 如何认识清楚、 辨别清楚寒热虚实表里阴阳 ?
这就需要辨证, 也是中医大夫需要反复强化的地方, 也就是 强
调辨证准确。 老中医有经验, 经验在哪里?就在于他们面对 纷
繁复杂的症状之时, 能够辨别清楚人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证
辨别清楚了, 辨证就准确了, 治疗的法和方药便呼之即出, 这
就是“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关键在于辨证。
对于中医学习者来说, 重点应该放在基础上, 放在如 何
提高中医辨证的准确度上。 而不是总想去学个一招半式, 学 个
特效方药。那样,反而舍本逐末了。
第 3 讲 - - 临 床 辨 证 是 从 症 状 入 手 , 审 症 求 因
一 、 我 明 明 是 着 凉 了 , 为 什 么 说 我 是 风 热 感 冒 呢 ?
近日门诊来了一位患者, 主诉为受凉后咳嗽、 流涕三天。
口干, 舌尖红, 苔薄, 脉略 弦数。 我说你这是感冒, 感受了 风
热邪气, 患者不同意, 说我明明是着凉了, 为什么说我是风 热
感冒呢?
我们知道,中医的病因可分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
最常见的就是外感和内伤。伤寒和温病都涉及了外感疾病。
伤寒可分为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 广义伤寒泛指外感 疾
第 9 页病, 比如 《 难经》 所谓的 “伤寒有五, 有中风, 有伤寒, 有 湿
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狭义伤寒指的是感受
寒邪。 温病感受的是温邪, 比如风温感受的是风热邪气。 这 里
就涉及一个中医诊断的问题,我们知道,不管是寒邪、热邪,
还是风邪, 都不能看到或者触摸到, 并不能像西医一样, 能 够
查到具体的病原是细菌、 病毒, 还是非典型病原体, 乃至真 菌
等。 中医的外感六淫, 风、 寒、 暑、 湿、 燥、 火, 我们都是 无
从感知的, 那到底我们是如何判断这个患者是风寒外感, 还 是
风热外感呢?
不管是风热, 还是风寒, 我们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都
是根据邪气侵袭人体之后所反映出来的症状, 反推出感受的 是
什么邪气。 如果患者表现为风热症状, 我们说感受的是风热 邪
气; 如果表现为风寒的症状, 我们说感受的是风寒邪气。 中 医
病因学说中的外感, 主要是外感六淫学说, 如风、 寒、 暑、 湿、
燥、 火, 都是根据症状来确定的。 从症状来反推出所感受的 病
邪, 专业一点就叫作审症求因。 这里涉及取类比象的问题, 比
如窗外起风了, 我们怎么知道窗外起风了?我们是看到窗外的
树叶动了, 旗帜飘了, 我们才说外边起风了。 同样道理, 我 们
去购买西瓜, 如何知道西瓜熟了, 我们会看看外观, 拍打一番,
根据拍打的声音, 我们推断, 这个西瓜里面熟了。 道理都是 一
样的, 这就是审症求因。 西医可能直接拿来剖开看看, 到底 熟
了没有, 中医和西医思考问题的方法不同。 所以, 我们进行 中
医诊断,判断病因,乃至病机的推理,都是审症求因。
第 1 0 页第 3 讲 - - 临 床 辨 证 是 从 症 状 入 手 , 审 症 求 因
二 、 临 床 思 维 的 指 导 意 义
临床思维的指导意义, 首先表现在指导临床四诊, 指 导
望闻问切。
临床中最常见的病证, 莫过于感冒了。 感冒初期, 往 往
是一个表证, 有表就要解表。 但对于一个表证来说, 只知道 表
证是不够的, 因为我们需要知道感受的是什么邪气, 是风寒 还
是风热。 在这里就涉及一个风寒和风热的鉴别。 如果风寒和 风
热鉴别不清楚, 你就不知道重点去采集哪些四诊信息。 首先 我
们分析一下风寒和风热的区别, 其实就是寒和热的区别, 风 是
他们的共性。
风热是含有热邪, 所以风热邪气初犯卫表的时候, 必 然
会表现出一些热的症状, 有热的因素存在的情况下, 舌边尖 是
红的,脉是浮数的。对于风寒邪气,比如在《伤寒论》里面,
不管是太阳伤寒还是太阳中风, 都没有提到热的症状。 对于 太
阳病, 《伤寒论》 里面只是提到了脉浮紧, 没有提到脉浮紧数,
因此风寒表证的时候, 是没有热邪存在的。 我们知道, 风寒 表
证的时候, 舌苔较平常变化不大, 也没有热象, 所以风寒外 感
初期, 舌淡 苔薄白, 脉浮紧, 因寒主收引, 寒邪约束了气血 运
行,所以脉是紧的,病位在表,脉浮紧。
风热外感的时候, 是以脉浮数为特点。 不论是风寒还 是
风热, 既然病位在表在卫, 正邪必然交争于体表, 所以具备 发
热恶寒的特点。 只不过在有热存在的情况下, 热可以迫津外泄,
第 1 1 页表现为恶寒、 恶风轻, 是微恶风寒, 同时可有微汗出, 口微渴。
寒主收引, 所以风寒的时候, 表现出发热恶寒、 身疼痛、 不 汗
出、 脉浮紧的特点, 但在风热外感的时候, 这种特点就不是 很
明显。
症状看似很复杂, 但背后体现的都是寒和热的致病特点,
那么, 我们抓住寒热的致病特点, 就能够把风寒外感和风热 外
感的主要症状给一一推导出来。 临床中感冒如何鉴别是风寒 还
是风热?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能不能通过寒和热的 特
点,来推出风寒外感和风热外感的症状、临床致病特点呢?
掌握了上述二者的不同,在遇到一个外感发热的时候,
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去采集四诊信息, 从而鉴别患者是风寒 还
是风热,得出一个正确的诊断。
三 、 小 结
风寒外感的典型症状: 发热恶寒, 身疼痛, 不汗出, 脉
浮紧, 舌淡, 苔薄白。 风热外感的典型症状: 发热, 微恶风寒,
微有汗出, 口微渴, 脉浮数 , 舌边尖红, 苔薄白。 【 补 充 : 风 热 感
冒 初 起 时 , 舌 苔 通 常 是 薄 白 色 或 是 黄 白 相 间 的 颜 色 。 随 着 病 邪 的 逐 步 入 里 , 可
能 会 呈 现 为 黄 色 的 舌 苔 。 如 果 在 疾 病 期 间 , 过 食 肥 甘 厚 味 或 不 易 消 化 的 食 物 ,
可 能 导 致 舌 苔 呈 现 为 黄 腻 苔 】
我们理解了辨证 (诊断) 是审症求因的过程, 也就明 白
临床中要把四诊信息采集准确, 才能确保论治的疗效。 从经 方
角度来说, 根据症状反应去辨证, 有是证用是方, 并不太强 调
第 1 2 页第 4 讲 - - 胡 希 恕 经 方 医 学 的 临 床 思 维 :
是风寒还是风热病邪所致, 只要见到了太阳病 (脉浮, 头项 强
痛而恶寒) ,就可以从太阳病去论治。
第 4 讲 - - 胡 希 恕 经 方 医 学 的 临 床 思 维 :
先 辨 六 经 继 辨 方 证
胡希恕(1 8 9 8 - - 1 9 8 4 ) ,2 0 1 8 年是胡老诞辰 1 2 0 周年 。
我们知道, 胡希恕经方医学体系的基本特点有三: ①明确指 出
《伤寒论》 代表的经方医学体系不同于 《黄帝内经》 代表的 医
经体系。 ② 六经来自于八纲, 六经实质是表、 里、 半表半里 三
个病位上的三阴三阳;辨六经就是辨八纲。③临床先辨六经,
继辨方证,辨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
胡希恕先生深研经方, 早在 2 0 世纪 6 0 年代所做的 《伤
寒论六经论治与八纲的关系》 中, 即明确提出 “六经来自八纲” ,
《人民日报》 给予了高度评价, 认为是解决了历代医家缺乏 论
第 1 3 页述的难题。
胡希恕经方医学的临证思路, 强调是先辨六经, 继辨 方
证。临床当先辨病位(表、里、半表半里) ,再辨病性(大的
方面是阴阳,具体为寒热、虚实) 。
李某, 男性, 7 8 岁 , 2 0 0 7 年 2 月 2 7 日首诊。 患者有 间
质性肺病病史,在外院服用中药治疗后,因汗出过多而就诊。
近一周活动及饮热后汗出明显, 汗出后恶风恶寒; 上腭干, 喜
饮热水; 一侧鼻孔有青涕; 便溏, 纳可; 舌淡苔根厚, 左脉沉,
右脉沉濡。
临床思路分析: 本案为老年患者, 间质性肺病, 此次 就
诊以汗出过多为主诉。 经方临证, 当先辨六经, 继辨方证。 患
者恶风恶寒, 流青涕, 辨为表证; 便溏、 脉沉、 饮热水, 为 里
寒阴证之太阴病。 整体病性属虚、 属寒, 属于阴证。 本病为 少
阴太阴合病, 汗出多, 故给予桂枝加附子汤加减。 处方: 桂 枝
加附子汤加减。 桂枝, 白芍, 炙甘草, 大枣, 黑附片, 炒白术 ,
茯苓,生姜片。七剂,水煎服,日一剂。
2 0 0 7 年 X X 月 X X 日二诊:汗出大减,恶风恶寒减,上
腭干减轻, 大便未成形。 右脉沉濡 , 左脉沉弱。 舌根苔黄, 厚
腻。 处方: 桂枝, 白芍, 炙甘草, 大枣, 黑附片, 炒白术, 茯
苓,生姜片,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佩兰七剂,水煎服,
日一剂。
《伤寒论》第 7 条: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
热恶寒者, 发于阴也。 ” 冯世纶教授指出: “人体所患疾病, 在
第 1 4 页第 4 讲 - - 胡 希 恕 经 方 医 学 的 临 床 思 维 :
表的病证可概括为两类:一类为阳实热之体,正气相对旺盛,
症状反应有发热恶寒者, 为在表的阳证, 也即太阳病; 一类 为
阴虚寒之体, 气血沉衰, 反应有无发热而恶寒者, 为在表的 阴
证, 与太阳 相对, 当指少阴病。 ” 并进一步明确: “经方的少 阴
病是属六经的表阴证,即邪在表而呈虚寒一类证候者。 ”
桂枝加附子汤出自 《伤寒论》 第 2 0 条: “太阳病, 发汗,
遂漏不止, 其人恶风, 小便难 , 四肢微急, 难以屈伸者, 桂 枝
加附子汤主之。 ” 柯琴曰: “是方以附子加入桂枝汤中, 大补 表
阳也。 表阳密, 则漏汗自止 , 恶风自罢矣。 汗止津回, 则小 便
自利,四肢自柔矣。 ”
经方临证, 不应当被西医的病种诊断所干扰。 当先辨 六
经,再辨方证,求得方证相应,从而治愈疾病。
本案抓住其汗出、恶风、畏寒、流清涕、便溏、脉沉、
舌淡, 直断 为阴证, 病位在表, 所以是表阴证, 而非表阳证 之
太阳病,故选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减。
本患者上腭干, 因为整体属于阴证, 局部上颚干的原 因
是太阴病的水饮内停证, 津液不化, 不能濡润而导致的上颚干,
并非内热津伤, 所以不能清热生津。 故加茯苓、 白术以运化 水
饮。 方证相 应, 故能取效, 因此二诊时患者非常高兴, 效果 明
显。
我们来总结一下, 证的确立, 依赖于病位和病性的确立,
如经纬相交方能确定坐标一般。 六经来自八纲, 与八纲密不 可
第 1 5 页分。 八纲者 , 阴阳、 表里、 寒热、 虚实。 其中, 阴阳为八纲 辨
证之总纲, 表里为病位, 实、 热为阳, 虚、 寒为阴。 凡是人 体
功能亢奋者, 皆属于阳证, 而功能沉衰者, 属于阴证。 在同 一
病位可以分阴阳, 如里证, 可分阴阳; 同样, 表证、 半表半 里
证亦可分阴阳。
邪气侵袭人体,属于表证范畴,因为正邪力量的不同,
导致出现阳证、阴证等不同反应。正如《伤寒论》所说: “病
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热恶
寒, 因正气能与邪气相争, 故机体功能相对亢奋, 属于病位 在
表的阳证、 实证、 热证, 简 称表阳实热证; 无热恶寒者, 因 正
气不足等原因, 导致不能与邪气相争, 故属于病位在表的阴证、
虚证、 寒证 。 因虚证、 寒证属于阴证范畴, 故可称为表阴虚 寒
证。
有表当解表,表阳证者,正邪斗争剧烈,邪盛正不衰,
所以可以直接用麻黄、 桂枝等发汗解表, 如太阳病, 可使用 麻
黄汤, 通过 汗法而解; 而表阴证由于机能沉衰, 正气不足, 不
能与邪抗争, 故无热恶寒, 甚则因 “血弱气尽腠理开, 邪气 因
入” ,而使表证入里传变,临床此类多见于年老体衰之外感。
平人外感可辛温解表, 通过汗出而解, 但阳气不足、 机能沉 衰
的患者外感, 即表证而陷入阴证, 即表阴证, 则不能单纯辛 温
发汗解表, 当配伍强壮作用的药物, 以扶正祛邪、 解表, 兼 以
温阳, 即强 壮温阳, 发汗解表, 如麻黄与附子配伍。 类似的 思
路, 后世还 有益气解表、 养血解表、 滋阴解表等法, 但温阳 解
第 1 6 页第 5 讲 - - 胡 希 恕 经 方 医 学 的 核 心 : 六 经 来 自 于 八 纲
表之法, 始 于仲景。 总之, 表证当治以汗法, 表阴证即在表 的
虚寒证,需要温阳解表。
第 5 讲 - - 胡 希 恕 经 方 医 学 的 核 心 : 六 经 来 自 于 八 纲
一 、 提 高 辨 证 的 准 确 性
前几天有一位医师问我, 临床看病有没有什么经验呀 ?
我说, 经验 只有一个, 那就是辨证论治, 有是证用是方。 这 句
话老生常谈了, 但道理的确如此, 作为一个临床医师, 经常 会
给患者开处方, 那么这张处方是怎么开出来的?这是关键。 不
知道大家有没有深入思考过。
中医学有两大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 希望 大
家能够牢记于心, 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这两点。 中医临床的过程,
就是 “ 理法方药” 的过程。 方从法出, 法随证立。 我们可以 回
想一下, 一位患者就诊, 首先是采集四诊信息, 然后在脑海 中
思考, 得出 一个诊断, 也就是证, 根据证来立法, 再选方用药,
进行加减, 最后完成一张处方。 在这个过程中, 证是我们思 考
后得出的结论,是根据客观的四诊信息得出来的, “证”直接
第 1 7 页决定了 “ 法” , “法” 又决定 了方药的范围。 因此, 方与证是 对
应的。
归根到底,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在于是否辨证准确,
证辨准了, 从逻辑角度来说, 法和方的范围就确定了。 举例 而
言, 如果诊断为表实证, 自然要用辛温发汗解表之法; 如果 诊
断为里实热证, 治法就是清解里热或攻下通腑; 辨证为半表 半
里阳证, 治 法为和解少阳。 方和法比较起来, 法更重要, 所 以
有“师其法而不泥其方”的说法。
法和证比较起来, 证更加重要, 因为诊断得出的证直 接
决定法,法随证立。
我们大部分的学习精力应该放在如何提高辨证的准确
性上, 以提高准确辨证的效率, 只有提高了辨证的效率, 才 能
达到日诊数十人。 提高辨证的准确性是我们学习的关键, 也 是
学习的重点。 学习某位名老中医的具体经验, 或者是秘方, 或
者是用药心得不重要,提高辨证准确性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 跟诊的时候, 不是去问老师有什么心得临床经验, 而 是
要体会老师是如何得出这个诊断的, 老师的临床思维是什么 ?
当前的学术界, 放眼望去, 大家最爱听的讲座或者报告, 一 般
都是一些名家临床心得、 看病三板斧之类的具体临床经验, 而
不是临床思维。
胡希恕经方医学的最大特点, 是给我们树立了一个简 明
而实用的体系, 而不是某些方证经验, 正如仲景给我们提供 的
第 1 8 页第 5 讲 - - 胡 希 恕 经 方 医 学 的 核 心 : 六 经 来 自 于 八 纲
是六经辨证的思维, 而不是具体的 方。 如果我们有了 这
个六经辨证体系, 在六经辨证体系的指导下, 这 方可 以
加减化裁、 左右逢源, 可为百病立法, 故而仲景之书被誉为 群
方之祖。
临床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辨证准确,如果辨证不准确,
后面的立法、 选方、 用药加减, 再精妙也很难有好的疗效。 中
医历来强调辨证论治, 大家临床中都在辨证, 那到底什么是 辨
证呢?辨证就是辨病位和病性的过程, 大家可以体会一下, 地
图上确定一个坐标, 必须包含经度和纬度, 缺一不可。 中医 有
效的诊断同样如此, 必须同时包含病位和病性, 我们常说的 心
血不足证、 肺脾两虚证、 肝阳上亢等, 是不是同时包含了病 位
和病性?如果缺少病位或病性, 诊断是不完整的, 也就无法 完
成后续的立法和处方。
二 、 六 经 辨 证 同 样 包 含 病 位 和 病 性
胡希恕先生指出, 六经辨证同样包含病位和病性, 其 中
病位是表、 里、 半表半里, 即在八纲的表、 里两个病位的基 础
上, 加入了半表半里, 使之成为三个病位。 病性往大的方面说,
是辨阴阳,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具体来说, 是辨虚实、 辨寒热。
扶阳学派郑钦安曾说过: “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
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 ”中医其实并不难,就是
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只是大家很容易忽视罢了。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指出“阴阳为医道之纲领” ;
第 1 9 页又曰: “六变者,表、里、寒、热、虚、实也,是即医中之关
键。 ” “明此 六变, 明此阴阳, 则天下之病, 固不能出此八者。 ”
《医宗金鉴》曰: “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 ”
病位无外乎表、 里、 半表半里, 病性无外乎阴证、 阳证。
因此, 胡希恕先生提出表、 里、 半表半里三个病位皆有阴阳 两
种不同属性, 这就形成了三阴三阳, 就是六经。 这样, 把六 经
和八纲密切联系起来, 提出来了 “六经来自于八纲” 的学术 观
点。
表 1 八 纲六 经对 应 表
病 位 阳 证( 热证 、 实证 ) 阴 证 (寒 证 、虚 证 )
表 太 阳病 少阴病
半表半里 少 阳病 厥阴病
里 阳 明病 太阴病
三 、 到 底 是 六 经 来 自 于 八 纲 , 还 是 八 纲 来 自 于 六 经 ?
到底是六经来自于八纲, 还是八纲来自于六经?有人 说
不必争论, 但这个命题直接关系到六经和八纲的关系, 直接 关
系到理解胡希恕医学当中六经的实质, 这个命题十分重要, 需
要明确。
八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八纲”一词虽然
第 2 0 页第 5 讲 - - 胡 希 恕 经 方 医 学 的 核 心 : 六 经 来 自 于 八 纲
出现的比较晚, 从时间上看, 好像应该是八纲来自于六经, 但
是八纲的实质, 早在 《伤寒论》 之前就早已存在。 我们都知道,
夏天天热的时候, 我们会喝点冷饮, 会纳凉; 冬天天冷的时候,
我们会多穿点衣服、 烤火取暖等, 这其实就是八纲中寒热的 日
常应用。 八纲的理念是最朴素的二分法, 根据八纲所确定的 治
则治法, 如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 实则泻之、 虚则补之, 这 些
是中医最基本的正治法。
在《汉书·艺文志》中,给经方下了一个定义: “经方
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 ”用草石的寒热温凉来调
整人体的寒热温凉,这就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 “量
疾病之浅深” , 其实就是一个病位深浅、 表里的意思, 所以 《汉
书·艺文志》对经方的定义中,已经蕴含了八纲的理念。
辨阴阳,如第 7 条: “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
寒者, 发于阴也。 ” 第 4 4 条: “ 太阳病, 外证未解, 不可下也,
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
辨表里, 如第 6 条: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 头痛有热者,
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 ”
第 0 6 条: “其外不解者, 尚未可攻, 当先解其外; 外解已, 但
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
辨寒热,如第 1 1 条: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
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
热在骨髓也。 ”
第 2 1 页辨虚实, 如第 1 1 5 条: “ 脉浮、 热甚, 而反灸之, 此 为
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
《伤寒论》 中处处蕴含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辨治
思想。 前面 谈到张景岳和 《医宗金鉴》 的观点, 也是在强调 八
纲。 历代 《伤寒论》 研究者 , 也有医家认同 “辨六经就是辨 八
纲” 的观点, 如方隅在 《医 林绳墨》 中就指出: “仲景治伤寒,
着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 · · · · ·然究其大要,无出乎
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八者而已。 ”大家可以按照八纲的思路去
重新读一遍《伤寒论》 ,试着从八纲的角度去看待条文,或许
你有很多新的体会(表 2 ) 。
表 2 八纲病位病性观
阳 证 阴 证
病位 (热证、实证) (寒证、虚证)
表 表阳 表阴
里 里阳 里阴
从病位而言,八纲辨证中只有表里两个病位, 《伤寒论》
第 4 8 条“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 ,仲景在表里病位的基础上
, 加入了半表半里, 使之成为表 、 里、 半表半里三个病位, 在
表、 里、 半表半里三个病位上 , 分别有阴证、 阳证, 这样就 形
成了表阴、 表阳、 里阴、 里 阳、 半表半里阴、 半表半里阳的 六
经。六经与八纲一一对应。
可以说, 正是因为仲景在 《伤寒论》 中, 提出了半表 半
第 2 2 页第 5 讲 - - 胡 希 恕 经 方 医 学 的 核 心 : 六 经 来 自 于 八 纲
里的概念, 才使得表、 里两个病位发展成了表、 里、 半表半 里
三个病位,从而把八纲发展为六经(表 3 ) 。
表 3 六经来自于八纲
病 位 ( 热证 、实 证 ) ( 寒证 、虚 证 )
表 太阳病( 表阳) 少阴病(表阴)
半表半里 少阳病(半表 半里阳) 厥阴病(半表半里阴 )
里 阳明病( 里阳) 太阴病(里阴)
四 、 小 结
虽然 “八纲” 一词出现得晚, 但早在 《伤寒论》 中, 处
处都有八纲辨证的内容, 《 汉书· 艺文志》 曰: “经方者, 本 草
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 ·. · · ”这些都在说明,八纲辨证早
于六经辨证。 仲景在八纲的表、 里两个病位中, 加入了半表 半
里,形成了三个病位上的阴阳两种病性,形成了六经。所以,
我们说六经来自于八纲。 就像半表半里这个词, 虽然是成无 己
提出来的, 但我们就能否认 《伤寒论》 中没有半表半里吗? 冯
世纶教授说, 仲景是经方的杰出传人, 为什么?正是因为仲 景
创造性地将八纲辨证发展为六经辨证。
六经来自于八纲, 辨六经是辨八纲的过程, 六经辨证 的
实质是八纲辨证。 这句话的意义, 给我们指出, 辨六经的过程,
其实就是辨八纲的过程, 把表、 里、 半表半里这三个病位辨 别
清楚, 把阴、 阳辨别清楚, 六经自然就明确了。 因此, 临床 中
第 2 3 页格外强调辨八纲。
第 6 讲 - - 临 床 如 何 辨 八 纲 辨 六 经
一 、 辨 六 经 的 过 程 , 就 是 辨 八 纲 的 过 程
前几天门诊的时候, 有实习医师问我, 说临床中不知 道
该怎么去问诊。 这个问题很重要, 如何问诊, 如何去采集四 诊
信息,其实反映的是你脑海中的临床思维。
前面我们谈到了六经来自于八纲, 临床中可以通过辨 八
纲来得出六经的诊断。今天我们具体谈谈,如何通过辨八纲,
达到确定六经的诊断。 首先需要明确, 经方与医经学派的区别。
早在 《汉书 · 艺文志》 中, 就把古代医学分为医经派和经方派,
其中医经派的代表是 《黄帝内经》 , 而经方派的代表, 就是 《汤
液经》和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 。
在宋本《伤寒论序》中,林亿等说: “晋皇甫谧序《甲
乙针经》 云 : 伊尹以元圣之才, 撰用 《神农本草》 以为 《 汤液》
。汉张仲景论广《汤液》 ,为十数卷,用之多验。 ”又说: “仲
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 ”
近代杨绍伊先生、 钱超尘教授、 冯世纶教授等, 经过 明
第 2 4 页第 6 讲 - - 临 床 如 何 辨 八 纲 辨 六 经
确考证后指出: 《 伤寒论》 仲景自序中的 “撰用 《素问》 《九 卷
》 《八十一难》 《阴阳大论》 《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
寒论》合十六卷” ,前面的 2 字为后人篡写,并非仲景文字。
胡希恕先生通过毕生实践及研究,明确指出: 《伤寒论》属于
经方一脉, 而 《黄帝内经》 属于医经, 二者源流不同。 仲景 《伤
寒论》传承的是《神农本草经》 《汤液经法》的学术体系,属
于八纲- 六经辨证体系,与《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医经、脏腑
经络辨证体系不同。 决不能因为 《伤寒论》 中的六经之名与 《黄
帝内经》 六经之名相同, 便认为 《伤寒论》 之六经即为 《黄 帝
内经》 之六经。 正如中医讲心肝脾肺肾五脏, 西医也讲心肝 脾
肺肾, 但二者截然不同。 因此 , 经方与 《黄帝内经》 理论体 系
不同, 不能 用 《黄帝内经》 理论来解读经方, 而要用经方理 论
体系来解读《伤寒论》 ,用八纲来理解六经,理解《伤寒论》
条文。
辨六经的过程, 就是辨八纲的过程。 因此, 通过辨八纲,
可以达到辨六经的目的。 八纲辨证最重要就是病位和病性, 病
位是表、里、半表半里,病性主要是阴和阳,阴阳作为总纲,
我们有时候是通过辨寒热、 辨虚实来达到辨阴阳的目的, 病 性
要落实到寒热、 虚实上。 总之, 问诊一定要有自己的辨证思路。
二 、 临 床 中 如 何 进 行 四 诊 ?
临床中如何进行四诊信息的采集?四诊的目的是为了
判断患者的病位在哪里, 病性是什么, 按照什么顺序进行四诊,
第 2 5 页这就是辨病位、辨病性。
《伤寒论》 中是辨某某脉证并治, 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等。 有的医家提出, 脉诊是关键。 脉诊很 重
要, 也是独具中医特色的诊法。 对于初学者而言, 我们更提 倡
四诊合参, 不是说脉诊不重要, 脉诊的确很重要。 我们通过 四
诊,获取想要的信息,就是病位、病性。
以脉诊为例, 脉学著作很多, 观点也不少, 对于初学者,
只要求能够从脉诊中判断基本的表里、 寒热、 虚实即可。 能 够
通过脉的浮沉来确定病位, 通过脉的快慢来确定寒热, 通过 脉
沉取有力无力辨证出虚和实, 这样一来, 一些典型的脉象, 便
足以帮助我们判断出八纲和六经。
再比如舌诊, 通过舌诊也能够看出大概的表里、 寒热 和
虚实, 当然都是相对而言的。 以舌苔为例, 舌苔有白色和黄 色
的区别, 相 对而言, 白苔多属虚属寒, 而黄苔多属热属实; 舌
苔分厚薄, 薄苔多属于表证、 疾病初起, 而厚苔多属里证, 病
程长;同时也可以通过舌质的变化来判断,比如舌淡和舌红,
相比而言, 舌淡属虚、 属寒 , 舌红多属热、 属实。 温病比较 重
视舌诊,在卫气营血辨证中,舌诊更是占据着主要地位。
综上所述, 脉诊、 舌诊都能反映出八纲辨证的内容。 问
诊可能是大家临床中最常用的, 问诊的时候怎么问呀?有人 说
要抓主症, 抓什么主症?有助于判断表里、 寒热、 虚实的症状,
就是主症。 举例而言, 对于一个感冒患者, 《伤寒论》 中说: “
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可见,恶
第 2 6 页第 6 讲 - - 临 床 如 何 辨 八 纲 辨 六 经
寒的时候,有无发热就是主症,就是诊断的关键点。再如第 6
条: “ 其小便清者, 知不在里 , 仍在表也, 当须发汗。 ” 小便 是
否清, 也是 主症, 是辨证的关键点。 再比如, 外感疾病常通 过
有无口渴、 咽痛, 以及是否舌红, 来判断寒热, 判断是风寒 还
是风热,这也是主症,也是鉴别的关键点。
如果不能抓住主症, 怎么办?初学者完全可以把表证 的
典型症状和患者的症状一一对应, 围绕主诉进行问诊。 比如 遇
到一例发热患者, 如何辨病位, 需要问患者发热的时候有无 恶
寒、 汗出 、 头痛等, 以及有无鼻塞、 流涕、 喷嚏。 如果有, 说
明表证存在, 如果没有, 说明表证不存在。 通过患者是否具 备
以上症状, 来判断患者是否具备表证。 然后再辨病性, 判断 是
风热外感的发热, 还是风寒外感的发热。 同样道理, 可通过 问
诊来判断患者的寒热、 虚实情况。 通过问患者有无口干、 口苦、
渴喜冷饮、 咽干咽痛、 大便干、 小便黄等, 来判断其寒热情况。
通过望诊, 看患者是强壮还是虚弱, 声音是高亢还是无力, 疼
痛是拒按还是喜按, 脉沉取有力还是无力等, 来判断其虚实 情
况。
通过虚实、 寒热来分辨患者是阴证还是阳证。 我们知道,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虚实是从人体正气的角度考虑
, 而寒热是正邪交争所反映 的特点, 虚、 寒多属阴证, 实、 热
多属阳证。阴阳完全可以通过机体功能的亢进与沉衰来反映。
比如感受邪气后, 正邪交争, 可表现为: 机体功能亢进者为 阳
证, 如发热 恶寒; 如果人体机能沉衰, 无力抗邪, 表现为无 热
第 2 7 页恶寒,为阴证。
随着临床水平的提高, 可能我们问诊的内容会越来越 少,
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得出诊断结果。
临床中, 通过四诊所采集的信息, 包括我们问诊的思路,
都会受到临床思维的影响, 就是受到八纲辨证的影响, 采集 到
的信息要能够帮助我们判断八纲的情况。 有时候, 通过一些 典
型的舌脉, 足以帮助我们判断八纲了, 当然还有很多细节问题,
留待以后逐渐地深入探讨。
三 、 小 结
中医辨六经的过程,就是辨八纲的过程,我们要把表、
里、 半表半里三个病位辨别清楚, 把阴阳辨别清楚, 具体是 通
过辨寒热、虚实来实现的。阴阳为总纲,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但这点往往容易被忽略。
通过以上内容, 想必大家已经明白了, 我们临床思路 的
过程就是辨八纲的过程, 八纲辨别清楚了, 六经也就辨证清 楚
了。 辨证准确可为我们后续的立法、 选方用药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像我反复强调的, 八纲辨 证, 阴阳、 表里、 寒热、 虚实都 是
二分法, 是中医的基本功, 如果八纲都没有辨证清楚, 只能 说
明基本功太差,后面的法和方也是没有意义的。
第 2 8 页第 7 讲 - - 太 阳 病 的 实 质
第 7 讲 - - 太 阳 病 的 实 质
一 、 外 感 不 治 , 何 以 治 急 危 重 症 ?
我们思考一下,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 一直在同疾病进 行
斗争, 在斗 争中总结经验, 逐渐形成了医学。 请问: 哪一类 疾
病最常见?发热类、感染类疾病最常见。 《伤寒论》序言中,
仲景说: “ 余宗族素多, 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 犹未十稔,
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可见外感类疾病对人
类的威胁有多大。中医学也一直高度重视外感类疾病的治疗,
如伤寒、 温病都是如此。 在明末清初温疫流行, 大批的医学 家
投身于此,吴又可在实践中著成《温疫论》 。
对于发热类、感染类疾病,西医强调的是抗感染治疗。
中医对于发热类疾病, 强调首辨外感内伤, 外感内伤就是经 方
的表和里。 前面我们谈到, 中医诊断需要审症求因, 要根据 疾
病的症状表现, 从而反推患者感受的是六淫中的哪一种外感邪
气。 中医病因学的外因是外感六淫学说, 邪气侵袭人体, 由 外
而来, 首先侵犯的是人体机表。 邪气从外侵袭人体, 首先表 现
为表证, 也就是邪在皮毛腠理这一层次, 扁鹊见桓公的故事 我
们都很熟悉,扁鹊说“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不
信, 疾病逐渐深入, 最终病入膏盲 , 不治身亡。 这个寓言, 其
实也深刻地反映了两层意思: 第一, 疾病的发病过程是由表 入
第 2 9 页里、由轻到重,由浅入深的;第二,扁鹊说: “疾在腠理,汤
熨之所及也; 在肌肤, 针石之所及也· · · · . . ” 说明不同病位 的
治法是不同的。 所以 《汉书· 艺文志》 中, 关于经方定义, 有
这样一句: “经方者, 本草石之寒温, 量疾病之浅深· · · . · ” 辨
疾病病位的浅深, 就是这个道理。 疾病病位比较浅, 外邪初 起
时以表证为主, 温病学派称之为卫分。 如果邪在表, 不能妥 善
地治疗, 等 到邪气日渐深入, 回天乏力, 扁鹊也无可奈何。 这
也是《黄帝内经》所谓: “善治者治皮毛· · · · ·治五脏者,半
生半死也。 ” 因此, 医者要 “善治者治皮毛” , 要善于治疗感 冒
发热这类表证, 只有外感疾病应手取效, 在遇到复杂疾病的 时
候, 我们才会更加胸有成竹, 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外感 不
治,何以治急危重症?
二 、 表 证 的 治 疗
表证是什么?邪气由外侵袭人体, 人体正气就要奋起 抵
御邪气, 正邪交争,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 正邪之间的斗争贯 穿
始终。 祛邪是为了扶正, 扶正也是为了祛邪, 最常用的治法 就
是扶正祛邪并用。 疾病在表的时候, 如果正气不虚, 正气有 能
力与邪气相争, 那我们就可以直接用药物来帮助人体祛除邪气,
这就是直接的攻邪法。病邪在表的治法就是汗法。
有同学问, 所谓的表证, 典型症状是什么?为什么说 太
阳病感受的是寒邪?因为太阳病的症状表现为发热恶寒, 无 汗,
身体疼痛不适, 包括头痛、 颈项强紧感, 脉浮紧。 表现出来 的
第 3 0 页第 7 讲 - - 太 阳 病 的 实 质
都是一派收引、 紧缩的症状, 其中紧脉、 身体疼痛是收缩的 感
觉, 请大家 注意, 这里特别强调无汗, 无汗也是一种收缩, 而
寒主收引, 所以中医认为感受的是寒邪, 这个寒邪我们看不见,
摸不着,是通过症状反推出来的,审症求因得来的。
人们观察到, 一旦汗出之后, 体若燔炭, 汗出而散, 不
仅发热消除了, 而且周身疼痛、 脉浮紧都在改善, 我们应当 思
考汗出和疼痛、脉紧、发热、收引状态是否有密切关系。
这里的汗就可以理解为津液, 就是正气。 前面谈到, 在
外感疾病时, 正邪交争于体表, 人体为了祛除邪气, 调集大 量
的正气聚集于体表, 这个正气具体表现为津液, 津液聚集于 体
表,想出汗但未能出汗,所以太阳病表现出一派收紧的状态,
如恶寒, 不汗出, 脉浮紧, 头疼身痛, 一身尽痛的症状。 此 时
如果给予发汗的方法, 汗出则聚集于体表的大量津液得散, 汗
出热退,脉紧、身体疼痛等都会消除。
表证的本质是什么?表证的本质是正邪交争于体表, 聚
集大量的津液在体表, 欲汗出而不汗出的一种病理状态。 典 型
的症状为发热恶寒, 身疼痛, 不汗出, 脉浮紧。 表证的治法 是
汗法。
有一次一位跟诊的本科同学说她感冒了, 无汗出, 请 我
看看。 我一看, 的确是一个典型的葛根汤证, 我说你回去吃 葛
根汤,让自己出些汗。第二天过来说病情好转,但没有吃药。
为什么没有吃药也能好呢?是因为她回去之后, 进行了适当 的
运动, 出汗 了, 那么体表津液 “欲汗出而不能汗出” 的状态 就
第 3 1 页被打破了。邪气随着汗出而去,表证就得到了缓解。
表证的治法是汗法,目的是汗出,让邪气随汗出而去。
只要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吃药与否不是最重要的, 达到目 的
就可以了。表证的时候,用汗法来祛邪,表证的治疗要见汗。
你说汗法是方法还是目的?比如在感冒的时候, 中医内科医 师
会说用麻黄汤、 桂枝汤, 在缺医少药的地方, 老百姓可能会 用
生姜、葱白、辣椒等煮水喝,也能达到辛温发汗解表的目的,
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
大家还记得六经八纲对应的关系吧, 太阳病是病位在 表
的阳证, 属 于表阳证。 之前讲过, 阴阳的判定标准, 是根据 正
邪交争所表现出来的状态而划分的, 机体功能亢进者则为阳 证,
如发热恶寒, 发于阳也; 机体功能沉衰不足者则为阴证, 如 无
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阴阳是总纲, 阳证包含热证、 实证。 因此, 太阳病可 以
说是表阳实热证。这里的表实证,指的是邪气实,正气也实,
正气不虚, 所以我们只需要祛邪即可, 治法就是汗法, 因为 正
气不虚,直接辛温发汗解表就行,代表方是麻黄汤。
麻黄汤证外感之后, 正邪交争而有力, 表现为机体功 能
亢进, 所以归属为阳证范畴, 麻黄汤证会出现发热, 甚则高热,
体若燔炭, 但我们要明白, 在太阳病虽然属于表阳实热证, 以
寒热来划分,归属为热的范畴,但这里的“热” ,并非热邪,
而是因为体表阳气郁遏, 不能汗出, 所导致的郁热, 因此表 阳
证的热是不能够去清热的, 只能用辛温发汗解表, 目的是让 汗
第 3 2 页第 8 讲 - - 解 读 麻 黄 汤 与 桂 枝 汤
出, 体若燔 炭, 汗出而散, 明白了表阳证热的原因, 就明白 了
为何表阳证的热不能清热。 麻黄汤其实也是一种以热治热的 方
法,因为麻黄、桂枝都是辛温的。
三 、 小 结
太阳病是病位在表的阳证, 是感受寒邪而表现出收缩 寒
凝的症状, 是正邪交争于体表, 聚集大量津液在体表, 欲汗 出
而不汗出的一种病理状态。典型的症状为发热恶寒,身疼痛,
不汗出, 脉浮紧。 明白太阳病的本质之后, 大家是不是就明 白
该怎么去治了?因为法随证立, 既然病位在表, 我们强调有 表
必须解表, 因此, 太阳病必须发汗解表, 太阳病为阳证, 机 体
功能亢进, 正气不虚, 我们不需要考虑扶正, 只是辛温发汗 解
表就行,代表方就是麻黄汤。
第 8 讲 - - 解 读 麻 黄 汤 与 桂 枝 汤
一 、 治 疗 太 阳 表 证 的 两 大 类 方
太阳病是外感疾病初期最常见到的。 临床中, 大家也 经
常能够遇到太阳病, 比如身边的亲朋好友患感冒发热, 我们 能
不能达到 “一剂知两剂已” 的疗效?慢性疾病的治疗, 需要 的
第 3 3 页时间比较长, 但外感发热的患者, 很多情况下辨证准确、 方 药
合适,还是能够达到效如桴鼓的状态。
临床中的外感疾病, 我们通过六经辨证, 已经诊断出 来
是太阳病, 治法可以确定为发汗解表, 但方证是什么?还是 需
要继续辨方证的。 胡希恕先生给我们归纳了临床思路, 先辨 六
经, 继辨方 证。 辨出太阳病之后, 需要辨别, 是麻黄汤证还 是
桂枝汤证。
麻黄汤、 桂枝汤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太阳表证的两大类方。
两个方证虽同属于辛温解表方剂,但所代表的治法大有不同。
历代医家认为, 桂枝汤调和营卫、 解肌, 麻黄汤发汗解表, 若
为麻黄汤证, 误服桂枝汤, 则表证必然不能解; 桂枝汤证误 服
麻黄汤, 不仅不能达到治疗效果, 反而容易造成过汗亡阳。 因
此,二者需要进行鉴别。
人体都有自愈的机能, 如汗、 吐、 下本为人体祛邪外 出
之良法,当人体不能祛邪外出时,则需要借助于药物的力量,
帮助人体达到祛邪外出的目的。 因此, 汗、 吐、 下三法为临 床
祛邪的重要方法。 桂枝汤可治疗太阳中风证, 麻黄汤可治疗 太
阳伤寒证, 何谓证?简而言之, 当正邪交争于某个阶段时, 即
被称之为证。 如正邪交争于表, 则称之为表证; 正邪交争于 半
表半里, 则称之为半表半里证; 正邪交争于里, 则称之为里证。
桂枝汤证、 麻黄汤证为太阳表证的两种类型, 反映的是太阳 病
在发展过程中的特定阶段,以治疗所用方剂指代。
太阳病中, 发热恶寒是正邪交争的表现, 如果正气充盛,
第 3 4 页第 8 讲 - - 解 读 麻 黄 汤 与 桂 枝 汤
正胜邪, 则 机体汗出而解, 疾病乃愈。 如果正邪斗争胶着, 则
停留于太阳表证。 如果正不能胜邪, 则病情将进一步进展, 从
而传变。 桂枝汤证、 麻黄汤证是太阳病中正邪斗争中的特定阶
段。
在 《 伤寒论》 中, 太阳病包含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 太
阳中风证的治疗以桂枝汤为代表, 太阳伤寒证的治疗以麻黄 汤
为代表。
二 、 太 阳 伤 寒 证 和 太 阳 中 风 证 区 别
太阳伤寒证主要表现为无汗、 脉浮紧等, 可用麻黄汤 治
疗; 太阳中风证主要表现为汗出、 脉浮缓等, 可用桂枝汤治疗。
因汗出造成体表津液损伤、 腠理开泄, 故桂枝汤证相对于麻 黄
汤证为虚,麻黄汤证相对于桂枝汤证为实,前者为调和营卫,
后者为解表发汗,因桂枝汤相对为“虚” ,故不能给予发汗的
麻黄汤。 历 代注家以病因作解, 有 “中风者中于风, 伤寒者 伤
于寒” 之谓 , 其实中风、 伤寒只是太阳病的两种症状反应, 即
根据正邪斗争结果而分的两种太阳病的类型。
桂枝汤证为太阳中风证,何谓中风?其曰: “太阳病,
发热、 汗出、 恶风, 脉缓者名为中风。 ” 第 2 条: “太阳病, 头
痛发热, 汗 出恶风, 桂枝汤主之。 ” 何谓伤寒?其曰: “太阳病,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
,名为伤寒。 ”又如第 条: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
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
第 3 5 页从条文来看,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的共同点为(表 4 ) :
发热、 恶寒、 头痛、 脉浮, 当然麻黄汤证的头痛较重, 甚至 出
现了身疼痛。 二者最大区别在于: 太阳中风为汗出、 脉缓; 太
阳伤寒为无汗、 脉紧。 正如历代医家所谓的 “表证有汗用桂枝,
无汗用麻黄” 。
表 4 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对比
六 经 归 属 病 性 主 证 方 剂 治 法

太 阳 病 伤 寒 发 热 身 疼 不 汗 出 脉 浮 紧 麻 黄 汤 辛 温 发 汗


太 阳 病 中 风 发 热 汗 出 脉 浮 缓 桂 枝 汤 调 和 营 卫

表证的本质是正邪交争于表, 机体欲借助汗出, 达到 祛
邪外出的目的, 故而体表毛细血管扩张, 使全身的正气、 津 液
布于体表, 寄希望于汗出, 但是欲汗出而不汗出。 麻黄汤证 的
无汗, 是因为津液充盛于表 , 而不得汗出, 故身疼、 身重、 无
汗。 因体表 津液充盛, 无汗出, 故脉浮紧。 桂枝汤证虽然有 自
汗出, 因正不胜邪之故, 虽有汗出但邪气不去, 又因为汗出 造
成了体表津液的损伤,故脉浮缓。
可见, 脉紧、 脉浮缓在于体表津液是否充盛。 正如 《伤
寒论》 第 4 6 条: “太阳病, 脉浮紧、 无汗、 发热、 身疼痛, 八
九日不解, 表证仍在, 此当发其汗。 服药已微除, 其人发烦 目
暝, 剧者必衄, 衄乃解。 所以然者, 阳气重故也, 麻黄汤主之。 ”
第 3 6 页第 8 讲 - - 解 读 麻 黄 汤 与 桂 枝 汤
该条脉浮紧、 无汗、 发热、 身疼痛, 明显为麻黄汤证, 服药 后
症状有所减轻,但出现瞑眩反应,这是因“阳气重”的缘故。
服药后“微除” ,病证仍在,故仍以麻黄汤主之。该条“阳气
重”是麻黄汤的适应证。冯世纶教授指出: “阳气,即津液,
注家多谓为阳热实非。 桂枝汤证自汗出, 则阳气虚于表, 麻 黄
汤证不汗出, 则阳气实于表, 若久不得汗, 则阳气愈实, 因 谓
为阳气重。 ”
因此, 此处的阳气重, 当为体表津液充盛之意, 可以 给
予麻黄汤, 以达到解表发汗的目的。 相对阳气 ( 津液) 虚弱的,
虽有表证, 亦不可大发汗治疗, 正如第 2 7 条所言: “此无阳也,
不可发汗。 ”
桂枝汤证、 麻黄汤证同属于太阳表证, 前者是汗出津 液
已有损伤, 故脉浮缓, 治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 后者因不 得
汗出, 体表 津液充盛, 邪气欲出而不得出, 故而脉浮紧, 治 以
麻黄汤发汗解表。因此,桂枝汤证、麻黄汤证鉴别的关键点,
在于是否“阳气重” ,即津液是否充盛,其中是否有汗出是关
键点。
我们再来看一下桂枝加葛根汤与葛根汤, 二者条文非 常
相似, 只是 一个有无汗出的区别, 无汗出, 说明表实重, 故 需
要麻黄; 而有汗出, 津液得泄, 表证有所减轻, 故不用麻黄 (表
5 ) 。
第 3 7 页表 5 葛根汤与桂枝加葛根汤对比
六 经归 属 主 症 方 剂 备 注
桂枝加
反汗出
项背强
太阳病 恶风 葛根汤
几几
无汗 葛根汤 麻黄三两
第 4 条: 太阳病, 项背强几几, 反汗出恶风者, 桂枝 加
葛根汤主之。
第 3 1 条: 太阳病, 项背强几几, 无汗恶风, 葛根汤 主
之。
三 、 小 结
桂枝汤、麻黄汤整体上属于太阳病范畴,属于表阳证、
表实证。在太阳病框架下,麻黄汤、桂枝汤也有虚实的不同。
麻黄汤治疗表实证, 直接用辛温发汗即可, 而桂枝汤治疗有 汗
出者, 治疗津液已经有所丢失的, 所以由麻黄汤证的脉浮紧 变
为脉浮缓, 此时不应当大发汗, 而是小发汗, 故被后世称为 “调
和营卫” 。桂枝汤证的发汗力量比较缓,达到了解表而不伤津
的目的, 对于一些虚弱而患有表证之人, 我们需要用调和营 卫
的方法。临床中,对于太阳病,如果无明显汗出,且正气实,
我多以麻黄汤为底方去治疗; 如果有汗出, 或者脉偏弱, 我 多
第 3 8 页第 9 讲 - - 临 床 中 容 易 被 忽 视 的 辅 汗 法
以桂枝汤为底方去治疗。 如果阳气虚弱, 陷入阴证了, 还必 须
要加上附子之类的药物, 以达到温阳解表的目的, 此时就由 太
阳病转变成了少阴病。 桂枝汤证虽然是属于表阳证, 相对于 麻
黄汤证为虚,若与少阴病比较,则又属于实证了。
第 9 讲 - - 临 床 中 容 易 被 忽 视 的 辅 汗 法
一 、 如 果 没 有 汗 出 , 表 证 能 解 吗 ?
我们先来看一个医案。
汪某, 中老年男性, 以 “发热两周” 为主诉入院。 胸部
C T : 两肺多 发感染 , 右侧少量胸腔积液。 查血气分析提示为 低
氧血症, 查肝功能异常, 入院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情 相
对较重。中医四诊:发热,无汗,头疼身痛,乏力,口中和,
纳可,二便调。舌淡,苔薄黄,脉滑数。
诊断:太阳阳明合病,给予大青龙汤加减。其中麻黄,
桂枝。两剂,水煎服,六小时服一次,同时给予辅汗法。
次日查房: 昨日连服, 服至第三次时汗出热退。 今晨 体
温 7 ℃,此后体温正常。考虑表证已解,因舌苔厚腻,脉濡
滑。 湿热明显, 予分消湿热 , 清热利湿, 选三仁汤、 藿朴夏 苓
汤加减。
第 3 9 页虽然有抗生素的治疗, 但短时间内退热且未再反复, 还
是能够看出中药效果的。
大家想一下, 本案为太阳表证, 有表必须要解表, 如 果
没有汗出, 表证能解吗?所以解表的时候, 必须要见汗, 有 了
汗出, 才能说邪气由表祛除了。 老百姓都知道, 风寒的时候 发
发汗就好了。因此汗出非常重要。
今天不是讲大青龙汤, 而是想谈一谈很多时候大家可 能
并不重视的辅汗法。 作为一个医生, 并不仅仅是开出一张处 方
就结束了,必须要详细交代患者怎么服药,甚至怎么煎药等,
三分服药七分护理,调摄护理同样重要。
二、辅汗法介绍
人体有自愈的能力, 我们人体排邪的三条途径为汗、 吐、
下, 比如吃不合适的食物后, 吐、 泻都是胃肠排邪外出的一 种
自我保护反应。 汗、 吐、 下可以达到祛邪外出, 从而治愈疾 病
的目的。三法也正符合“因势利导,给邪以出路”的原则。
表证的治法是汗法, 汗法的主要适应证为邪气在表, 正
如 《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曰: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 邪气 在
表, 通过发汗、 解表、 解肌 等方法, 达到汗出而解, 辛温发 汗
的目的是为了见汗, 从某种程度而言, 汗出是邪气祛除的标志,
正胜邪而祛邪外出的标志就是“微汗出” 。
汗法, 是通过发汗, 以驱逐外邪的一种方法。 汗法, 包
括药物发汗、 针灸、 熏蒸、 热熨、 火疗等。 发汗的目的是为 了
第 4 0 页第 9 讲 - - 临 床 中 容 易 被 忽 视 的 辅 汗 法
解表,表解的标志为汗出。
辅汗法, 顾名思义, 是辅助以达到汗出的方法, 作为 辛
温解表的一种辅助方法, 其目的在于辅助增强方剂的辛温解表
力度, 辅助达到汗出解表的 目的。 仲景在 《伤寒论》 中, 反 复
强调在使用辛温发汗法的同时, 要格外重视服药后的调摄护 理,
仲景在桂枝汤方后详加解释, 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辅
汗法理论源自 《伤寒论》 。 辅汗法描述最完备的, 当属桂枝汤。
其曰: “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
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 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 不可令 如
水流离, 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瘥 , 停后服, 不必尽剂; 若
不汗, 更服, 依前法; 又不 汗, 后服小促其间, 半日许令三 服
尽。 若病重者, 一日一夜服 , 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 病证犹 在
者, 更作服 ; 若汗不出, 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 黏滑、 肉面、
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
仲景在桂枝汤方后加注释, 不厌其烦地描述服法, 可 见
服法的重要性。 啜热稀粥一升余, 温覆令一时许, 都是为了 “以
助药力” , 达到 “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 的目的; 若不汗,
更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服药的同时,饮食要清淡。
上文明确指出了目前临床中常用的一些辅汗法, 如啜 热
稀粥一升余、 温覆令一时许、 若不汗更服等。 同时在其他具 有
解表作用的方剂中,亦有详细描述。
1 .啜粥
桂枝汤调和营卫, 辛温发汗力弱, 故啜热粥以助辛温 发
第 4 1 页汗, 而麻黄 汤、 桂枝加葛根汤发汗力强, 故不须啜粥, 从而 侧
面反映出啜粥的作用在于辅助发汗。 《金匮要略》桂枝加黄芪
汤方后注曰: “饮热稀粥一升余, 以助药力。 ” 另外, 五苓散 有
“多饮暖水, 汗出愈” 的描述。 多饮暖水, 其作用类似于啜 热
稀粥。 啜粥 、 多饮暖水的目的, 皆在于增强发汗之力, 提供 热
量,补脾胃之虚,相得益彰,妙在其中。
2 .温覆
温覆主要见于桂枝汤、 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汤、 葛根 加
半夏汤、 麻黄汤、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 枳实栀子汤。 在 《金 匮
要略》防己黄芪汤方后注: “后坐被上,又以被绕腰以下,温
令微汗差。 ” 对于温覆, 其目的在于增强汗出。 “温覆令一时许,
遍身挚挚微似有汗者益佳” ,第 2 7 6 条,桂枝汤方后,更是明
确指出“温覆取汗” ,辅助发汗以解表。
3 .连服
《 伤寒论》 中的方剂 , 常规服药方法为顿服、 二服、 再
服、 三服, 多次服用, 而连服则集中体现在解表方剂中, 并 不

定具体服用频次, 而是根据汗出情况而定。 若汗不出, 乃服 至
二三剂。可见,连服的目的在于发汗。
后世温病学派对辅汗法同样高度重视。 吴鞠通 《温病 条
辨》在首方桂枝汤后注曰: “煎法服法,必如《伤寒论》原文
而后可,不然,不惟失桂枝汤之妙,反生他变,病必不除。 ”
第 4 2 页第 9 讲 - - 临 床 中 容 易 被 忽 视 的 辅 汗 法
提示对于临床解表方剂, 必须高度重视辅汗法, 否则不易达 到
汗出的目的。
《温 病条辨》 中, 银翘散方后注曰 “今人亦间有用辛 凉
法者,多不见效,盖病大药轻之故” ,提出非药物之无效,而
在于医者用法不对。 所以提出 “病重者, 约二时一服, 日三服,
夜一服; 轻者三时一服, 日 二服 ; 夜一服; 病不解者, 作再服”
的服药方法,亦为辅汗法中连服、更服的灵活应用。
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系统地在 《汗法临证发微》 中提出,
临床中 “予麻桂剂, 病者并不出汗, 甚至有的连服多剂亦不 出
汗· · ·必加辅汗三法,即连服、啜粥、温覆” 。
三、辅汗法的适应证
解表法是多利用药物的辛温发散之性, 温服、 温覆、 啜
热粥或多饮暖水,可振奋阳气,透肌表腠理,鼓舞祛邪之力,
若服后不汗,可更服,甚至“服至二三剂” ,以达到汗出表解
的目的。 啜粥则有益胃气、 增加汗源, 而温服、 温覆、 连服 则
有助于调节汗出的程度, 在选择合适药物剂量的基础上, 合 理
选用数种辅汗法, 可以调节发汗的力度, 防止其汗出不彻或 过
汗。
辅汗法的目的皆在于“以助药力” ,辅助达到汗出表解
的目的。 仲景运用辅汗法, 是根据病情灵活选用的, 如桂枝 汤
调和营卫,发汗之力较弱,故辅汗法多用。桂枝汤及其类方,
多用辅汗法, 如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将息如前法” ,即遵循桂枝汤辅汗法。
第 4 3 页四、小结
辅汗法, 是指临床为达到汗出等治疗目的而采用的一些
辅助方法。 对于表证, 可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辅汗法, 以增 强
治疗效果。 温服、 啜热稀粥、 温覆、 不汗更服等是最常用的 辅
汗法。临床使用辅汗法的目的是为了汗出表解, “遍身絷挚微
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辅汗法的应用
应中病即止,取微似汗,当慎过汗。如仲景“温覆令一时许”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具体选择时要和药
物剂量相互搭配, 如果药物剂量偏大, 则可适当减弱辅汗法 的
应用。 反之 , 药物剂量偏小, 而表证明显, 则可适当增强辅 汗
法的应用。
临床中, 对于表证患者, 开具解表处方之后, 嘱咐患 者
用药时要温热服, 药后需要盖被子睡觉休息, 同时喝点热稀粥,
没有粥的话就喝热水。两三个小时后不汗出,可以再次服药,
直到全身微微汗出。 如果患者没有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做, 而 是
外出吹风, 会有汗出吗?解表的时候没有汗出, 会有治疗效 果
吗?所以,表证的治疗,必须高度重视辅汗法的应用。
表证的治疗, 不是使用麻黄、 桂枝等发汗类中药就可 以
的, 调摄护 理同样重要, 以免削弱药物、 辅汗法的作用。 比如,
桂枝汤条文方后注提到: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
臭恶等物。 凡是能够影响汗出的饮食都要避免。 我一般嘱咐 患
者要清淡饮食,绝不可过于荤腥油腻。
第 4 4 页第 1 0 讲 - - 发 汗 解 表 法 的 临 证 应 用
辅汗法并不局限于上述的温服、 啜粥、 温覆、 连服, 凡
是有利于汗出的措施方法皆为辅汗法, 如 《 伤寒论》 第 2 4 条:
“太阳病, 初服桂枝汤, 反烦不解者 , 先刺风池、 风府, 却 与
桂枝汤则愈。 ”第 2 6 条: “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
出则愈。 ”可见,针刺亦为辅汗法。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
曰: “凡炙、蒸、熏、渫、洗、熨、烙、针刺、砭射、导引、
按摩,凡解表者,皆汗法也。 ”汗法并非局限于温服、连服、
啜粥、 温覆 , 凡是有利于汗出的方法, 皆可称之为辅汗法。 其
目的都是为了汗出表解。
第 1 0 讲 - - 发 汗 解 表 法 的 临 证 应 用
一 、 善 治 者 治 皮 毛
先来看一案例。 一青年男性, 以 “ 感冒三天, 发热一天”
为主诉而就诊。初起鼻塞流涕,服用中成药治疗后,有汗出,
但鼻塞流涕并未缓解, 后出现发热、 咯吐浓痰。 诊治时, 考 虑
已服药而汗出, 但鼻塞、 流涕仍在, 表证未解, 故仍然给予 麻
黄汤加减,具体处方为:麻黄 ,杏仁,桂枝 ,清半夏,
陈皮, 苍术 , 茯苓 , 生薏米 , 败酱草 , 生姜 片。 嘱
啜粥、 温覆, 服药一剂后, 全身汗出而症状大减, 热退, 再 调
理而愈。
第 4 5 页临床疾病有外感、内伤的不同,外感病多因六淫而致,
六淫包括风、 寒、 暑、 湿、 燥、 火六种邪气; 内伤有内生五邪,
内风、 内寒 、 内湿、 内燥、 内热 (火) 等邪。 由外感而入者 居
多, 或邪气直接侵袭, 或在内伤基础上而导致外感。 外感邪 气
多存在由表入里、 由浅入深的发生发展过程。 若表证不愈, 则
病邪入里传变,或表证治疗不当,则变为“坏病” 。因此,对
于表证的治疗,临床需要高度重视。
感冒, 其实就是 “感受冒犯外邪” 之意。 感受外邪而 表
现为表证, 善治者治皮毛, 因此, 我们要能够治疗表证, 善 治
表证。
二 、 此 案 给 我 们 的 提 示
此案给我们的提示,有以下四点。
第一,需要高度关注“鼻塞”这一症状。 《伤寒论》中
并未有关于鼻塞的描述, 只在桂枝汤条文中有 “鼻鸣干呕” 的
描述, 可以体会一下鼻鸣, 大家都有过感冒的经历, 是不是 在
鼻塞不通气的时候,鼻部用力呼吸,才会发出声响呢?所以,
鼻鸣就是鼻塞的一种表现。 鼻塞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目前, 慢
性鼻炎的患者越来越多, 临床中, 当我面对一些慢性咳嗽的 患
者, 会问患者鼻部有什么症状, 患者回答最多的是 “有慢性 鼻
炎” 的病史 , 其实, 慢性鼻炎对中医辨证并没有太大意义。 我
们更加关注的是患者有没有“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从中医角度看来, 肺开窍于鼻, 鼻塞是鼻部的气机不通, 也 直
第 4 6 页第 1 0 讲 - - 发 汗 解 表 法 的 临 证 应 用
接反映了肺部气机不利。 医家多用辛夷、 苍耳子来治疗, 从 经
方角度看来, 鼻塞说明表证未解, 因此需要解表, 而解表所 用
的麻黄, 在 脏腑辨证看来, 就是宣肺。 所以, 如果患者存在 鼻
塞, 不论是咳嗽还是鼻炎, 都要考虑有表证存在, 此时需要 解
表, 而最常 用是麻黄。 但要注意, 解表药用量不可过大, 以 免
过汗伤津伤阳。
第二,关于表证的治疗。 《伤寒论》中多处告诉我们,
有表先解表, 或表里双解, 此为表证的治疗原则。 第 4 6 条: “八
九日不解, 表证仍在, 此当 发其汗 。 ” 第 5 6 条: “其小便清者,
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 ”第 1 5 2 条: “太阳中风,
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 ”第 1 6 4 条: “不可攻痞,当
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 ”第 1 7 0 条: “伤寒脉浮、发热、无
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 ”以上条文都反复强调,有表
当先解表。 若表证未除而治里证, 则变证百出。 仲景在 《伤 寒
论》中反复强调,诸如“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
表里双解代表方有麻杏甘石汤、 越婢汤、 大青龙汤、 小青龙 汤
等。
第三,古人谓“有汗桂枝无汗麻黄” ,并非绝对。临床
上判断表证的有无, 是否存在桂枝汤证、 麻黄汤证, 并不绝 对
依赖于有汗无汗。 而是要辨证来看, 若有麻黄汤证, 即使有 汗
出, 也可以用麻黄类方, 如汗出而喘的麻杏甘石汤、 续自汗 出
的越婢汤。 麻杏甘石汤、 越婢汤中有石膏佐治, 削弱了麻黄 的
发汗作用, 故而麻黄也可用于汗出的表证。 如临床上对于肺 炎
第 4 7 页发热的患者, 笔者常辨证采用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加减, 以 达
到迅速解表、 退热、 缩短病程的治疗目的。 故而麻黄的使用 并
不取决于是否有汗出,而是四诊合参的综合辨证,若表未解,
有麻黄证, 便可使用。 如本案虽服成药后有汗出, 但表证依 然
存在。据证给予麻黄汤加减。
第四, 表证给予解表剂时, 一定要高度重视辅汗法的 应
用。 在用解表剂时给予辅汗法, 能够明显达到遍身汗出的解 表
疗效, 反之发汗解表效果较差。 汗出是邪气祛除的标志。 有 同
学问我, 西药的解热镇痛剂也能发汗, 为何不能治疗表证的 发
热呢?在《金匮要略·痉湿暍》中仲景强调:汗之病不愈者,
何也?盖发其汗, 汗大出者, 但风气去, 湿气在, 是故不愈也。
若治风湿者, 发其汗, 但微微似欲出汗者, 风湿俱去也。 仲 景
在桂枝汤方后注强调 “遍身漐絷微似有汗者益佳, 不可令如 水
流离,病必不除” 。西药的解热镇痛剂如乐松(洛索洛芬钠)
是发大汗的,并非是微汗出,虽有汗出但邪不去,病不愈。
三 、 没 有 发 汗 之 源 , 就 不 能 发 汗
前面我们说到过, 表证的病机是欲汗而不得汗, 所以 表
证的治法是“汗法” 。 《黄帝内经》曰: “阳加于阴谓之汗。 ”
没有了阴分的津液, 是发不出来汗的。 汗为津液, 所以发汗 就
会丢失津液, 有津液才可发汗, 没有津液, 津液不足, 没有 发
汗之源,就不能发汗。 《伤寒论》中第 2 7 条、第 5 0 条需要引
起大家重视。
第 4 8 页第 1 0 讲 - - 发 汗 解 表 法 的 临 证 应 用
第 2 7 条: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
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
第 5 0 条: “脉浮紧者 , 法当身疼痛, 宜以汗解之; 假 令
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
第 8 3 条: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
第 8 4 条: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
第 8 5 条: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痉。 ”
第 8 6 条: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
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
第 8 7 条: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
第 8 8 条: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
与禹余粮丸。 ”
第 8 3 ~8 8 条是不可汗的情况, 其关键点在于津液不足,
如淋家、 疮家、 衄家、 亡血家、 汗家等, 都是津液不足, 不 能
发汗。 临床上有表证, 又有津液不足的情况, 该如何解决? 有
表证要解表, 以达到解表而不伤津的目的。 可以小发其汗, 如
桂枝汤的汗出, 可以认为是津液不足, 治宜调和营卫, 小发 其
汗。 又如第 2 7 条的 “ 此无阳也, 不可发汗” , 给予桂枝二越 婢
一汤,小发其汗。
陈修园在 《 医学三字 经》 中言: “存津液, 是真诠。 ” 在
《伤寒论》 中, 仲景多次告诉我们, 微微发汗, 达到祛邪外 出
的目的即可,不能大汗、过汗。
第 4 9 页四 、 小 结
表证为外邪侵袭人体, 首先表现出来的证候。 临床需 高
度重视表证的治疗, 要给予合理的解表治疗, 以截断病势, 缩
短病程。表证的治法是汗法,汗出标志有四;一是微微汗出,
而非大汗或无汗; 二是遍身皆见, 而非局部汗出; 三是持续 不
断地汗出;四是随着汗出,脉静身凉,阴阳调和而愈。
第 1 1 讲 - - 从 表 论 治 身 痒
一 、 身 痒 医 案 一 则
患者董某, 中年女性, 慢性荨麻疹病史两年, 反复发作,
身痒明显, 初服西替利嗪等效果尚可, 后来效果不佳。 近来 发
作频繁,瘙痒难耐而前来就诊。症见:身痒,自汗出,乏力,
无恶风寒, 鼻塞, 口中和, 大便前干后溏, 排便不爽, 月经 量
少, 痛经 , 腹冷, 脉沉, 舌暗, 苔薄裂。 既往有慢性鼻炎史 十
余年。
从六经辨证来考虑, 患者虽然没有明显的恶风恶寒, 但
有身痒、 鼻塞, 属于太阳表证 ; 大便前干后溏、 月经量少、 痛
经、 腹凉, 脉沉、 舌暗苔薄 裂, 为气血不足导致的太阴证, 属
里有虚寒的表现; 自汗出, 没有恶风恶寒, 考虑兼有阳明内热,
第 5 0 页第 1 1 讲 - - 从 表 论 治 身 痒
故六经辨证为太阳太阴阳明合病,给予表里双解微发汗法。
处方:麻黄,桂枝,白芍 ,生石膏,生薏苡仁 ,当
归,赤小豆 ,生白术,苍术,干姜,炙甘草
,自加生姜、大枣适量。
患者服药后汗出偏多, 但自觉身体舒适, 身痒、 鼻塞 明
显减轻。 药后三天月经乃至, 痛经亦较前明显减轻。 患者感 觉
满意。 二诊时, 荨麻疹仅在上侧肢体偶有发作, 考虑表证减轻,
专以调理太阴为主, 去麻黄, 以桂枝加荆芥防风合当归芍药 散
等加减治疗。
该案患者有慢性鼻炎史十余年, 近来常有鼻塞。 因肺 开
窍于鼻, 肺 主皮毛, 因此, 身痒与鼻塞同为表证。 微发汗解表,
风邪随汗出而解,故身痒、鼻塞能明显减轻。
二 、 身 痒 为 邪 气 在 表 , 属 表 证
身痒作为一个症状, 历来论述多从风、 从血论治, 如 后
世的消风散、 四物消风散等 , 而 《伤寒论》 从表论治身痒, 给
我们从另外一种角度阐释了身痒的病机与治疗。如《伤寒论》
第 2 条: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
少, 其人不呕, 清便欲自可 , 一日二三度发。 脉微缓者, 为 欲
愈也; 脉微而恶寒者, 此阴阳俱虚 , 不可更发汗、 更下、 更 吐
也; 面色反 有热色者, 未欲解也, 以其不能得小汗出, 身必痒,
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
临床表证的典型症状是发热恶寒, 身疼痛, 不汗出, 脉
第 5 1 页浮紧等, 可 有鼻塞症状, 但少见身痒。 从此条可以发现, 身 痒
亦是表证的一个症状。 历代医家对此多有论述, 如徐灵胎 《伤
寒论类方》 云: “微邪已在皮肤中 , 欲自出不得, 故身痒。 ” 可
见,身痒为邪气在表,属表证。
正邪交争于表, 欲解而不能解, 欲汗出而不得汗出, 故
身痒, 辨六 经当属太阳表证, 此时治疗当遵 “其在皮者, 汗 而
发之” , 因势利导地给予桂枝麻黄各半汤, 使身体得以微汗出,
而达到表解邪散痒止的目的。 《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
曰: “风寒之邪,相搏于表,郁于皮肤经络,则令人身痒而发
瘾疹也。 ”明确指出身痒需要解表。身痒的主因,胡希恕先生
已有过精辟阐释: “不得小汗出,是表邪未解的证候,要出汗
出不来, 水 分含在皮内, 其身必痒。 ” 痒病在表, 又兼夹湿邪,
故与风湿相类。关于风湿病的经方治疗,仲景曰: “若治风湿
者,发其汗,但微微似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桂枝麻黄各半
汤正是微微发汗的治剂。
“太 阳病, 八九日” , 表明感邪时日已久, 而表仍未解;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 ,虽然表未解,但已有化热之势。 “
不呕, 清便 欲自可” , 表邪尚未入里, 正邪仍交争于表; “面 色
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 ,反映
了正邪交争于表, 郁而化热, 欲解而不能解的一种状态, 此 时
治疗当因势利导, 用桂枝麻黄各半汤解表散寒, 身得小汗出 而
表解。 第 1 9 6 条: “阳明病, 法多汗, 反无汗, 其身如虫行 皮
中状者, 此以久虚故也。 ” 此条虽无痒, 但身如虫行皮中状者,
第 5 2 页第 1 1 讲 - - 从 表 论 治 身 痒
感觉当与身痒无异。 “此以久虚” , 当为在表津液虚少, 欲汗 不
汗, 因为在表的津液虚少, 故不可更发汗、 更下、 更吐也, 以
免更伤津液。 诚如第 2 7 条 所言 “ 此无阳也, 不可发汗” , 治 疗
当以微微发汗解表,而不伤津液为佳。
身痒为患者的自我感觉, 从 《伤寒论》 可以看出, 身 痒
多为病位在表, 为太阳表证。 临床从表论治, 可获良效。 也 有
不属于表证的情况, 可以是表里合病, 甚至是单纯的里证, 是
否需要解表法治疗, 还需要进行六经辨证。 荨麻疹的治疗需 遵
循仲景的六经辨证原则, 有表当解表。 若时日已久, 而表邪 未
解, 可入里 化热, 从六经辨证来看, 当为太阳阳明合病, 治 疗
当先解表或表里双解, 此时的治疗, 仍当以解表散邪为主, 兼
以清热; 若 热明显者, 可根据病情加入生石膏、 栀子等; 痒 甚
者, 可加白蒺藜、 白鲜皮、 蝉蜕等; 血虚明显者, 可加入赤 小
豆、当归等;湿象明显者,可加入生薏苡仁、败酱草等。
三 、 小 结
身痒多为表证, 临床多从表论治。 临床运用时, 遵冯 世
纶教授经验, 我常以桂枝汤加荆芥、 防风, 仿桂枝麻黄各半 汤
之意, 微微 发汗, 调和营卫, 使邪气随汗出而散, 常获得满 意
疗效。如本案因表证明显,故直接采用麻黄桂枝各半汤治疗,
发汗解表散邪, 虽然麻黄用量为, 解表量大, 但因有苍术、 生
石膏等药佐制,仍属微微发汗法。
对于表证的汗法, 强调汗出则止, 不可过汗, 因为汗 出
第 5 3 页表解之后, 已经没有表证了, 再用解表之法, 就不对证了。 过
汗伤津伤阳, 甚至会导致亡阳。 需要我们重视见汗止后服和 中
病即止的治疗原则,因此,二诊时,表证已解,故去麻黄。
第 1 2 讲 - - 少 阴 病 实 质 及 辨 治 思 路
少阴病是胡希恕经方医学体系六经解读的重点之一。 冯
世纶教授曾反复强调,后世之所以读不懂《伤寒论》 ,不能理
解 《伤寒论 》 的六经实质,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误读传统, 是
以《黄帝内经》释《伤寒论》造成的。
一 、 少 阴 病 属 于 阴 证 范 畴
学习少阴病, 首先需要明确, 有关少阴病的条文, 不 仅
只是在少阴病篇, 少阴病篇的论述也不仅只有少阴病。 其他 各
篇也是一样的。
《伤寒论》第 2 8 1 条: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也。 ”
我们在前面的内容中强调过, 六经来自于八纲, 辨六 经
的过程, 就是辨八纲的过程。 因此, 我们可尝试从八纲的角 度
来看待这一条文。脉象同样可以辨八纲,脉沉取有力者为实,
沉取无力者为虚。 在这个条文当中, 脉是微细的, 大家觉得 通
过脉微细, 我们能感觉出来, 是有力还是无力?是虚的还是 实
第 5 4 页第 1 2 讲 - - 少 阴 病 实 质 及 辨 治 思 路
的?是阴证还是阳证?脉微细,体现出整个人体功能的沉衰,
是属于阴证不足的,所以表现出“但欲寐也” 。就像动物在冬
天需要冬眠来积蓄能量, 从而减少能量的散发, 二者道理是 一
样的。 所以, 通过第 2 8 1 条的 “脉微细, 但欲寐也” , 我们 能
够看出, 整个机体功能是沉衰而不足的, 少阴病属于阴证范畴。
《伤寒论》第 7 条: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
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这一个条文,经常被我们作为《伤寒
论》辨阴阳的关键条文。在《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句话: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阴阳是我们辨证的关键之一。本条的
发热恶寒, 是因正气能与邪气相争, 正邪交争, 表现出发热 恶
寒并见, 故机体功能相对亢 奋, 属于阳证、 实证、 热证, 简 称
阳实热证; 无热恶寒者, 是因正气不足无力与邪气相争, 故 属
于机体功能沉衰的阴证、 虚证、 寒证, 因为虚证、 寒证多属 于
阴证范畴,因此也可称为阴虚寒证。
我们之前讲过如何辨阴阳。 正邪交争有力为阳证, 正 气
不足, 无力 与邪气抗争, 而表现为阴证。 本条的发热恶寒, 正
邪交争有力,为阳证;无热恶寒,正气不足,无力与邪相争,
故属于阴证范畴。这是辨阴阳的关键点。
发热恶寒属于阳证, 因为正邪斗争剧烈, 正气不虚, 所
以在表阳证的时候, 有表要解表。 表阳证的正气不虚, 直接 发
汗解表就可以。比如,太阳病麻黄汤证,可通过汗法而解。
阴证是由于机能沉衰, 正气不足, 不能与邪抗争, 故 无
热恶寒,甚至“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 ,而使表证入
第 5 5 页里传变。 因此, 无热恶寒者, 临床上多见于年老体衰之人外感。
大家是否有这样的体会: 小孩、 青壮年的外感经常是 高
热, 老年人的外感可能不发热或者是低热, 但是病情危重程 度
明显是增高了。 这是因为年老体衰之人, 阳气不足无力与邪 气
抗争,而表现出无热恶寒的状态。
有表当解表,正常人的外感因正气不虚,可辛温解表,
通过汗法而解。 若素体阳气不足, 机体功能沉衰, 解表时必 须
配伍强壮作用的药物, 来达到扶正祛邪、 解表, 兼以温阳的 目
的, 即强壮温阳与发汗解表并用的治疗思路。 类似的治法, 后
世有益气解表、 养血解表、 滋阴解表等, 但温阳解表之法, 始
于仲景。
总之, 有表当先解表, 表证的治法就是汗法, 但属于 表
阴证(即在表的阴证或在表的虚寒证)时,需要温阳解表。
《 伤寒论》 第 2 0 条: “太阳病, 发汗, 遂漏不止, 其 人
恶风, 小便 难, 四肢微急, 难以屈伸者, 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
桂枝加附子汤药物组成: 桂枝,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
枣,附子。
本条所述, 原本是太阳病中风的桂枝汤证, 本当解肌 调
和营卫以解表, 但误以发大汗治疗, 导致遂漏不止, 导致损 伤
津液, 从而出现 “小便难、 四肢微急难以屈伸” 的阳气、 津 液
亏损状态。 恶风汗出说明表证未解, 仍属于表证, 但阳气津 液
明显受损, 说明它已经不是单纯的桂枝汤证, 而是同时伴有 阳
气津液不足,属于阴证范畴。
第 5 6 页第 1 2 讲 - - 少 阴 病 实 质 及 辨 治 思 路
二 、 属 于 在 表 的 阴 证 如 何 治 疗 ?
属于在表的阴证, 治疗时一方面需要解表, 另一方面 需
要温阳,兼以解表。可予桂枝加附子汤,以桂枝汤调和营卫、
养阴和营, 加附子温经扶阳、 固表止汗。 清代医家张璐说: “用
桂枝汤者,和在表之营卫,加附子者,壮表之元阳。 ”可谓解
释地非常恰当,明确指出了附子是“壮表之元阳” ,即附子有
强壮温阳之功效。
《 伤寒论》 第 3 0 2 条: “少阴病, 得之二三日, 麻黄 附
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
这个条文,也是我们理解少阴病的关键之一。 “麻黄附
子甘草汤微发汗” ,有表当先解表,而汗法是治疗表证之法。
仲景反复强调,有表当先解表;没有表证的时候,不能解表。
因此, 通过麻黄附子甘草汤的微发汗, 能看出麻黄附子甘草 汤
的治法是汗法, 是治疗表证的。 其后一句 “以二三日无证, 故
微发汗也” ,有的医家注解为: “二三日无证,为无里证。 ”
没有里证, 说明邪不在里而在表, 所以表证的治法是 “故
微发汗也” 。 因此第 3 0 2 条的麻黄附子甘草汤, 是治疗表证 的
, 也说明了少阴病是表证。 我们目前的教材认为, 麻黄附子 甘
草汤证为少阴病心肾虚寒兼表证, 这样理解起来太麻烦了。 如
果用胡希恕先生六经实质的观点来看, 很简单。 就是病位在 表
的阴证,若以方测证,此方是用来治疗阴证兼有表证的。
桂枝加附子汤, 我们可以认为是桂枝汤陷于阴证者, 所
以加入附子。 那么, 麻黄附子甘草汤可理解为, 麻黄甘草汤 陷
第 5 7 页入于阴证者, 所以加附子, 即麻黄附子甘草汤。 加附子的原因,
是用附子强壮温阳的作用, 配伍麻黄以温经解表。 麻黄附子 甘
草汤既具备温阳的功效, 又具有解表的功效, 合在一起便具 有
温阳解表的功效, 可治疗在表之阴证。 麻黄附子甘草汤与桂 枝
加附子汤相比, 前者以麻黄、 甘草来解表, 适用于表实无汗 的
表阴证; 后者以桂枝汤调和营卫为基础, 适用于表虚有汗的 表
阴证。
桂枝汤、 麻黄汤为太阳病辛温发汗的代表方, 与之对 应
的是, 仲景亦有强壮温阳解表的桂枝加附子汤、 麻黄附子甘 草
汤。 虽同属 于表剂、 表证的范畴, 不同的是, 后者较前者加 入
了强壮作用的附子,有振奋人体机能的作用,功效强壮解表,
故桂枝汤、 麻黄汤属于表阳证范畴, 即太阳病; 而后者桂枝 加
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则属表阴证范畴,即少阴病。
在六经辨证的体系下,病位有表、里、半表半里之分。
每个病位上皆有阴阳两种不同属性, 病位在表的时候, 有表 阴
证和表阳证。 表阴证者, 因机体功能沉衰不足, 所以在解表 剂
当中, 加入了强壮温阳的附子, 而阳证时正气不虚, 所以不 需
要加入。
综上所述, 表证分阴阳, 发热恶寒者, 因正邪交争有力,
正气不虚,因此属于阳证,直接发汗解表即可。无热恶寒者,
因正气不足, 无力与邪相争, 属阴证范畴, 需要强壮温阳解表。
表阳证为太阳病, 代表方剂为麻黄汤、 桂枝汤; 表阴证为少 阴
病, 代表方剂为麻黄附子甘草汤、 桂枝加附子汤等。 少阴病 的
第 5 8 页第 1 2 讲 - - 少 阴 病 实 质 及 辨 治 思 路
实质是病位在表的阴证。
三 、 如 何 判 断 一 位 患 者 是 否 属 于 少 阴 病 ?
临床中, 我们如何判断一位患者是否属于少阴病?方法
有两个,第一个是看患者的症状是否符合少阴病的典型条文,
但少阴病的典型条文“脉微细,但欲寐也” ,内容简练,具有
这样典型症状的患者并不多。 第二个方法, 也是我们最常用 的
办法。 首先要看患者病位是否在表, 如果病位在表, 我们再 看
患者是阴证还是阳证。 如果患者病位在表, 表现出机体功能 沉
衰不足, 舌 淡有齿痕, 脉沉弱无力, 素有便溏, 整体反映出 是
阴证, 属于虚寒不足的, 那么该患者就是一个病位在表的阴证,
也就是少阴病的范畴。
这种判断方法在临床中非常实用。 比如我在呼吸科, 经
常可以看见感冒的患者, 符合病位在表的症状, 需要用汗法 治
疗, 但一看患者脉沉无力, 属虚寒不足, 整个机体功能是沉 衰
的,正气不足以与邪相争,常常表现为“无热恶寒” 。那么我
往往把它归属为少阴病, 治疗时可在麻黄汤或桂枝汤的基础上,
加用附子, 以达到强壮温阳解表的效果, 这就是少阴病的临 床
应用。
临床上, 判断少阴病的主要依据是少阴病提纲、 辅助 提
纲,更重要的是遇到一个表证患者,在排除太阳病的基础上,
机体功能沉衰不足的即是少阴病(表 6 ) 。
第 5 9 页表 6 太阳病、少阴病判断方法
病 位 病 性 主 症 治 法 方 剂 六 经归 属
麻 黄 汤 、 桂 枝 汤
表 阳证 发热恶寒 发 汗解表 太阳病
麻 黄 附 子 甘 草 汤 、
表 阴证 无热恶寒 强壮发 少阴病
汗解表 桂 枝 加 附 子 汤
四 、 小 结
从六经辨证体系来讲,病位有三,表、里和半表半里。
表证同样分阴阳,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脉微细,
充分说明了机体功能沉衰不足, 属于阴证, 气血阴阳虚衰不足,
故脉微细; 精气不足, 能量不够, 需要睡觉来节省精神和能量,
所以表现为“但欲寐”的状态。
当外邪侵袭时, 正气不足无力与邪气抗争的, 属于阴 证
范畴, 当温 阳扶正解表。 此时正气不足, 无力抗邪, 邪气将 很
快入里, 传为里虚寒的太阴病。 正如边境线如果兵力不足, 敌
人很快攻入腹地的道理是一样的。
临床上, 表证不会导致死亡, 死证多为在里的太阴病 范
畴。 少阴病为病位在表的阴证, 气血阴阳虚衰不足, 很容易 传
变入里, 成为里虚寒的太阴病。 因此, 仲景强调要高度重视 少
阴病的治疗。 正如六经中太阳病篇内容最多, 示人以规矩。 仲
景在少阴病篇条文中多见死证的描述, 但实际上死证多在太 阴
病。
第 6 0 页第 1 3 讲 - - 少 阴 病 在 临 床 中 并 不 少 见
第 1 3 讲 - - 少 阴 病 在 临 床 中 并 不 少 见
前面谈到了通过八纲来理解和掌握少阴病的实质。 少 阴
病的提纲是第 2 8 条: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脉
微细, 体现了机体功能沉衰不足, 气血阴阳不足, 属于阴证 的
范畴, 同时我们结合少阴病的代表方麻黄附子甘草汤、 桂枝 加
附子汤,能够看出是治疗病位在表的阴证。
临床中, 我们治疗的疾病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外
感病, 邪自外来, 首先要经过由表入里的发病过程, 大多数 时
候, 我们接触的是外感疾病, 或外感内伤并见。 大家可以看 《伤
寒论》 ,关于表证的论述是最多的,太阳病篇所占的篇幅也是
最大的,所以希望大家高度重视表证的治疗。
一 、 表 证 同 样 要 分 阴 阳
表证同样要分阴阳。 表阳证的太阳病, 我们前面论述 的
比较多, 但是表阴证的少阴病, 也需要高度重视, 目前院校 教
材上, 关于少阴病的论述并不十分清晰, 通过胡希恕先生的 六
经八纲辨证体系, 我们很容易清晰地把握少阴病的实质, 少 阴
病就是病位在表的阴证。更多的时候,遇到一个表证的患者,
机体功能沉衰的,阳气不足的,排除太阳病,即是少阴病。
现在的问题是, 遇到了一个病位在表的患者, 到底如 何
确定,是少阴病还是太阳病?《黄帝内经》曰: “察色按脉,
第 6 1 页先别阴阳。 ”阴阳看似很简单,但你真的会辨吗?胡希恕经方
医学认为,可从正邪交争的症状反应来辨,若正邪交争有力,
表现为机体功能亢进者, 属于阳证, 如发热恶寒。 反之, 若 正
邪交争无力, 正不胜邪, 机体功能沉衰不足者, 为阴证, 如 无
热恶寒。
二 、 临 床 中 重 阳 思 想 的 体 现
扶阳学派大家可能都听过, 估计有很多人还学习过。 扶
阳学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是怎么去用附子、 干姜、 桂 枝
吗?其实不是, 在于告诉我们如何辨别阳虚。 只有掌握了如 何
辨别阳虚, 我们才知道干姜、 附子、 肉桂该如何使用。 所以 我
一直认为,郑钦安最大的贡献不是告诉我们如何去用姜附桂,
而是告诉我们如何辨别阳虚。郑钦安说: “医学一途,不难于
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 ”就是这
个意思。 在其著作 《医理真 传 》 卷一 “辨认一切阳虚证法” 中,
他提出阳虚是脉细微无力,这是关键。
阳虚是什么?其实就是机体功能沉衰不足的反映, 治 疗
的目的是让机体功能亢奋并运作起来, 用什么?用温阳的附 子。
1 .仲景温阳解表多用附子
附子是临床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味药, 张景岳将附子 与
人参、熟地黄、大黄并称为“四维” ,可见附子在临床中的重
要性。 一般认为 , 其味辛甘, 性热, 有毒, 有回阳救逆、 助 阳
补火、散寒止痛等功效,是温阳药的代表。在《伤寒论》中,
第 6 2 页第 1 3 讲 - - 少 阴 病 在 临 床 中 并 不 少 见
仲景常用的温阳药物有附子、 干姜。 其中干姜温阳, 多用于 里
证,而用于解表方的温阳药是附子。 《伤寒论》中,附子用于
里证的方剂有干姜附子汤、 四逆汤、 附子汤等; 用于表证的 方
剂有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 子
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
附子不仅可以用于里证, 亦可以用于表证。 因附子辛温,
能通达上下,可升可降,可表可里。正如王好古曰: “其性走
而不守, 非若干姜止而不行。 ” 究其原因, 在于附子走而不守,
能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从《伤寒论》中附子的应用可见,
附子既可以配伍里药以温壮里阳,亦可配伍表药以温助表阳。
因此, 从附子角度来说, 解表的时候需要加入附子就是少阴病,
不需要加附子就是太阳病。
2 .脉微细是气血阴阳俱不足,为什么用附子就行?
有同学问我, 说脉微细是气血阴阳俱不足, 为什么用 附
子就行?这里便涉及阴阳互根的理论了。 古代中医的一个重 要
思想就是“重阳” ,阳化气。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来理解,比
如急性大出血的时候, 血虚不足, 是要养血生血, 还是要温 阳
益气, 哪个更为急迫?有形之血不能速生, 有形之津液同样 不
能速生, 此时, 无形之气、 无形之阳气更为重要。 所以有 “有
形之血不能速生, 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的说法。 可见, 在气 血
津液俱不足的时候, 保存阳气更为关键。 通过阳气的运化, 可
振奋人体机能, 便能够生津液了, 否则, 津液的化生是没有 动
力的。
第 6 3 页再举一例, 在白虎汤证的基础上, 如果出现了津液不足,
表现出口大渴的症状, 仲景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 并非像后 世
温病学派那样, 加入生地黄 、 麦冬、 玉竹、 天花粉等药物, 这
也体现了重阳、重气的思想。
三 、 少 阴 证 是 太 阳 太 阴 合 病 吗 ?
这个问题, 也是在学习少阴病篇的过程中会遇到的。 少
阴病的本质是病位在表的阴证, 而太阳太阴合病, 同样有表证、
阴证,但绝对不能认为是少阴病,我们来分析一下。
少阴病、 太阴病都是阴证, 但少阴病是病位在表, 太 阴
病是病位在里。 阴证且病位在表的是少阴病, 阴证且病位在 里
的是太阴病。
我们知道,病位在里,常常表现为胃肠等消化道症状,
如出现腹痛、腹泻、下利清谷等。如第 2 7 3 条太阴病提纲条
文提到的: “ 腹满而吐, 食不下 , 自利益甚, 时腹自痛。 ” 病 位
在里, 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腹满、 腹痛、 呕吐、 纳差、 下利清谷。
少阴病病位在表, 虽然为阴证, 有虚寒不足的表现, 但
并不出现太阴病的腹满、 腹痛、 下利等里证症状。 我们也只 是
把它归为表证, 并不说它是太阳太阴合病。 太阳太阴合病的 时
候,既有表证,又有里证,属于表里合病。
临床治疗当分先后缓急, 这一点, 六经辨证能够给我 们
一些启发。 如一个外感病患者, 属少阴病, 其脉微细, 但欲寐,
我们用麻黄附子甘草汤或桂枝加附子汤, 把这个外感病给治 愈
第 6 4 页第 1 3 讲 - - 少 阴 病 在 临 床 中 并 不 少 见
了。本身是阴证,虚寒不足的,经过麻黄附子甘草汤治疗后,
“脉微细”的状态能恢复吗?临床中在患者外感病治愈之后,
我们也会进一步地采用一些温阳益气的方法, 帮助他恢复健 康,
使他的脉不再微细, 这样才算是一个健康的状态。 圣人不治 已
病治未病, 如果少阴病的外感治愈了, 但脉还微细, 肯定较 常
人更容易再次发病。 我在临床当中, 治疗少阴病的时候, 经 常
会加入四君子汤、 附子理中汤、 四逆汤, 或者是当归芍药散 之
类的方剂, 来达到标本兼治。 既能够取得当前的疗效, 也注 重
远期疗效的提升。 所以, 仲景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单刀直入, 解
决患者的表证, 但表证治愈之后, 脉微细仍然存在, 还需要 继
续使用温阳益气养血的方法, 使之恢复平和健康的状态。 所以,
说少阴病有太阴病的影子, 也是可以的。 如果少阴病有下利 清
谷的表现, 那就不是单纯的少阴病, 而是少阴太阴合病了。 需
要注意少阴病、少阴太阴合病的轻重不同。
四 、 辨 太 阳 少 阴 的 思 路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说明恶寒是
太阳病的必备症状。 典型表证皆有恶寒, 为感受外邪所致。 《伤
寒论》第 7 条: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
发于阴也。 ”发于阳是阳证,发于阴是阴证,本条条文是辨别
太阳病、少阴病的关键。
冯世纶教授曾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表的文章 《寒热有常 和
第 6 5 页虚实无常》 中指出, “寒热有常, 而虚实无常” , 这个观点由 著
名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率先提出, 原是用于论述阴阳寒热虚 实
的关系,重点是概述临床反应症状的属性,是阴证还是阳证。
太阳病、 少阴病同属表证, 表证的时候, 发热恶寒属 于
阳证, 无热恶寒属于阴证, 而这里的发热恶寒、 无热恶寒是 症
状, 是要通过发热恶寒的症状看出阳证, 通过无热恶寒的症 状
看出阴证。 所以, 表证如何辨太阳病还是少阴病, 关键是要 辨
别是阳证还是阴证, 病位在表的阳证就是太阳病, 病位在表 的
阴证就是少阴病。 临床中, 除了依据第 7 条指出的辨别恶寒 时
是否有发热, 还可以通过脉来判断, 如脉浮紧属于阳证的太 阳
病,脉微细属于阴证的少阴病。
前面谈到, 机体功能亢奋者为阳证, 机体功能沉衰不 足
者为阴证。如老年人外感后的肺炎,凶险程度较年轻人为重。
原因在于老年人大多平素阳气不足, 多表现为阴证, 有外感 的
时候就是表阴证的少阴病。西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C U R B - 6 评
分表中, 年龄大于 6 岁者, 就是一个危险因素, 这是西医的 观
察总结。 在中医看来, 就是阳气足还是不足的问题, 也就是 阴
证还是阳证的问题。
总之, 临床上表阴证的治疗, 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少
阴病并不少见, 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仔细观察而已, 正如 这
个世界并非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第 6 6 页第 1 4 讲 - - 少 阴 病 常 见 方 证
第 1 4 讲 - - 少 阴 病 常 见 方 证
太阳病的典型方证是麻黄汤和桂枝汤, 少阴病与之对 应
的代表方证是桂枝加附子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 我们来详细 地
解读一下。
一 、 少 阴 病 常 见 方 证 有 哪 些 ?
有表就要先解表, 太阳病为阳证, 正气不虚, 机体功 能
亢奋, 治疗的时候辛温发汗解表即可。 少阴病为阴证, 正气 不
足, 机体功 能沉衰不足, 脉微细, 气血阴阳不足, 需要在解 表
的同时,扶正祛邪,温阳解表,需要加用附子。在《伤寒论》
中, 符合这 个治疗原则的代表方就是桂枝加附子汤和麻黄附 子
甘草汤,分别与桂枝汤和麻黄汤相对应。
从八纲角度来解读六经, 少阴病的本质是病位在表的 阴
证, 凡是符合扶正解表的方剂, 都属于少阴病范畴, 如桂枝 加
黄芪汤、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包括后世 益
气解表的参苏饮、 温阳解表的再造散等, 都属于少阴病的范畴。
因此, 可以明确, 少阴病的代表方是麻黄附子甘草汤、 桂枝 加
附子汤,但少阴病并不是只有这两个方剂。
1 .桂枝加附子汤与麻黄附子甘草汤
桂枝加附子汤,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它本身具有桂枝 汤
证的属性, 但是阳气津液又明显不足, 因此需要加入附子温阳,
第 6 7 页这就是桂枝加附子汤; 而麻黄附子甘草汤, 可以把它理解为 用
麻黄、 甘草来解表, 附子、 甘草以温阳。 大家需要注意, 麻 黄
附子甘草汤中的麻黄剂量为二两, 小于麻黄汤中的三两, 这 是
为什么?少阴病脉微细, 阳气津液是不足的, 所以有表当解表,
但又不能大发汗解表, 避免伤津液, 所以麻黄的剂量, 要小 于
麻黄汤中的三两。
2 .麻黄细辛附子汤
大家都比较关心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解表, 附子温阳,
细辛有什么作用?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 细辛, 味辛温, 在 《
伤寒论》 中用细辛的方子有哪些?其实也就三个方子: 小青 龙
汤、 当归四 逆汤、 乌梅丸。 小青龙汤用到了细辛, 在小青龙 汤
中, 细辛温 化水饮。 所以, 麻黄细辛附子汤可以这样理解, 有
表证, 所以 用了麻黄; 阳气不足, 所以用了附子; 有水饮内停,
所以用了细辛。 麻黄细辛附子汤是外有少阴表证, 内有太阴 的
水饮内停, 水饮归为太阴, 所以麻黄细辛附子汤是少阴太阴 合
病。这也就解释了条文中的“反发热” 。典型的少阴病是不发
热的, 这里的发热是因为里有水饮, 少阴太阴合病, 正邪相 争
的缘故。
二 、 少 阴 病 可 以 有 发 热
要多说两句, 典型的少阴病一般不发热, 但少阴病也 会
发热。就像前面提到的, “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
第 6 8 页第 1 4 讲 - - 少 阴 病 常 见 方 证
者,发于阴也” ,这是判断阴证或阳证的一个方法,但并非绝
对。 一个表证患者, 如何看是太阳病还是少阴病?是看有无发
热?不是的。 应当看脉是否微细。 如果其正气不足, 脉微细的,
那它就是一个属于阴证的少阴病, 不论有无发热。 临床中, 见
到一个发热患者,并不一定是属于阳证,阴证也可以有发热,
例如,四逆汤也是有发热的。
我们稍微拓展一下, 真武汤在我们看来, 有没有少阴 病
的影子?真武汤一般可归为太阴病, 阳虚水泛证, 治宜温阳 化
饮, 这是 《方剂学》 对真武 汤的认识 。 《伤寒论》 第 8 2 条: “太
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
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存在阳虚,有水饮,所以需要
温阳化饮, 真武汤中用生姜, 其不仅有温化水饮的作用, 还 有
一定的解表作用, 再结合真武汤证的发热, 我们认为真武汤 证
是有表证的, 是少阴病的表证, 所以冯世纶教授把其归为少 阴
太阴合病。 当然, 少阴病不明显的时候, 单纯太阴病的水饮证,
也可以使用真武汤。 不可否认的是, 真武汤是治疗少阴太阴 合
病的方剂。
三 、 临 床 上 少 阴 病 还 是 很 常 见 的
临床上少阴病还是很常见的。 如在呼吸系统, 外感病 患
者相对比较常见, 甚至包括一些慢性鼻炎的患者, 经常有鼻 塞
的症状, 若脉微细弱, 在正气不足的情况下, 往往会用麻黄 附
子汤治疗。如果舌淡苔润,水饮明显的可加细辛,一般用 6 ,
第 6 9 页偶尔用到, 并且要医师专门签字, 再大的剂量我也没用过。 对
于少阴表证, 脉弱的, 我经常在少阴病桂枝加附子汤、 麻黄 附
子甘草汤的基础上,配伍使用四君子汤,或者当归芍药散等,
以起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方不重要, 关键是要理解为何这样用。
临床中,也可以根据具体的证候,选择合适的方剂。
四 、 白 通 汤
我们再来简单说一说白通汤。
第 3 1 4 条: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
白通汤药物组成: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 (生,
去皮,破八片) 。
条文非常简短,从条文看,冠名为少阴病给我们指出,
这是一个病位在表的阴证, 但是又出现下利, 单纯的少阴病 是
不应该出现下利的, 因为少阴病病位在表, 而下利属于里证 的
证候反应。少阴病伴有下利,说明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少阴病,
而是一个表里合病的情况,我们通过白通汤的整个方药组成,
能够看出整体的方剂是温阳的, 寒者热之, 说明这里的下利 是
属于太阴病的下利。 因此, 白通汤治疗少阴太阴合病。 其中 葱
白四茎, 干 姜一两, 生附子一枚。 我们可以体会一下, 四根 葱
白吃下去会有什么效果?山东的煎饼卷大葱,大家可能吃过,
吃葱之后, 你会有一股辛辣之气, 由口腔鼻部上冲头脑, 这 其
实就是中药的辛温之性, 葱白的功效是辛温解表的, 葱白四根,
剂量不算小。 在缺医少药的地方, 有外感病的时候, 没有麻黄、
第 7 0 页第 1 4 讲 - - 少 阴 病 常 见 方 证
桂枝怎么办?拿生姜、葱白煮水,同样能够辛温解表。
《伤 寒论》 中, 解表的药物有哪些?辛温, 发汗力量 大
的有麻黄、 桂枝; 辛温, 发汗力量小的有生姜和葱白。 如果 表
证较重, 可 使用麻黄、 桂枝来解表, 也就是麻黄汤; 表证轻者,
可用桂枝汤去调和营卫。 如果津液进一步虚弱, 不可大发其汗,
可以去桂枝,而用生姜,这就是第 2 8 条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
术汤, 虽然 去了桂枝, 但方中仍有生姜, 依然可以解表。 如 果
阳气津液继续虚弱, 连生姜也不用了, 可以用什么?可用葱 白
来解表,比如这里的白通汤,葱白是用来解表的。
白通汤用附子、干姜来温阳,也考虑到了下利的情况,
葱白解表, 有表里双解的意思。 白通汤是一个少阴太阴合病 的
情况,通过这样的分析,大家应该能够理解白通汤的实质了。
什么时候用白通汤?就是在少阴病的基础上, 又出现了太阴 病
下利, 这是 白通汤的使用标准。 因为脉微细, 津液不足, 就 不
用麻黄、 桂 枝解表, 甚至连生姜也不用, 而用到了葱白。 下 利
说明太阴病的虚寒比较明显, 所以在附子的基础上, 加用干 姜
增强温阳之力。
《外台秘要》中的葱白七味饮,是血虚外感的代表方,
养血解表, 也是用葱白解表, 属于少阴病范畴。 少阴太阴合 病
的下利是用白通汤, 那么, 太阳与阳明的合病下利呢?是用 葛
根汤与葛根芩连汤。 葛根汤 见于 《伤寒论》 第 2 条: “太阳 与
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其实,白通汤、葛根
汤也都是逆流挽舟的方法。
第 7 1 页五 、 小 结
《伤寒论》 中辛温发汗解表, 主要是麻黄汤类方和桂 枝
汤类方。少阴病是在表的阴证,有表当解表,阴证当加附子,
因此就形成了以麻黄附子甘草汤、 桂枝加附子汤为代表的温 阳
强壮解表法。 凡是符合这一治疗原则的, 扶正祛邪的, 都属 于
少阴病,如后世的益气解表、温阳解表、养血解表等。
第 1 5 讲 - - 我 对 表 证 论 治 的 几 点 思 考
我们对前面的内容进行一个阶段小结, 前面的内容, 强
调了以下几方面。
一 、 重 体 系 重 诊 断 而 非 具 体 方 药
清代医家柯琴说: “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
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 ”六经是一个
辨治体系, 是对待疾病的疾病观, 就像我们的世界观一样。 用
六经八纲体系来看待临床疾病, 要站到一个高度, 心中要有 体
系,才会有一种比较清晰明了的认识,这也是我反复强调的,
要在体系指导下去看待具体的法和方, 脱离了体系指导的经 验,
都是零散的。
有同学问, 温阳益气养血是什么方。 我没有去回答具 体
第 7 2 页第 1 5 讲 - - 我 对 表 证 论 治 的 几 点 思 考
的方是什么, 因为临床中每个患者都是独一无二的, 都要去 进
行四诊, 去辨证论治, 临床上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根 据
患者不同的证候表现。 同样是温阳益气养血之法, 但落实到 每
一个患者身上, 选方用药也可能不一样, 这就是中医的辨证 论
治。
磨刀不误砍柴工, 我们一定要把基本功练扎实, 但很 多
时候, 大家不重视基本功, 都想快速地学一些经验, 快速地 提
高临床疗效, 这是不可取的。 我们需要冷静地反思: 基本功 是
什么?我们中医入门的四本书, 《中医基础理论》 《诊断学》 《方
剂学》 和 《中药学》 , 希望大家把上述四本书的知识烂熟于心,
这是临床的基础。
经常会有人跟我说, 学了胡希恕经方之后, 感觉以前 都
白学了。 其实不是这样的, 虽然中医有流派之分, 但中医的 一
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是没有学术流派之分的,
我们只是学了一种新的辨证方法而已。 就像厨师做菜的原料 都
是一样的, 但是不同派系的厨师做出来的菜, 其风味大相径庭。
学习胡希恕的经方理论, 我们仍然可以把以往学到的知识, 通
过六经辨证体系而串联起来, 以前的知识储备都是有用的, 只
不过我们换了一种临床思维去看待疾病罢了, 这就是 “横看 成
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六经辨证学的是一种临床思维。 学习六经辨证, 不仅 是
学具体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一种方法学, 学会用六经八纲的 观
点去看待 《伤寒论》 的条文, 在临床中逐渐变成我们自己的 知
第 7 3 页识体系。 时方换成六经体系去指导临床, 就是经方。 胡希恕 先
生强调, 不 要戴着 《黄帝内经》 的有色眼镜。 那应该戴什么 眼
镜呢?戴“八纲”的眼镜。一定要从八纲的角度去解读六经,
解读 《伤寒 论》 的条文。 我们反复强调六经来自于八纲, 辨 六
经的过程, 就是辨八纲的过程。 通过八纲的思维来帮助我们 深
刻把握六经的实质, 比如太阳病、 少阴病的实质就是病位在 表
的阳证和阴证。 临床中, 我们把病位、 病性辨别清楚了, 六 经
自然就清晰了。
老师授课, 不仅仅是讲授具体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一 种
学习的方法。 中医是需要毕生学习的, 我们活到老学到老。 中
医 的核 心知 识 其实 并不 多, 知 其要 者, 一 言而 终; 不知 其 要 ,
流 散无 穷。 大家站在一个高度,回过头来看仲景的六经体系,
本质还是一个表、 里、 半表半里病位的问题, 一个寒热虚实 的
阴阳病性问题。 把六经八纲诊断搞清楚了, 后续的法和方药 才
有意义。 我们内科医师常常会给患者开出一张方子, 但这个 方
子是怎么来的?方 从法 出 , 法 随证 立 。 方和法比起来, 方不 重
要; 法和证 比起来, 法又不重要了。 归根到底, 什么最重要 ?
诊断准确最重要,辨证准确是论治的前提。
方证相应, 顾名思义, 方要和证符合, 求得方证相应 治
愈疾病, 也就是仲景在第 3 1 7 条方后注提出的 “病皆与方相 应
者” 。方证相应的方就是好方,不相应的方就不是好方。现在
方剂学中的每一个方子都是经典方,都是流传下来的有效方,
但为什么你用上去就没有效果?关键还是缺少了理论体系的
第 7 4 页第 1 5 讲 - - 我 对 表 证 论 治 的 几 点 思 考
指导。 现在大家都喜欢听一些具体的临床经验, 脱离了理论 体
系指导的经验是零散而不可取的。
前几天门诊来了一位患者, 以 “咳嗽一个月” 为主诉 而
就诊, 说在外院看过中医, 吃过汤药, 没有效果。 我一看, 舌
淡苔腻, 脉 弱, 属于阴证, 而外院处方是清热化痰止咳的, 你
说会有效果吗?辨证准确是取效的关键, 而辨证取决于四诊 合
参, 取决于你是否能够运用六经八纲的辨证思维, 去得出六 经
的诊断。
二 、 外 感 和 内 伤 , 外 感 病 的 内 伤 基 础
临床疾病有一种分类方法, 是将疾病分为外感病和内 伤
病, 但很多情况下, 外感内伤并不能截然分开。 比如慢性呼 吸
系统疾病患者, 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喘、 支气管扩张、
间质性肺病等, 容易反复加重。 或是气血虚弱的老年患者, 本
身存在内伤基础。 一旦感受外感, 就可能会表现为外感与内 伤
并见, 病情重于患外感病的健康人, 这个时候, 患者往往是 一
个表里合病的问题。 对于这样的情况, 我们既要高度关注他 的
外感,也要关注他的内伤,因为内伤会影响外感疾病的传变。
这就是为什么邪气入里会有寒化、热化,其中涉及同气相求、
内外合邪的理论思想。
中医历来重视外感热病与内伤基础疾病的关系, 认为 不
同的内伤对外感病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分析外感病与内伤病 的
相互联系, 对外感病和内伤病的辨治,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
第 7 5 页一点在少阴病表现得尤为突出。 举例来说, 素有阳明内热倾 向
的人, 患外感病的时候, 多表现为太阳病或太阳阳明合病; 素
有太阴虚寒倾向之人, 患外感病的时候, 多表现为少阴病或 少
阴太阴合病。 大家可以想象, 张飞和林黛玉同时着凉患外感 病
了, 可能张飞表现为太阳病或太阳阳明合病, 而林黛玉表现 为
少阴病, 或直中入里而表现为少阴太阴合病。 邪气入里之后 的
寒化、 热化, 也是受到内在因素的影响。 少阴病虽然是病位 在
表的阴证, 和太阴病病位不同, 但少阴病有脉微细, 往往容 易
合并有太阴病。 也就是说, 有太阴病体质的患者, 患外感病 的
时候,容易表现为少阴病。
邪气入里的传变会受到内在因素的影响, 临床发现, 平
素偏于内热体质的人, 感受外邪后容易呈现温热证候, 或者 外
感后邪气容易从热化燥而伤阴; 如果平素偏于阳虚体质, 感 受
外邪后容易呈现虚寒证候, 或者邪气入里易寒化而伤阳。 这 体
现了体质对疾病转归的影响, 温病学派的薛生白, 在 《湿热 病
篇》 第一条注解道: “中气足则病在阳明, 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
为什么有的人外感之后只表现为表证, 有的人外感却可直中 入
里, 而表现为胃肠型感冒?还是在于内在体质的不同, 也就 是
内在的中气实还是虚的问题。清代医家章虚谷在《医门棒喝》
中曰: “治疗之要,首当察人体质之阴阳强弱,而后方能调之
使安。 ”虚人外感建其中,就是这个道理。不能忽视内伤因素
对外感疾病的影响和传变, 治疗外感疾病, 需要考虑到内伤 的
问题。
第 7 6 页第 1 5 讲 - - 我 对 表 证 论 治 的 几 点 思 考
三 、 要 高 度 重 视 表 证 的 治 疗
要高度重视表证的治疗, 有表必须要先解表, 当然表 里
合病的时候, 可以先表后里或者表里双解, 只有在个别情况 下
才先救里。中医疾病的病因,可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外因主要是外感六淫邪气, 由表入半表半里、 入里, 是一个 逐
渐深入的过程, 就像扁鹊见桓公的故事 “君有疾在腠理, 不 治
将恐深” ,道理是一样的。在六经辨证体系下,表证就是太阳
病和少阴病, 也就是所谓的表阳证和表阴证。 中医在治疗的 时
候, 还要高度关注人体的功能, 毕竟中医更注重治 “病的人” ,
而不是治“人的病” ,要祛邪而不伤正,扶正以祛邪。如果机
体相对虚弱,而陷入阴证的时候,必须要加上强壮温阳之药,
以扶正祛邪。仲景最常见的是加入附子,来振奋人体的阳气;
如果有气虚、血虚、津亏,则要根据相应的治法而选择用药。
典型的表证, 就像 《伤寒论》 太阳病篇所说的 “发热 恶
寒,身疼痛,不汗出,脉浮紧” ,遇到这样的一个典型病案的
话, 我想大部分人都能辨别出来, 关键是临床当中一个不太 典
型的太阳病, 能不能辨别出来?这是考验我们水平的时候, 而
当前教科书中那样典型的太阳病, 其实临床中并不常见, 但 我
们并不能否认太阳病不常见。 太阳病代表方是麻黄汤、 桂枝汤,
我们要从这两个方总结出仲景治疗太阳病的临床思路。
有中医大夫说, 自己一辈子也没有开过麻黄汤, 因为 没
有遇到一个他认为是麻黄汤证的患者。 但是我们从八纲角度 来
观察太阳病, 其实临床中到处都存在麻黄汤证, 其本质就是 病
第 7 7 页位在表的阳证, 要辛温解表发汗治疗。 如慢性鼻炎的患者, 鼻
塞反复发作, 在正气不虚的情况下, 就是一个表阳证的太阳病,
我们就可以用麻黄汤去治疗。 如果脉象虚弱的, 那就需要加 附
子之类的去温阳解表,所以在呼吸科,在我的门诊,麻黄汤、
桂枝汤使用范围还是很广泛的。 这个世界并不是缺少美, 而 是
发现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临床上太阳病到处存在, 少阴病也 很
常见, 只是 看你能否发现。 不典型的表证, 比如鼻部症状, 如
鼻塞、喷嚏、流清涕等,都有表证存在的可能;再如皮肤病,
身痒, 大多存在有表证。 现在用汗法治疗皮肤病的, 当首推 山
西中医药大学张英栋主任, 他对汗法论治银屑病阐述得非常 详
细。 这里说明了皮肤病是有表证因素存在的, 解表的辛温类 药
物,也能够通阳。
四 、 胡 希 恕 医 案 一 则
胡希恕先生的医案可堪为教学范本, 列举一个 《百年 百
名临床家- 胡希恕》中的医案:许某,男,4 7 岁,感冒两天 ,
右侧头痛, 自觉无精神, 两手逆冷 , 无汗恶寒, 口中和, 不 思
饮,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咽红,咽部淋巴滤泡增生。
本案的关键在于辨清外感表证, 无汗恶寒、 头痛为表证,
当辛温发汗以解表。 脉沉细, 为虚证的脉象, 结合口中和、 舌
淡, 均提示 阳气不足、 机能沉衰, 属于阴证, 病位在表的阴 证
是少阴病, 因此, 胡老考虑此属虚寒表证, 治以温阳解表, 予
麻黄附子甘草汤加川芎: 麻黄三钱, 制附子三钱, 炙甘草两钱,
第 7 8 页第 1 6 讲 - - 抓 住 中 医 治 病 的 牛 鼻 子
川芎三钱。因头痛明显,加入川芎以增强疗效。上药服一剂,
微汗出, 头痛解。 未再服药 , 调养两日, 精神如常。 本案为 表
阴证, 若不 温阳解表, 怎能收到经方 “ 一剂知两剂已” 的疗效 ?
第 1 6 讲 - - 抓 住 中 医 治 病 的 牛 鼻 子
一 、 中 医 更 注 重 治 疗 的 是 人 , 而 不 仅 仅 是 病
近来门诊有一位患者, 说发热将近一周了, 让我给开 一
个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方子。 有些话我还是想和大家说, 现在 疾
病的分类, 是按照现代医学划分的, 但中医是讲究辨证论治的,
辨病有一定的参考指导意义, 但最终的治疗, 还是要落实到 辨
证上。不管你是甲流、乙流,还是普通的感冒,在我们看来,
都需要辨病位和病性,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病位在表还是在里,
亦或是在半表半里; 正邪斗争后所反映的是寒是热、 是虚是实。
只要我们能够牢牢地抓住这几个点, 以不变应万变, 就能够 抓
住疾病的关键, 也就是所谓的牛鼻子。 《医宗金鉴》 说: “漫 言
变化千般状, 不外阴阳表里间。 ” 这句话很关键, 正所谓: “知
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
千百年来, 中医学术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不断涌现 出
第 7 9 页一些医学大家。 目前优秀的经方医生也有很多, 每个人水平 都
很高, 但我们如何学习?我觉得,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 在
破岩中。 学习胡希恕经方医学, 就要紧紧抓住胡希恕经方医 学
的核心,就是抓住六经八纲理论体系。
临床上治疗的是“病” ,但中医着眼点是落实到“人”
身上。 在很多情况下, 中医更多关注的是人, 而不是具体的 疾
病。 举个简单的例子,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 痰多且没 有
发生感染的时候, 西医可使用一些化痰剂, 来稀释痰液, 促 进
痰的排出, 而中医着眼于痰产生的根源, 不仅要化痰排痰, 还
要减少痰的生成。 一些慢性咳嗽的患者, 西医如果找不到具 体
的病因, 就无法有针对性地治疗。 中医认为, 人是有自我调 节
功能的, 只要把人的生理功能给调顺畅了, 很多疾病就能够 得
到缓解。 举 例来说, 一个慢性咳嗽的患者, 如果有虚, 我们 把
虚给他补上来; 再看邪气实不实, 邪气实的话, 就把过多的 邪
气给祛除出去, 人体阴阳气血调和, 咳嗽也就自然得到缓解了。
很多人反复地出现咳嗽、 感冒, 比如慢性支气管炎, 一
到冬季就会咳嗽,直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才能缓解。这是为什
么?一方面是邪气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自身体质的问题。 外 因
通过内因起作用, 之所以发病, 关键还是人体自身正气比较 虚
弱, 这就是 《黄帝内经》 为何强调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正
气存内,邪不可干” 。前几年北京雾霾严重的时候,很多人出
现了咳嗽, 都说雾霾对人的呼吸系统影响很大, 很多人把咳 嗽
归因于雾霾, 雾霾是外因, 是导致咳嗽的原因, 但为什么在 雾
第 8 0 页第 1 6 讲 - - 抓 住 中 医 治 病 的 牛 鼻 子
霾的环境下, 有的人咳嗽, 有的人却不咳嗽?说明人体内在 的
阴阳、气血更为重要。
中医更注重治疗的是人, 而不仅仅是病。 中医治疗原 则
是扶正祛邪, 始终着眼于人体正气与邪气的斗争。 比如, 现 在
临床上 C T 的普及,发现了更多的肺部微小结节,于是,不少
患者寻求中医的治疗, 问我多长时间能够消除下去。 结节就 像
地里长了杂草, 拔了还会再长, 西医的手术、 放疗、 化疗等 只
是对症治疗, 是治标。 中医更加关注为何会长杂草, 与其拔草,
不如改良土壤, 土壤内环境改善了, 杂草失去了生长的内环境,
也就慢慢萎缩死掉了。 这就是中医治疗肿瘤的思路, 关注的 是
人的气血阴阳, 阴阳平和了, 气血充盛调畅了, 很多问题都 会
迎刃而解, 这就是中医的理念, 也体现了 “ 无为而治” 的观点。
如果不关注人体, 只是着眼于局部的细节, 就失去了整体观念。
我们辨六经, 辨的就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阴阳是总纲。 因此,
临床治疗需要抓住主要矛盾, 抓住 “阴阳” 这一总纲。 我在 呼
吸科从事临床工作, 门诊上慢性咳嗽的患者最多, 我发现, 辨
证属于太阴病的慢性咳嗽、 顽固性咳嗽很多, 给予四君子汤 合
四逆汤, 或当归芍药散合四逆汤, 稍微加点枇杷叶, 效果很好。
患者不仅咳嗽改善了, 整个人的阳气、 气血都在改善。 治疗后,
没有之前那么怕冷了,气色也在好转。
二 、 法 比 方 重 要
表里合病的时候, 我们可以根据表里的轻重情况来进行
调整。 表证 重的时候, 要加大解表的力量; 热重时, 可加大 清
第 8 1 页热的力量。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 有表证首先要解表, 可辛温 发
汗解表。 只不过后世医家, 尤其是江南医家畏惧麻黄, 畏麻黄、
桂枝如虎, 所以他们不使用 麻黄、 桂枝, 用荆芥穗、 薄荷、 防
风这样的药物去替代, 请注意, 连荆芥都不用, 用的是荆芥穗。
以上这些,并不妨碍我们去理解江南医家的治疗理念。
解表的时候,有一首著名时方-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
汤治疗的也是风寒外感, 但有了麻黄汤, 为什么还会有九味 羌
活汤?本方是金元时期的张元素所创, 当时刘河间患伤寒不 愈,
被张元素治好了, 张元素逐渐声名鹊起, 开创了易水学派, 张
元素也是李东垣的老师。 《医宗金鉴》 说, 麻黄汤是发汗峻剂,
对于这样的药物, 如果用得好, 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用 得
不对, 能够 迅速加重病情。 所以, 很多人比较畏惧麻黄、 桂枝。
张元素所处的年代, 很多医生的水平其实并不高, 不能够妥 善
地运用麻黄汤, 有鉴于此, 他就创制了相对缓和的九味羌活汤,
这是九味羌活汤的来源。 张元素在 《此事难知》 中说, 用九 味
羌活汤而不用桂枝、 麻黄, 不论有汗无汗, 悉宜服之。 其实 也
就是解表的时候,把麻黄、桂枝换成了羌活、防风、白芷等,
这样解表发汗的力量会相对缓和。比如,在麻黄汤证的时候,
不用麻黄、桂枝,用羌活、独活、荆芥、防风、白芷等药物
, 同样可以达到辛温解表的作用。 这就是法比方更重要。 同理,
有人对石膏也是非常畏惧, 以至于后世就变成了金银花、 连 翘
、 竹叶等质地轻清的清热药物, 这反映了不同医家的用药习惯,
也和其所处的环境有关。 举例来说, 我们知道四川人喜欢吃 辣
第 8 2 页第 1 6 讲 - - 抓 住 中 医 治 病 的 牛 鼻 子
的, 因为地 域潮湿, 寒湿较多, 所以四川乃至云贵川地区, 有
很多火神派的医家。
三 、 如 何 理 解 “ 发 热 恶 寒 ” ?
中医比较注重人的自我感觉,比如患外感疾病的时候,
我们会问患者有没有发热, 关注的是人的自我感觉, 而并非 体
温。 有的患者觉得发热、 烘热 、 烦热, 但体温不高; 有的患 者
体温高, 但自己不一定觉得热。 临床上, 有患者说只是觉得冷,
一量体温, 才发现体温高了, 但自己并不觉得发热。 中医上 有
个词叫“无热恶寒” ,是指在患外感疾病的时候,只是冷,不
觉得热,指的就是自我感觉,而非体温。也说明治疗疾病时,
中医是以人为本的。
四 、 着 凉 了 , 并 不 一 定 是 风 寒
近来门诊有一位患者, 说自己是着凉后感冒发热, 认 为
是风寒, 但我给他诊断为湿热证, 就问我这是为什么?中医 的
诊断是根据症状来反推的, 并不是说着凉了, 就一定是风寒 感
冒。 患者得感冒, 感受的是外界邪气, 至于感受的是什么邪气,
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只能通过邪气侵犯人体之后的症状反应
来反推,也就是“审症求因” 。
中医认为, 常见的外 感邪气有风 、 寒、 暑、 湿、 燥、 火,
外感六淫,上述六种邪气还可以互相夹杂,比如风寒、风热、
风湿, 同样也有湿热, 甚至有风寒湿相互夹杂的情况。 着凉 只
第 8 3 页是创造了一种邪气入侵的机会, 至于感受的是何种邪气, 则 是
根据感受邪气后人体所反映的证候而推断出来的。外感疾病,
发热恶寒, 脉浮紧, 可推出感受的是风寒邪气; 若发热重, 恶
寒轻, 口微 渴, 舌边尖红, 脉浮数, 可推出感受的是风热邪气。
就像我们在屋内, 说窗外起风了, 如何知道是窗外起 风
了?是因为我们看到窗外的树叶动了, 旗帜飘了, 我们推导 出
来, 外面起 风了。 同样道理, 中医判断是何种邪气致病, 也 是
根据症状来反推的。 需要说明的是, 着凉只是一个条件, 并 不
是说着凉就一定是感受风寒。
五 、 小 结
冯老讲课的时候, 经常会强调仲景的六经体系与 《黄 帝
内经》 体系 不一样。 冯老反复强调的, 都是核心观点。 今天 把
我心目中认为比较重要的几个原则, 又给大家强调了一遍, 对
于病证, 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整体认识, 没有理论体系的指导,
便很难学好中医。
结合当前流行性感冒的治疗, 需要坚持经方的临床思 维,
中医治疗不能受到太多西医的干扰。 面对一个流行性感冒的 患
者, 我们还是要遵循 “先辨六经 , 继辨方证” 的思路, 有是 证
用是方。 面对一个发热的患者, 如果我们判断出这是一个少 阴
病, 那么麻 黄、 附子也是可以应用的。 发热的时候, 麻黄不 敢
用, 附子不敢用, 只是用清热解毒的方法去治疗, 这就是方 证
不对应, 自然没有疗效。 希望大家学习之后, 首先要把六经 辨
第 8 4 页第 1 7 讲 - - 阳 明 病 的 实 质 和 典 型 症 状 表 现
证准确, 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 胆大心细地用药, 不断积累 临
床经验。
第 1 7 讲 - - 阳 明 病 的 实 质 和 典 型 症 状 表 现
《伤 寒论》 以六经分篇, 首篇即讲太阳病, 第二篇讲 阳
明病, 这和我们古人认识疾病的顺序有关。 更多的是表里辨证,
邪不在表就在里, 所以有 “汗之不解则下之” 的片面观点。 因
此,论述完太阳病之后,我们开始讲阳明病。
一 、 判 断 阳 明 病 的 方 法
判断阳明病的方法和其他五个经病一样, 第一是依据 提
纲条文,第二是病位在里的阳证。阳明病的提纲是《伤寒论》
第 1 7 9 条: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
“胃 家” 指胃肠之里, 这里的胃是病位概念, 泛指食道、
胃、小肠、大肠等部位。 《伤寒论》中有“胃中有燥屎”的描
述,可知并不是脏腑的胃,也不是经络脏腑的概念。胃家实,
是说病邪充实于胃肠之里,按之硬满有抵抗者,即为胃家实。
阳明病的主要特点是胃家实, 即病位在里的阳实热证。 这是 相
对于太阴病的里虚寒而言, 即证在里, 排除里虚寒则属阳明病。
阳明病实质是疾病症状反映于人体之里的阳证。 指机 体
第 8 5 页的里面, 即由食道、 胃、 小 肠、 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管道, 则
谓里;若病邪集中于此,则称之为里证。
病位在里, 我们一般是指食道、 胃、 小肠、 大肠等所 组
成的消化管道。饮食水谷从口腔进入人体,从肛门排出体外,
所经过的消化管道, 其实是人体最里面的位置, 相当于一个 圆
柱体,中间掏出一个“管腔” 。病位在表,大家容易理解;病
位在里,就是症状反映于“消化管腔” ,不论是阳明病,还是
太阴病, 症 状多是消化系统的症状。 不在表, 不在里, 处于 中
间状态的,就是半表半里的病位。
二 、 阳 明 病 相 关 条 文 分 析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阳明病相关条文。
第 6 条: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
第 1 8 2 条: “问曰: 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 身热, 汗
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
第 6 条和第 1 8 2 条, 结合起来看, 发热只是一个症状,
我们需要辨六经; 在脏腑辨证看来, 需要辨外感或内伤, 也 就
是看病位在表还是在里。发热恶寒并见,为表证的发热特点;
往来寒热, 为半表半里证的发热特点。 发热不恶寒, 说明不 是
表证, 所以临床上对于发热的患者, 有没有恶寒恶风, 这是 一
个关键的问诊内容。 发热恶寒并见, 这是典型的表证, 正邪 交
争于表。 发 热不恶寒, 而且出现了渴, 说明邪气由表入里, 出
现了热邪伤津, 故而饮水自救, 这是典型的里实热证, 也就 是
第 8 6 页第 1 7 讲 - - 阳 明 病 的 实 质 和 典 型 症 状 表 现
阳明病。 “ 发热而渴, 不恶寒者 , 为温病” , 反过来说, 就是 发
热恶寒, 不 渴, 不是温病, 而是表证的太阳病。 因为发热恶 寒
为表, 不渴说明无里热。 因此 , 对于发热, 要辨六经, 这里 也
小结了一下三阳病的发热特点。
第 1 8 2 条的阳明外证 , 有一种分类是把阳明分为外证 和
里证。本条的“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 ,换一种思
路来理解, 就是发热, 不恶寒, 是不是和第 6 条描述的一样 ?
只不过第 6 条有渴,这里是汗出,都是阳明内热的外在表现 ,
里热伤津为口渴,里热迫津液外泄为汗出。
这也是一个典型的病位在里的阳明里实热证。 病位在 里,
所以发热不恶寒,反恶热。第 1 8 2 条和第 6 条,描述的是一
个问题, 都是阳明病里热的外在表现, 所以有时会把温病归 为
阳明病范畴, 比如陆九芝曾经说过, 阳明为温病之薮。 什么 意
思?就是说温病隶属于阳明病。
通常认为, 阳明病可分为阳明腑证和阳明经证。 认为 无
形之热为阳明经证, 白虎汤主之。 里热和肠道糟粕相结的为 阳
明腑证, 承气汤主之。 也就是看里热是否和有形的邪实相互夹
杂,这个观点可以参考。
第 1 8 0 条: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
阳阳明, 何 谓也?答曰: 太阳阳明者, 脾约是也; 正阳阳明者,
胃家实是也; 少阳阳明者, 发汗、 利小便已, 胃中燥烦实、 大
便难是也。 ”
临床上有太阳阳明、 正阳阳明、 少阳阳明的说法, 这 三
第 8 7 页条的核心意思都是一样的, 脾约是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为 麻
子仁丸方证。 脾约, 胃家实 , 胃中燥烦实、 大便难, 其实说 的
都是一个问题, 都是大便难, 大便不通的意思。 所以阳明病 的
时候,我们要高度关注有无大便的异常。
三 、 关 于 汗 出 的 情 况
表证的时候可以有汗出, 里证的时候也可以有汗出。 太
阳病, 麻黄汤证表实更为明显, 所以是无汗出而身疼痛、 脉 浮
紧,但桂枝汤证相对虚弱一些,所以有汗出,需要调和营卫,
并伴有发热、 恶风、 脉浮的症状。 举例来说, 玉屏风散所治 疗
的自汗出, 其实也是表虚。 阳明病的汗出, 病机是里热逼迫 津
液外泄所致,因此表现为发热,不恶寒,反恶热。 《伤寒论》
第 1 8 2 条、 第 1 8 3 条、 第 1 8 5 条、 第 1 8 8 条都强调, 阳明 病
多见汗出。
第 1 8 2 条: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
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
第 1 8 3 条: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
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第 1 8 5 条: “本太阳, 初得病时, 发其汗, 汗先出不彻,
因转属阳明也。 伤寒发热, 无汗, 呕不能食, 而反汗出濈濈 然
者,是转属阳明也。 ”
第 8 8 页第 1 7 讲 - - 阳 明 病 的 实 质 和 典 型 症 状 表 现
第 1 8 8 条: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 ”
四 、 关 于 口 渴
关于口渴, 也需要我们重点关注一下, 口渴其实是口 腔
中的一种感觉, 是人体感受到津液不足, 给大脑发了一个信号,
提示津液不足了, 需要补充水分, 这就是口渴。 所以, 口渴 是
人体津液不足, 饮水自救的一种反应。 口渴具体来说, 原因 很
多, 这里我们只谈阳明病方面的原因。 阳明里实热证时, 热 邪
伤津耗液, 津液不足, 自然口渴。 需要注意, 单纯的里热并 不
会导致口渴, 必然是邪热伤津, 津液不足之后, 才表现为口渴。
温病是感受温邪, 温热自然容易伤津液, 所以在温病卫气营 血
这四个阶段, 都比较关注口渴与津液的问题。 大家是否还记 得
有这样一道考题, 请问风寒外感和风热外感的鉴别要点?其中
口渴与否,就是二者的一个鉴别要点。
五 、 阳 明 病 为 病 位 在 里 的 阳 证
邪气在表, 并不涉及里证的改变, 比如两国交争, 在 边
境线打仗的时候, 内地相对是安宁的, 所以 《伤寒论》 在论 述
表证太阳病时, 不管体温有多高, 也只是说发热恶寒, 身疼痛,
不汗出, 脉 浮紧, 并不提口干、 口渴等症状。 而一旦邪气入 里
之后, 就会出现里证的变化, 到了阳明病的时候, 就比较强 调
口渴,说明邪热入里,伤津耗液。
阳明病为病位在里的阳证, 邪热在里, 伤津耗液, 多 有
第 8 9 页津液不足的表现。 《伤寒论 》 第 1 8 1 条: “太阳病, 若发汗、
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 ”邪热
本身就可以导致津液耗伤, 再加上错误的治疗, 如发汗、 吐下、
利小便等, 更伤津液, 津液亡失, 胃中干燥, 从而传变为阳 明
病。 胃中干燥了, 大便自然会出问题。 津液对于阳明病格外 重
要, 清代陈修园在 《医学三字经 》 中说 “长沙论叹高坚, 存 津
液是真诠” 。
第 9 7 条: “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
第 2 4 4 条: “如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 ”
也都指出,渴是阳明病的一个关键点。第 2 7 7 条: “自利不渴
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这一
条, 自利不渴者 , 属太阴; 反过来, 自利而渴者, 属阳明。 因
此“渴”是判断阳明病的一个重要指征。
第 4 条: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
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
第 3 8 条: “太阳中风, 脉浮紧, 发热恶寒, 身疼痛, 不
汗出而烦躁者, 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 汗出恶风者, 不 可
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
第 4 条、第 3 8 条都有关于“躁烦”的描述,躁烦是烦
躁不安的表现, 邪热在里, 可以导致多个脏腑出现问题, 其 中
心神被邪热所扰, 从而表现为心神神志方面的问题, 比如温 病
卫气营血辨证的时候, 在营分、 血分就比较强调神志, 在温 邪
上受、 首先犯肺的时候, 也容易逆传心包, 这些都是心神神 志
第 9 0 页第 1 8 讲 - - 渴 属 于 白 虎 加 人 参 汤 , 不 属 于 白 虎 汤
的问题。 里热的时候, 心神神志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比 如
栀子豉汤证的心烦、 心中懊浓等。 可能会存在睡眠方面的问题,
所以后世治疗睡眠问题时,多采用清心安神的方法。
烦躁, 标志着邪热传里, 属阳明内热的表现。 所以在 第
8 条,并不说有没有口干、口渴,或者说大便的问题,只是一
个烦躁,就足以说明,这是一个太阳阳明合病的大青龙汤证。
通过归纳分析阳明病的相关条文, 我们能够看出一些 阳
明病的典型症状表现。其本质为“胃家实” ,具体多表现为大
便难、发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出、脉大有力、口渴、烦躁等。
总之,只要见到在里的阳证、实证、热证,都属于阳明病。
留给大家一个思考题, 除了上面我所说的阳明病的典 型
症状表现以外, 结合条文或者临床经验, 你认为还有哪些是 阳
明病的典型症状表现?
第 1 8 讲 - - 渴 属 于 白 虎 加 人 参 汤 , 不 属 于 白 虎 汤
阳明病是病位在里的阳实热证。 如何确定病位在里? 其
实还是看症状表现是否在里,主要是指胃肠消化系统的症状,

第 9 1 页论是阳明病的提纲的“阳明之为病,胃家实” ,还是太阴病提
纲: “ 太阴之为病, 腹满而吐 , 食不下, 自利益甚, 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强调的都是胃肠消化系统的症状。
一 、 阳 明 病 的 治 则 和 治 法
人体祛邪的方法有汗、 吐、 下三法, 汗法适用于表证 的
治疗, 吐法、 下法是病邪在里的治法 。 《金匮要略》 曰: “诸 有
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也是
根据病位来选择不同的祛邪治法。 对于吐法、 下法的区别, 一
般认为是:胸膈以上则用吐法,胸膈以下则用下法。
吐法的代表方是瓜蒂散, 但目前临床应用较少, 我自 己
也没有相关经验,大家可以参考相关资料。汗、吐、下三法,
都是利用人体的自愈机能。 如汗法, 老百姓都知道伤寒表证 的
时候, 发发 汗就能好, 发汗就是一种祛邪方法。 吐法, 比如 醉
酒之人, 吐 一吐, 把食物吐出来, 胃脘部自然就舒服了。 西 医
的洗胃也是一种吐法, 也是祛邪的方法。 再如吃坏肚子, 腹 痛
的时候, 上厕所排便后就能缓解, 这也是祛邪。 中医很多时 候
都是因势利导, 顺势而为。 在 《 黄帝内经》 中就有这样的描述:
“其高者, 因而越之; 其下者 , 引而竭之; 其在皮者, 汗而 发
之。 ”
阳明病的类方大概有以下几种: 以石膏为代表的的白 虎
第 9 2 页第 1 8 讲 - - 渴 属 于 白 虎 加 人 参 汤 , 不 属 于 白 虎 汤
汤类, 以栀子为代表的栀子豉汤类, 以大黄为代表的承气汤类,
以黄芩、 黄 连、 黄柏为代表的泻心汤类。 我们都知道, 热者 寒
之,但具体怎么“寒之” ,也是有讲究的。如辛寒、苦寒、甘
寒、 咸寒都是寒, 适应证也不同 。 辛寒透热, 苦寒直折, 甘 寒
养阴, 咸寒入肾, 这都是后世医家归纳出来的经验。 白虎汤 除
了辛寒清热, 还有透邪的作用, 所以吴鞠通说 “白虎汤本为 达
热出表” 。
阳明病的病机是里实热证, 简单地说, 阳明病为邪热 结
于里的阳证, 可以分为无形之热和有形之热, 热本无形, 单 纯
的热邪在里, 也就是无形之热, 容易治疗, 清热即可, 白虎 汤
为代表方。
如果热和有形之邪相互夹杂, 就比较麻烦了。 有形的 邪
实, 如大便、 痰、 食、 瘀等。 如果无形之热与有形之实邪相 互
夹杂, 要祛除有形的邪实。 正如古代贼寇的巢穴, 必须要攻 破
他们的山寨老巢, 才能彻底消灭他们。 举例而言, 热邪与肠 道
有形之糟粕互结的时候, 单纯清热的白虎汤就不合适了, 需 要
攻下腑实,如承气汤类方。这个时候如果不去攻下肠道腑实,
只是去清热的话, 这个热是去不掉的。 因为无形之热依附于 有
形的实邪, 必须祛邪。 举例来说, 煮饺子或者汤圆的时候, 火
上面放了一个锅,水在沸腾,拿起勺子把水舀起来,扬几下,
水就不沸腾了, 这是扬汤止沸。 但这只是一时的, 怎样才能 让
水彻底不沸腾?古人提出, 这个时候, 扬汤止沸, 莫若釜底 抽
第 9 3 页薪,也就是把锅下面的火给关掉。
以此类推, 无形之热与其他有形之邪互结, 如热和瘀 血
互结, 代表方是桃核承气汤, 也是清热与攻下瘀血并用。 热 与
痰互结的时候, 也就是痰热证, 就要清热化痰并用, 不化痰 的
话, 热仍然 有所依附, 是去不掉的。 同样道理, 热与湿相合 的
时候, 就比较麻烦了, 湿热相合 , 如油裹面, 难解难分, 必 须
要祛湿清热,要分消走泄,使湿和热剥离开来。
热邪在里, 容易伤津耗气, 就像火上面煮着一锅水, 水
会越来越少。 所以在治疗阳明病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津液和 气
的问题。我们来分析一下白虎汤和白虎加人参汤。
二 、 白 虎 汤 相 关 条 文
白虎汤相关条文共有三条。
第 1 7 6 条: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
汤主之。 ”
第 2 1 9 条: “三阳合 病 , 腹满身重, 难以转侧, 口不仁,
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
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
第 3 5 0 条: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
白虎汤药物组成: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
两(炙) ,粳米六合。
第 9 4 页第 1 8 讲 - - 渴 属 于 白 虎 加 人 参 汤 , 不 属 于 白 虎 汤
三 、 白 虎 加 人 参 汤 相 关 条 文
白虎加人参汤相关条文共有六条。
第 2 6 条: “服桂枝汤 , 大汗出后, 大烦渴不解, 脉洪 大
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第 1 6 8 条: “伤寒若吐若下后 , 七八日不解, 热结在里,
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第 1 6 9 条: “伤寒无 大热 , 口燥渴, 心烦, 背微恶寒者,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第 1 7 0 条: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
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第 2 2 2 条: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
主之。 ”
《金匮要略· 痉湿喝 病 》 第 2 6 条: “太阳中热者, 暍 是
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白虎加人参汤药物组成:知母,石膏,甘草(炙) ,粳
米,人参。
四 、 关 于 “ 口 渴 ”
白虎汤相关条文共三条,都没有关于“口渴”的描述,
但白虎加人参汤的 6 条条文中,每一条都有“口渴”的描述 。
因此,口渴是见于白虎加人参汤,而不是白虎汤。
第 9 5 页白虎加人参汤是在白虎汤的基础上, 加上人参三两而 成,
因此我们认为,口渴是人参的适应证。现在我们来考虑一下,
为什么人参能治口渴?
《黄 帝内经》 中有这样的描述: “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 通调入道, 下输膀胱, 水 精
四布,五经并行。 ”饮食水谷,要靠脾胃的运化腐熟,才能够
化成精微物质,也就是津液气血,以供人体正常需要。
对于津液不足, 现代医疗手段有输液疗法, 可以把液 体
输到静脉里面,直接补充血容量,但是在古代没有输液疗法,
只能通过口服补液, 在口服补液的过程中, 什么最关键?脾 胃
的运化吸收功能最为关键。 如果脾胃运化功能较差, 喝下去 再
多的水, 也不能被人体利用 。 仲景在 《伤寒论》 中, 很注重 保
护阳气, 保持脾胃运化功能, 健胃才能生津。 人参就是一个 很
好的健胃生津的中药。
前面我们说过, 口渴是津液不足的反应, 热盛而津伤 不
明显的时候, 白虎汤可以治疗, 把热清了, 津液自然不会进 一
步损伤。 但 如果津伤不足比较明显, 出现了 “大烦渴不解” 的
时候, 就必须要加入人参来健胃生津, 这就是白虎加人参汤证。
后世温病学派有加生地黄、 麦冬、 玉竹、 天花粉的滋阴法, 和
《伤寒论》的着眼点并不一样。
胡希恕先生曾说过, 许多人认为白虎加人参汤治渴, 其
功效多归于石膏, 后世本草亦多谓石膏治渴, 这种看法不是 十
分恰当, 不符合 《伤寒论》 的本意。 通过条文的归纳分析, 我
第 9 6 页第 1 9 讲 - - 生 石 膏 及 白 虎 汤 的 临 床 应 用 要 点
们认为, 白虎加人参汤治渴, 不在石膏而在人参。 胃为水谷 之
海、营卫之源,人参补中益气,为治津枯的要药。
五 、 小 结
阳明病的本质是里实热证,热分无形之热与有形之热,
无形之热也被称为阳明经证, 可采用白虎汤来治疗; 如果热 邪
时间较长, 伤了人体的津液, 出现口渴的时候, 就必须加入 人
参, 这就是白虎加人参汤证。 同时也给我们指出, 口渴是白 虎
加人参汤适应证, 不是白虎汤, 其根本原因在于人参能够健 胃
生津。 由此进一步推出 , 目前归纳的 “大热、 大汗、 大渴、 脉
洪大” ,属于白虎汤四大症,其实并不准确。
留一道思考题, 大家觉得白虎加人参汤中的人参, 是 哪
一种人参?
第 1 9 讲 - - 生 石 膏 及 白 虎 汤 的 临 床 应 用 要 点
一 、 热 盛 津 伤 明 显 的 如 何 治 疗 ?
上一讲我们留了一道思考题, 是讨论白虎加人参汤中 的
人参,到底是哪一种人参?很多同学通过中国知网查询文献,
也没有定论。 我的意见是党参, 思路比较简单, 那就是在 《伤
寒论》 成书 时期, 在汉代, 中国的版图主要还是长城以内, 修
长城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防御, 包括一直到明代还在修筑长城。
第 9 7 页如今的人参产自东北, 也就是长城外, 在汉代的时候应该没 有
进入市场流通, 所以 《伤寒论》 中的人参, 其实就是当今山 西
上党地区 (山西东南部的一个古地名) 的人参, 目前被称为 党
参。党参甘温,而目前的人参,有说甘温的,也有说甘寒的,
对于一般的热盛津伤患者, 白虎汤加党参即可, 如果热盛津 伤
明显的,西洋参也是不错的选择。
治疗阳明病里实热证, 主要治法是清热与祛邪并用。 热
者寒之, 清热之法, 有辛寒、 甘寒、 苦寒、 咸寒等, 应用最 广
泛的, 是以石膏为代表的辛寒清热的白虎汤。 白虎汤的核心 就
在于石膏,我们重点来讲一讲石膏的临床适应证。
《神农本草经》曰: “石膏,味辛,微寒。主治中风寒
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
产乳,金创。 ”
二 、 白 虎 汤 的 四 大 症
后人曾经给我们归纳过白虎汤的四大症:大热、大汗、
大渴、脉洪大。其中的口渴,应该是白虎加人参汤的适应证,
剩下的大热、 大汗和脉洪大, 非常形象地表达了白虎汤的临 床
症状特点。 这里要说一下, 大热, 只是我们强调体内热邪的 充
盛程度,并不一定是指体温高,因为汗出是退热的最好办法,
汗出多的时候, 人的体温不可能太高的, 所以这里的大热只 是
标志着体内的热邪充盛,并不见得一定是高热。
第 9 8 页第 1 9 讲 - - 生 石 膏 及 白 虎 汤 的 临 床 应 用 要 点
一位患者如果有大热、 大汗、 脉洪大, 这是一种什么 感
觉?是一种里热向外透散发越的感觉,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因 势
利导, 既然身体里面的热想往外透发, 那我们是不是要因势 利
导, 顺势而 为, 把热给透发出来。 举例来说, 就像冬天温暖 的
被窝一样, 如果我们睡懒觉, 赖床不起, 只要把被子掀起一角,
里面蓄积的热气便会散去, 被窝也就凉了, 便不能赖床了。 这
就是要将热向外透发, 也可以认为是一种 “火郁发之” 的治法。
大热、 大汗、 脉洪大, 是有一种热邪蓬勃而向外透发 的
趋势, 此时采用透邪外达的办法, 使用辛寒清热之药, 因为 辛
才能透发。 酸苦甘辛咸这五味之中, 唯有辛味能行气机, 能 够
解表发汗的药都是辛味的。 生石膏辛寒, 顺应了这种透散的 趋
势。
三 、 话 说 “ 清 热 ”
黄连、 黄芩、 黄柏是苦寒清热的代表, 后人经常称之 为
“苦寒直折” 。 黄连所代表的苦寒, 除了清热以外, 还有坚阴、
燥湿的效果。 比如, 外科湿疮的时候, 可以用黄连粉外敷, 就
是这个道理。 胃肠下利, 属热者 , 我们常用黄芩、 黄连、 黄 柏
治疗比如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 《伤寒论》第 3 4 条: “太阳
病, 桂枝证 , 医反下之, 利遂不止, 脉促者, 表未解也, 喘 而
汗出者, 葛 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 第 3 7 1 条: “热利下重者, 白
头翁汤主之。 ” 包括乌梅丸的下利, 其实都用到了黄芩、 黄连、
第 9 9 页黄柏的苦寒清热, 同时有燥湿止泻的治疗效果, 临床上有个 西
药叫小檗碱,也就是黄连素,治疗胃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
简单做一个对比, 辛寒以白虎汤、 生石膏等为代表, 作
用是辛寒清热透热, 苦寒以黄连、 黄芩、 黄柏, 以黄连解毒 汤
为代表,苦寒直折,起到的作用是苦寒清热。
生石膏辛寒清热,张锡纯对生石膏很重视, 《医学衷中
参西录》曰: “石膏,其性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为清
阳明胃腑实热之圣药, 无论内伤、 外感用之皆效, 其他脏腑 有
实热者用之亦效。 ”甚至还有用新鲜的梨片,蘸着生石膏末吞
服的服药方法。 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孔伯华先生, 也善用石膏,
有“石膏孔”的雅称。
生石膏, 很多人畏之如虎, 担心生石膏过于寒凉而败 坏
脾胃。其实,生石膏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大寒的药物。 《神农本
草经》 说石膏味辛微寒, 并非大寒 。 对石膏的论述中, 有 “产
乳” 的功效 , 所以有医家认为, 石膏可以用于产后哺乳期, 可
见石膏并非过于寒凉, 其性纯良, 对人体并无太大伤害。 张 锡
纯指出, 生 石膏寒凉之力远逊于黄连、 龙胆草、 知母、 黄柏 等
药,而其退热功效远胜以上诸药。
生石膏辛寒清热, 胡希恕先生、 冯世纶教授指出, 只 要
见到阳明里热, 都可以加入生石膏。 生石膏在临床中应用很 广
泛,只要有阳明内热,同时有口干、烦躁等,即可用生石膏。
生石膏味辛, 性微寒, 没有黄连的苦寒伤胃, 也没有苦寒易 化
燥助火之弊。
第 1 0 0 页第 1 9 讲 - - 生 石 膏 及 白 虎 汤 的 临 床 应 用 要 点
生石膏味辛, 辛能透散, 热邪郁结时, 可用生石膏来 解
除郁遏的邪热。在《百年百名临床家- 胡希恕》一书中,有一
医案: 一个颌下淋巴肿大的患者, 胡老给予小柴胡汤加生石 膏
的治疗方法,学生不解其意,问道: “该患者无口渴,为什么
加生石膏啊?”胡老曰: “这里的生石膏不但起清热作用,而
且还有解凝作用。 ”冯老指出,大凡急、慢性疾病,如见红肿
热痛、 淋巴 肿大者, 皆可用之。 如急性腮腺炎, 常用小柴胡 汤
加生石膏;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常用小柴胡汤加生石膏、 蒲 公
英、 桔梗等; 急、 慢性睾丸 肿大, 常用小柴胡汤加生石膏、 陈
皮、 生薏苡 仁等, 所用治例皆收捷效。 由此可以看出, 其所 说
的解凝,当指因热而形成的凝结,也即阳明热结。
四 、 白 虎 汤 的 禁 忌 证
第 1 7 0 条: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
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这一条反复强调“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 ,明确指
出在 “表不 解” 的情况下, 不可与白虎汤, 只有无表证的时 候
才能使用。温病学派吴鞠通对此有详细论述,如《温病条辨》
上焦篇第 9 条: “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
不可与也; 脉沉者, 不可与 也 ; 不渴者, 不可与也, 汗不出者,
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
吴鞠通的意思是说, 脉浮弦而细者, 脉浮表未解, 弦 而
细者,里热不盛;脉沉者,里热不实,并无向外透邪的趋势;
第 1 0 1 页不渴者, 热邪不实, 津液未伤 ; 汗不出者, 表未解也。 吴鞠 通
给我们归纳出来, 表不解的时候不能用白虎汤, 里热不实的 时
候不能用白虎汤, 其实也是符合我们对 《 伤寒论》 第 1 7 0 条 的
认识。 叶天士说到气才可清气, 不到气分不能清气分热。 表 未
解的时候, 即使有里热存在, 也不能单纯地清热, 必须先解表,
再清里热, 或者表里双解, 如大青龙汤、 麻杏甘石汤、 越婢 汤
等。
临床上, 白虎汤的适应证, 首先是六经辨证为阳明病 的
前提下, 热邪没有和有形邪气相结的时候, 遇到典型症状, 如
发热, 汗出明显, 不恶寒恶风 , 反恶热, 口舌干燥, 还有大 青
龙汤的“烦躁” ,脉滑,脉洪大而有力,以上症状属于白虎汤
证。
生石膏性凉而微寒, 功在除热, 并非是大寒的药物。 因
此, 临床应 用的时候 , 一般 是 0 ~4 ; 热重的时候, 生石膏 可
以适当加大剂量, 但一定要注意顾护脾胃, 如白虎汤中的粳米,
并不是后世研究认为增加石膏溶解度的问题, 而是粳米甘温 益
胃护胃。 没有粳米的时候, 可以沿用张锡纯的经验, 用生山 药
来替代。 如果口渴明显, 已经不是生石膏所能够解决了, 就 需
要加入人参,即白虎加人参汤方证。
五 、 小 结
生石膏才能清热, 千万不要用煅石膏。 生石膏味辛微寒,
因此阳明病热盛的时候, 剂量一定要偏大。 生石膏味辛, 具 有
第 1 0 2 页第 2 0 讲 - - 发 黄 证 的 辨 治 思 路
一种透热外达的作用, 相比黄连、 黄芩、 黄柏的苦寒, 生石 膏
有使邪热外达透发的作用, 清热效果更好。 白虎汤适用于里 实
热证, 表不解或者里热不实的时候, 不能用白虎汤, 诚如叶 天
士所谓的到气才可清气, 也就是说, 不到气分, 还在卫分表 证
的时候,不能单纯去清热,以免引邪入里,造成误治。
第 2 0 讲 - - 发 黄 证 的 辨 治 思 路
一 、 发 黄 主 要 有 三 个 方
《伤 寒论》 中, 仲景的六经辨证体系可分为六经, 也 可
称之为六大类方, 或者叫六大综合征, 但在这个六经病体系 之
外, 还有一些特殊的病理产 物。 比如痰饮、 瘀血、 食积等, 包
括身黄,也就是黄疸。
大家都知道, 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
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 临床上表现为巩膜、 黏膜、 皮肤及其 他
组织被染成黄色。 《伤寒论》称之为发黄,非常地形象。发黄
就是肉眼所看到的身目发黄, 以此为病名。 古代的中医病名 都
是非常直接的, 比如咳嗽、 哮病、 喘病, 包括发热、 下利、 便
秘、 腹胀等 , 上面是中医病名, 也都是人主观的不适症状。 以
第 1 0 3 页上也提示我们, 中医有着以人为本的理念, 并且高度关注人 体
的不适症状,我们中医解决的就是患者的不适症状。
在 《 伤寒论》 中, 发黄主要有三个方。 其中第一个最 为
熟悉, 在临床中也十分常见, 就是茵陈蒿汤, 然后是麻黄连 轺
赤小豆汤和栀子柏皮汤,一共是这三个方。
二 、 发 黄 的 病 机
我们先简单看一下茵陈蒿汤, 在 《伤寒论》 中主要见 于
以下两个条文:第 2 3 6 条和第 2 6 0 条。
第 2 3 6 条: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
黄也。 但头汗出, 身无汗, 剂颈而还, 小便不利, 渴引水浆者,
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
第 2 6 0 条: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
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
通过茵陈蒿汤的条文,能够看出发黄的原因,即第 2 3 6
条所说的: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 ”
我们知道, 人体祛邪的三个途径, 无非是汗、 吐、 下 三
法。 汗出标志着人体的皮肤腠理是通畅的, 邪气可以由表而出,
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谓的“体若燔碳,汗出而散” ,邪气随
着汗出而去。 在有汗出的情况下, 热邪就有出路, “此为热越,
不能发黄也” 。
“ 但头汗出, 身无汗 , 剂颈而还, 小便不利, 渴引水 浆
者, 此为瘀 热在里, 身必发黄, 茵陈蒿汤主之” , 什么意思呢,
第 1 0 4 页第 2 0 讲 - - 发 黄 证 的 辨 治 思 路
这个人局部汗出, 但头汗出, 身上没有汗, 汗出不畅, 小便 还
不利, 说明 邪热在里, 不能从汗走, 也不能从小便走。 邪无 出
路, 为瘀热 在里, 瘀热在里就会发黄, 所以仲景说 “此为瘀 热
在里,身必发黄” 。
第 2 6 2 条: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
汤主之。 ”也强调了发黄的病机是伤寒瘀热在里。所以,在第
2 3 6 条的茵 陈蒿汤 、 第 2 6 2 条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都强调, 瘀
热在里是发黄的病因或者病机。 那么, 如何看出是瘀热在里 ?
第一, 没有汗, 或者局部汗 出 。 如但头汗出, 剂颈而还。 第二,
小便不利。 邪不能从汗出, 不能从小便而出, 邪无出路, 从 而
导致发黄。 尤其是第 2 3 6 条说得更详细 : “ 但头汗出, 身无汗,
剂颈而还, 小便不利, 渴引水浆者, 此为瘀热在里, 身必发黄。 ”
第 2 7 8 条有这样一句: “若小便自利者, 不能发黄。 ” 什
么意思呢?这个人有汗出或者小便自利, 说明邪有出路, 不 会
发黄。 所以, 反过来说, 如 果患者有汗出, 没有小便不利, 一
般来说不会发黄,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
三 、 如 何 治 疗 发 黄 ?
既然知道是瘀热在里所致的发黄, 那我们如何治疗? 比
如茵陈蒿汤, 在第 2 3 6 条和第 2 6 0 条都反复强调, 有一个重 要
的症状,就是小便不利。我们结合它的方药组成,以方测证,
茵陈蒿就是茵陈, 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 《神农本草经》 曰: “茵
陈蒿,味苦平。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 ”
第 1 0 5 页栀子清热利湿, 后世本草对栀子有这样的描述, 说它 能
够引三焦之火屈曲下行,从小便而出。不管是茵陈还是栀子,
都是临床中比较常用的清热利湿的药物, 可使湿热从小便而 走。
临床治疗湿热的一个大的原则, 就是分消走泄, 其中利小便 是
重要的治法。湿热在里的时候,清热的同时,也要祛湿。 “治
湿不利小便, 非其治也; 治暑之法 , 清心利小便最好” 等, 都
是这个道理。 因此, 清热利湿, 也就是清热利小便, 是一个 重
要治法。
茵陈蒿汤中有大黄。 大黄有攻下腑实的效果, 可以治 疗
阳明腑实证。 少量的大黄具有清热凉血、 活血祛瘀的作用, 如
大黄黄连泻心汤清泄阳明内热, 酒制大黄可用于活血祛瘀。 《神
农本草经》曰: “大黄,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
破癓瘕积聚, 留饮宿食, 荡涤肠胃 , 推陈致新, 通利水谷, 调
中化食, 安和五脏。 ” 首先强调大黄苦寒, 主要作用是下瘀血、
荡涤肠胃、 通利水道, 而非简单地攻下腑实。 大黄的作用是 给
邪以出路, 通过祛瘀、 通腑等功效, 使邪气从大肠、 小肠而出。
前面提到, 小便不利是瘀热在里的标志; 反之, 小便 利
就不能发黄, 也就是第 2 7 8 条所说的 “ 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
因此, 通过二便给邪以出路, 这是治黄的一个不二法则, 需 要
我们注意。第 2 6 0 条: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
利, 腹微满者, 茵陈蒿汤主之。 ” 也强调了一方面有小便不利,
另一方面还有腹微满。 这些都提示邪无出路, 瘀热在里, 故 茵
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汤通过茵陈、 栀子的清热利小便, 大黄 清
第 1 0 6 页第 2 0 讲 - - 发 黄 证 的 辨 治 思 路
热利大便等, 使瘀热从二便而走, 给邪以出路, 故能治疗发黄。
四 、 麻 黄 连 轺 赤 小 豆 汤 治 疗 表 里 合 病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条文见于第 2 6 2 条: “伤寒瘀热在
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药
物组成: 麻黄, 连轺, 杏仁, 赤小豆, 大枣, 生梓白皮, 生姜,
甘草。 前面 提示了, 瘀热在里身必黄, 因此我们反推方证, 必
然会有不汗出,这是为什么?因为如果有汗出的话, “此为热
越不能发黄也” 。所以,结合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方证来看,
必然有不汗出的症状。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我们拆方来看, 会发现里面有麻黄、
杏仁、 生姜 、 甘草、 大枣, 这是一组, 具有解表的作用; 连 轺
、 赤小豆、 生梓白皮是一组。 连轺也就是连翘根, 是清热解 毒
的; 生梓白皮现在用得比较少, 往往用生桑白皮来替代。 连 轺
和生梓白皮都是清热的药物,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连轺、
生梓白皮可以起到类似石膏的清热作用, 我们可以把本方看 作
是麻杏甘石汤的一个类似方。 赤小豆是一个利小便、 祛瘀排 脓
的药物。 方中麻黄, 杏仁, 加上生姜, 用治太阳表不解; 连轺、
生梓白皮清阳明里热; 赤小豆利小便清热。 因此, 麻黄连轺 赤
小豆汤治疗表里合病, 也就是太阳阳明合病夹湿。 结合瘀热 在
里身必发黄的病机,而且本方重在解表,所以本
方证不汗出,同时存在小便不利的情况,所以用到了赤小豆。
第 1 0 7 页五 、 栀 子 柏 皮 汤
第 2 6 条: “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 ”
栀子柏皮汤药物组成:肥栀子、甘草、黄檗。
以方测证, 栀子柏皮汤以栀子为主药, 栀子是清热利 小
便的,本方证主症是“身黄发热” ,必然存在小便不利。本方
有发热, 但 方中栀子、 黄柏、 炙甘草都没有解表的作用, 因 此
这是阳明病夹湿的发热。 栀子豉汤中栀子十四个, 栀子柏皮 汤
中栀子十五个, 比栀子豉汤中剂量要大一些, 因此胡希恕先生、
冯世纶教授认为, 本方证为阳明夹湿, 以发黄、 发热、 心烦 或
烦躁为主症。
六 、 小 结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含有麻黄、 杏仁、 生姜、 甘草, 具 有
发汗解表的作用, 属于太阳病, 所以我们认为, 这是一个表 有
寒或者表不解, 瘀热在里而导致的发黄, 是太阳阳明合病夹湿;
茵陈蒿汤治疗湿热郁遏在里, 并没有表证, 治疗阳明里实热 兼
小便不利, 也就是阳明里实热夹湿。 栀子柏皮汤可治疗阳明 里
热夹湿, 但 没有茵陈蒿汤证的腹满、 大便不通等, 以发热、 心
烦为主症。
临床中, 把发黄 (黄疸) 当作一个症状, 透过现象看 本
质。 见到黄疸患者的时候, 首先要从六经角度判断, 有表证 的
情况下,要考虑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证,没有表证则不考虑。
发黄的三个方证怎么鉴别?还是要先辨六经,六经辨清楚了,
第 1 0 8 页第 2 1 讲 - - 攻 逐 邪 气 的 三 个 承 气 汤
自然知道如何 “继辨方证” 了。 所以要反复强调先辨六经, 继
辨方证。 要把方纳入我们的体系当中去, 方从法出, 法随证立,
方和法比起来, 方不是最重要的; 法和证比起来, 法又不是 最
重要的。 关键是什么?关键是六经辨证准确了, 后面方证之 间
的鉴别就非常容易了。因为六经是个大方向,大方向明白了,
便能够帮助我们看清问题。 如同样是瘀热在里, 有表证的时 候
可以考虑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如果没有表证,就不用考虑了。
第 2 1 讲 - - 攻 逐 邪 气 的 三 个 承 气 汤
阳明病病位在里, 发黄的病机是瘀热在里, 之所以瘀 热
在里, 就是因为邪无出路, 所以治疗原则是要给邪以出路。 在
治疗发黄的时候, 利小便是一个重要原则。 茵陈蒿汤通利二便,
以此来治疗黄疸,充分体现了祛邪外出的治疗思路。
一 、 阳 明 腑 实 证 可 以 直 接 攻 逐 邪 气
中医认为,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 始终贯穿着正气与 邪
气的斗争, 邪气由外而来, 要因势利导地采用合适的方法祛 除
邪气, 恢复 人体阴阳平衡。 病位在表的时候, 要解表, 使邪 气
从表而去; 邪气入里, 则要攻逐邪气, 通过下法逐邪, 开门 逐
第 1 0 9 页盗。 祛邪途径不外汗、 吐、 下三法, 能从大小便走的, 就从 大
小便走,其中大黄就是从大小便走的典型代表。
邪气入里, 病位在里, 便要开门逐邪, 因势利导, 给 邪
以出路。 要用最简单的思维去理解仲景的理论, 不要想得太 复
杂了。
阳明病可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 阳明经证可用白 虎
汤治疗, 单纯的热邪, 直接辛寒清热即可。 如果无形之热与 胃
肠道的有形之邪相互夹杂, 就会形成阳明腑实证。 阳明病的 两
大类方, 一 类是辛寒清热法, 以白虎汤、 生石膏为代表; 另 一
类是攻逐有形实邪,以承气汤、大黄等为代表。
很多时候, 人体都是有自愈机能的, 比如吃坏东西的 时
候肚子会痛, 这时候去厕所拉一拉就好。 对于在里的有形实邪,
人体能够自主地祛邪外出, 当正气弱或者邪气盛, 不能排出 的
时候, 就表现为一种胃家实的病理状态。 胃家实指的就是邪 气
实, 同时正 气不虚。 因此, 阳明腑实证可以直接攻逐邪气, 也
就是下法。
二 、 阳 明 之 为 病 , 胃 家 实 是 也
我们来系统地分析一下承气汤类方。
阳明之为病, 胃家实是也。 这个实是邪气实, 包括白 虎
汤证、承气汤证。大便难是阳明病的标志性症状。 《伤寒论》
阳明病篇, 承气汤类方主要有三承气汤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 还有桃核承气汤、 麻子仁丸, 另外如大陷胸汤、
第 1 1 0 页第 2 1 讲 - - 攻 逐 邪 气 的 三 个 承 气 汤
大陷胸丸,也属于广义的承气汤类方。太阴病的大黄附子汤,
见于《金匮要略》 ,我们以后再讲。
临床中, 在大便数日不通的时候, 西医也强调通便, 西
医常使用乳果糖、 开塞露。 开塞露能够通便, 但是对于一个 真
正的阳明腑实证, 开塞露效果欠佳, 因为开塞露只是发挥濡 润
作用, 促进了肛门附近大便的排出, 而承气汤是促进了整个 胃
肠系统的蠕动,虽然都能通便,但机理不同。有人说, 《伤寒
论》 中不是有蜜煎导方吗?请注意, 因为肠道津液不足而导 致
的大便干燥, 不能顺利排出, 可以使用蜜煎导方, 这时使用 开
塞露其实也是可以的。 但如果是一个阳明腑实证, 热邪与肠 道
的有形糟粕相结, 同时腑气也依附于此, 腑气不通, 肠道的热、
糟粕和气三者互结, 必须要打破这种状态, 破除邪气所依附 的
糟粕,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正是因为腑气不通,气机不通,
所以没有排气, 出现腹胀, 甚则腹痛。 教材中把大承气汤的 主
症特点归纳为 “痞满燥实坚” , 很形象, 充分体现了上述病机。
这也就是为什么仲景把它命名为“承气汤” ,强调的就是要重
视气机通畅。因此,承气汤
证时,蜜煎导方、乳果糖、开塞露等治疗就不合适了。
在讲茵陈蒿汤的时候谈过大黄, 《神农本草经》 中强调,
大黄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
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道。大黄是阳明腑实证的主药,
不可或缺。 大家可以发现, 三个承气汤中, 大黄都是四两, 变
化的是其他药味。 在缺医少药的地方, 运用得当, 一味大黄 同
第 1 1 1 页样可以解决阳明腑实证的问题。
另外需要注意, 我们强调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按照 这
个思路去进行处方用药, 对于阳明腑实证, 承气汤中选用大黄、
枳实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大黄和枳实都是苦寒之药。 但为什 么
会用一个苦温的厚朴呢?需要我们注意, 如果只是厚朴一味 药,
在阳明腑实证的时候, 是不能使用的, 但是配合大黄、 枳实 之
后, 厚朴宽中行气除满, 类似于麻黄合石膏的作用, 麻黄味辛,
可助解表。 我们知道, 凡是解表的中药, 性味多属辛温, 凡 是
行气的中药,性味也多辛、苦、温。 《伤寒论》中能够行气除
满的中药主要为厚朴。 厚朴在 《伤寒论》 中应用很广泛, 多 用
于除腹满, 如第 6 6 条: “ 发汗后, 腹胀满者, 厚朴生姜半夏 甘
草人参汤主之。 ”第 7 9 条: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
在这里做了一个表格, 分别把三个承气汤的方药做一 个
归纳对比 ( 表 7 ) , 我们会发现它们的共同点, 大黄是主药。 小
承气汤、 大承气汤中没有甘草, 甘草具有调和药性、 顾护正气、
缓急迫的作用, 如白虎汤中用到了甘草。 但在阳明腑实证的 时
候,邪热里实,应集中力量攻逐邪气,甘草并不适合。所以,
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中并不使用甘草。
调胃承气汤药物组成为大黄、芒硝、炙甘草。 “调胃” ,
就是调和胃气,紧扣阳明病的提纲“胃家实” 。 《伤寒论》第
7 0 条说: “不恶寒, 但热者 , 实也。 当和胃气, 与调胃承气汤。 ”
可见, 调胃承气汤的目的在于调和胃气。 实热在里, 如何调和 ?
第 1 1 2 页第 2 1 讲 - - 攻 逐 邪 气 的 三 个 承 气 汤
攻逐邪热是也。 调胃承气汤在临床使用中, 不一定有便秘的 症
状, 主要是以泻代清。 后世凉膈散中也包含有调胃承气汤, 也
是起到以泻代清的作用。 大黄黄连泻心汤中的大黄, 也起清 热
除邪的作用。 大便干不是主要指征。 三个方剂中, 调胃承气 汤
的清热力量是最大的, 所以方中甘草采用的是一种缓下法, 能
够更多地祛除在里的热邪, 与小承气汤、 大承气汤以攻逐邪 气
为主不同。
表 7 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对比
方 名 组 成药 物
大黄
调胃承气汤 芒硝
清酒洗
枳实 厚朴
小承气汤 大黄
大承气汤 大黄 枳实 厚朴 芒硝
酒洗
小承气汤、 大承气汤都有大黄、 枳实、 厚朴; 大承气 汤
中枳实、 厚 朴的剂量增大, 加上了一味芒硝。 因此, 大承气 汤
的痞满燥实坚的程度要大于小承气汤, 大便秘结干燥比较明 显,
所以要加上咸寒、 软坚散结的芒硝。 热邪在里, 耗伤肠道津液,
第 1 1 3 页津液不足, 不能濡润, 会加重大便燥结的程度, 后世温病学 派
的思路是加增液汤, 增水行 舟, 但在 《伤寒论》 中, 只是加 了
一味咸寒的芒硝, 以起到濡润肠道津液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 究
认为, 芒硝在肠道内能够形成一种高渗溶液, 阻止肠内水分 吸
收,能够软化大便,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
大承气汤与小承气汤的区别有很多, 其中有一条是关 于
芒硝的。
芒硝咸寒, 软坚散结, 因此, 大承气汤的相关条文多 次
强调大便的干
燥秘结,处于一种“坚”的状态,软坚散结,非芒硝不可。
三 、 小 结
无形之热可依附于有形之邪, 胃肠道中有形的粪便糟 粕
只是其中的一种, 其他的如瘀血、 食积、 痰湿等, 都可导致 邪
热依附。 大承气汤不仅能够治疗大便燥结, 也能治疗食积瘀 热
在里。 所以, 只要是无形之热与有形之邪互结在里, 病位在里,
病性属实、 属热, 皆可以考虑以承气汤加减治疗, 并且要考 虑
邪气的强弱与依附于何种有形之邪。
第 2 2 讲 - - 承 气 汤 类 方 证 及 临 证 要 点
第 1 1 4 页第 2 2 讲 - - 承 气 汤 类 方 证 及 临 证 要 点
前面我们详细解读了三个承气汤, 《伤寒论》中还有桃
核承气汤、 麻子仁丸, 大陷胸汤、 大陷胸丸也可以归到承气 汤
类方中, 以 及 《金匮要略》 中的大黄附子汤。 三个承气汤的 病
机相对单纯, 无形之热与肠道有形糟粕相结, 形成了 “胃家实” 。
除了肠道粪便糟粕之外, 瘀血、 食积、 痰湿同样可以被无形 的
热邪依附,也可以形成胃家实的病机,这些相对复杂一些。
一 、 桃 核 承 气 汤 方 证
桃核承气汤见于第 1 0 6 条: “ 太阳病不解, 热结膀胱,
其人如狂, 血自下, 下者愈 。 其外不解者, 尚未可攻, 当先 解
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
本条也说明, 有表证当先解表, 表证解了之后, 才能 治
里, 才能攻逐邪气。 所以 《 伤寒论》 有下不厌迟的说法。 在 桃
核承气汤当中, 我们也会发现, 本方是在调胃承气汤的基础上,
加用桃仁和桂枝, 从而起到攻逐瘀血的作用, 血得温则行, 得
寒则凝, 攻逐瘀血的药物往往都是偏温的。 桃仁是临床常用 的
祛瘀药, 仲景祛瘀方剂桂枝茯苓丸、 大黄廑虫丸、 大黄牡丹汤、
千金苇茎汤、 鳖甲煎丸、 抵当汤 、 抵当丸、 下瘀血汤等, 方 中
都有桃仁。 后世桃仁常与红花配伍, 如桃红四物汤。 少腹急 结
者,病位在肚脐以下,仲景解释病机为热结膀胱,其人如狂,
因此, 本条方证存在神志谵妄的情况, 常见于精神类疾病, 如
第 2 3 7 条: “阳明证, 其人喜忘者, 必有蓄血。 ” 因此, 胡老 说
精神类疾病多有瘀血。桃仁、桂枝也是仲景常用的一个药对,
第 1 1 5 页如桂枝茯苓丸和鳖甲煎丸中均为桃仁、桂枝同用。
《神农本草经》曰: “牡桂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
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
可见桂枝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 《伤寒论》中,桂枝可
平冲降逆, 如桂枝加桂汤等。 五苓散中使用桂枝, 一方面是 降
逆, 另一方面是利用桂枝的辛温之性, 温阳化饮, 温阳同样 可
以有助于活血作用,因为“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 。这也能
够帮助我们理解, 为何瘀血与热相结在里的时候, 要使用辛 温
的桂枝,就如大承气汤中用苦温的厚朴一样。
之所以使用桃核承气汤, 是因为热和瘀血相结, 承气 汤
是攻逐肠道糟粕粪便, 而桃核承气汤则是攻逐瘀血。 瘀血阻滞,
同样会导致气机不通。 攻逐邪气、 通利气机的时候, 自然要 加
上一些活血祛瘀的药物,在调胃承气汤的基础上,加入桃仁、
桂枝, 这就 是桃核承气汤。 清代 《医林改错》 一书对瘀血证 治
进一步加以发挥,形成了血府逐瘀汤等代表方。
二 、 麻 子 仁 丸 方 证
麻子仁丸, 见于 《伤 寒论 》 第 2 4 7 条: “趺阳脉浮而涩,
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抟,大便则硬,其脾为约,
麻子仁丸主之。 ”
阳明病可分为太阳阳明、 正阳阳明、 少阳阳明。 太阳 阳
明者, 脾约是也, 脾约的解释有很多, 一般认为脾约是脾不 能
为胃行其津液所导致的便秘。 大便硬、 小便数, 也是津液代谢、
第 1 1 6 页第 2 2 讲 - - 承 气 汤 类 方 证 及 临 证 要 点
敷布的异常。 从方药组成分析麻子仁丸, 可以认为是在小承 气
汤的基础上加入麻子仁、 芍药、 杏仁、 蜂蜜。 本方应该归属 于
阳明病里实热, 只是程度不重, 同时肠道津液不足, 采用丸 药
缓缓下之, 丸者缓也。 所以临床上一些慢性便秘, 属于太阴 病
的, 是不能使用本方的。 遗憾的是, 临床中很多属于太阴病 的
便秘患者都在长期服用麻子仁丸, 这是不合适的。 市场上销 售
的一些所谓的排毒通便养颜的药物, 不辨六经, 不辨方证, 长
期服用, 只能越吃大便越难出。 太阴病的便秘, 只能通补兼施,
以温运太阴为主。
三 、 临 床 运 用 承 气 汤 的 注 意 事 项
临床运用承气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阳明病的治疗原则。叶天士说“在卫汗之可也,
到气才可清气” 。只有到了阳明病,没有太阳病的时候,才能
考虑。 之前讲白虎汤的时候说过, 有表证的时候不能用白虎汤,
同样道理,表证不解的时候,也不能用承气汤。第 1 0 6 条说:
“其外不解者, 尚未可攻, 当先解其外; 外解已, 但少腹急 结
者, 乃可攻之, 宜桃核承气汤。 ” 第 2 0 8 条说: “ 若汗多, 微 发
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 ”
第二, 掌握中病即止的原则。 有表证的时候, 解表的 力
量要大一些,但应少量频服,见汗则止后服。有里证的时候,
剂量可以适当地大一点, 并嘱咐患者少量频服, 见下则止后服。
为何剂量要适当大一些呢?因为有的时候, 尤其在急危重症 的
第 1 1 7 页时候, 剂量 过小, 容易耽误时间, 耽误治疗。 如山西李可老 中
医在抢救心衰的时候, 给患者用附子, 可能是大剂量, 在缺 医
少药的偏远地区, 如果附子用的少, 两剂药没有达到效果, 再
去抓药服药,很容易耽误病情,所以在面对急危重症的时候,
剂量大一些, 但要注意李可老先生的原则, 当患者服药后心 衰
已经得到纠正, 剩下的附子就不能再吃了。 处方可能是很多 的
附子, 采用中病即止的原则, 实际上服药的真正剂量远小于 处
方的量。 有的时候, 我们可能只注意到了别的医家善用大剂量,
却没有想如何去运用大剂量, 如何保证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 安
全性。
前几天在门诊遇到一位咳嗽的患者,主要症状为口干、
口苦, 大便 难, 脉偏滑数, 综合辨证为少阳阳明合病, 给予 大
柴胡汤治疗。 用药前两天, 患者自觉咳嗽症状明显减轻, 但 第
三天的时候, 出现了腹泻的症状, 赶快停服。 临床治疗用药 有
一个原则, 就是适度, 中病即止。 在表证的时候, 见汗之后 则
止后服; 在里证的时候, 见到大便已通则止后服。 如仲景强 调
“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表证不可再汗,里证不可再下,目
的都是为了防止损伤人体的津液, 因为津液如果丢失, 损耗 的
不仅仅是津液, 西医认为会丢失电解质, 会导致酸碱代谢失 常
等。 中医认为津液里面蕴含有阳、 气等物质。 丢失的不仅是 津
液,更多的是阳和气,这也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为何叫承气汤。
什么是气?我们说一杯热水里边蕴含有能量,有阳气,
这个阳气我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那如何才能体现?就是因 为
第 1 1 8 页第 2 2 讲 - - 承 气 汤 类 方 证 及 临 证 要 点
这个阳气是蕴含在水里面的, 所以水是热的。 为什么有些患 者
喜欢喝热水?原因在于阳气虚弱的时候, 需要依赖热水中的 阳
气,人体才会感到舒服。女性因虚寒导致腹痛、痛经的时候,
抱一个暖水袋, 喝点姜汤, 也会令身体感到舒服。 当一杯水 中
的阳气丢失了, 水温自然也就降了。 所以, 大家要知道, 我 们
治疗的原则是祛邪扶正、 扶正祛邪。 如果过度地使用汗法和 下
法, 导致津 液、 气丢失了, 那就脱离了我们治疗的本意, 大 家
要重视 “中 病即止” 这一治疗原则。 俗语有 “好汉禁不住三 泡
稀” ,道理其实是相通的,好汉同样禁不住“三回汗” ,过下、
过汗都会亡阳,甚至会出现脱证。
第三, 大承气汤方证, 须见大便硬, 同时可有发热谵语。
大便硬的一个外在表现, 就是手足濈然汗出。 如第 2 0 8 条: “手
足濈然汗出者, 此大便已硬也, 大承气汤主之。 ” 第 2 0 9 条: “阳
明病, 潮热, 大便微硬者, 可与大承气汤; 不硬者, 不可与之。 ”
第 2 1 5 条: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
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也强调
了燥屎、大便硬。第 2 2 0 条: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
热, 手足挚 漐汗出, 大便难而谵语者, 下之则愈, 宜大承气汤。 ”
第 2 3 8 条: “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第 2 5 1 条: “须小
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
第四, 需要注意, 即使有燥屎, 也不见得大便一定是 干
燥难出的, 也有特殊情况。 如第 3 2 1 条: “少阴病, 自利清水,
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这种
第 1 1 9 页清水是臭秽不堪的, 也是阳明里实热证, 属于热结旁流的表现。
以及第 3 7 4 条的“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 ” ,都在强调大便 不
一定是秘结的。 后世在诊治痢疾的时候, 通因通用, 也是看 实
质而非外在症状, 中医看病, 强调看病机, 而非具体症状。 大
便秘结是症状,胃中有燥屎是病机。
第五,小承气汤方证也可以见到大便硬、腹大满不通。
第 2 1 3 条: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
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 ”虽然第 2 1 3 条也在强调 小
承气汤的大便硬,但结合第 2 0 9 条: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
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
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
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 ”说明了小承气汤的力量较大承气汤
为轻, 在不确定是否大便硬的时候, 先以小承气汤 “投石问路” ,
以确定是否真有大便硬。
第六, 《 伤寒论》 中涉及大承气汤的条文有 1 9 条, 很多;
但涉及小承气汤的条文只有 6 条,相对较少。道理比较简单 ,
大承气汤会用了,相比而言,轻证的小承气汤就容易掌握了。
四 、 小 结
三个承气汤中, 以 “承气” 命名, 强调了气机的重要性。
其中调胃承气汤是以泻代清, 逐热力量最大, 需要注意甘草 的
甘缓作用。 大承气汤的特点为大便硬、 发热谵语等, 需要注 意
第 1 2 0 页第 2 3 讲 - - 阳 明 病 中 清 热 法 的 运 用
有下利清水这样的特殊情况存在。 小承气汤是大承气汤去芒 硝,
减轻了厚朴、 枳实的量, 因此大便硬、 坚、 腹胀满的程度轻 一
些, 所以被称为 “小承气汤” , 可以在不确定有否便硬的时候,
作为一种诊断性治疗。 曾有医家形象地比喻, 说大黄促进胃 肠
动力, 芒硝软坚、 增液散结 , 厚朴苦温宽中, 枳实推下, 多 管
齐下, 促进大便排出。 而桃核承气汤、 麻子仁丸的病机与三 承
气汤方证相比, 就属于复合病机了, 前者是热、 气和瘀血相结,
后者是热、气和肠道糟粕相结,兼有津液不足。
第 2 3 讲 - - 阳 明 病 中 清 热 法 的 运 用
今天我们接着讲解阳明病的内容。阳明病常见方证有:
以石膏为代表的白虎汤、 白虎加人参汤、 竹叶石膏汤等, 以 黄
芩、 黄连为代表的泻心汤类, 以大黄为代表的承气汤类, 以 栀
子为代表的栀子豉汤类等。
一 、 栀 子 豉 汤 方 证
《神农本草经》曰: “栀子,味苦。主五内邪气,胃中
热气,面赤,酒皰皶鼻,白癞,赤癞,疮疡。 ”
栀子豉汤,我们来讲一下,在前面讲茵陈蒿汤的时候,
讨论过栀子, 在 《神农本草经 》 中说它味苦, 主五内邪气, 胃
第 1 2 1 页中热气, 面赤 , 酒皰皶鼻, 白癞, 赤癞, 疮疡。 栀子苦寒清热,
主胃中热气,面部多属阳明,因此主治的面赤、酒皰皶鼻等,
都是阳明证, 也提示栀子可应用于面部痤疮等。 临床应用栀 子
时需要注意, 栀子可以导热下行。 后世医家更形象地说, 栀 子
能引三焦之火曲屈下行,从小便而走。 《得配本草》说,栀子
主屈曲下行, 泻三焦之郁火。 所以, 栀子具有清热、 利小便 的
作用, 在治疗湿热的时候, 栀子应用非常广泛, 比如湿热类 的
发黄, 其主方茵陈蒿汤、 栀子柏皮汤中都有栀子。 《金匮要略》
中治疗发黄的方剂栀子大黄汤、大黄硝石汤,也都含有栀子。
栀子在湿热类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 因为心与小肠 相
表里, 所以 清心的时候, 往往要利小便。 栀子具有清心火、 利
小便的作用, 可以使心火下移小肠, 治疗心火炽盛, 栀子是 常
用药。 后世 的凉膈散、 黄连解毒汤、 龙胆泻肝汤等方, 药物 组
成中都有栀子。
栀子主要是清阳明之热, 以清心火为主, 所以 《伤寒论》
中, 栀子豉 汤的临床表现, 如虚烦不得眠、 必反复颠倒、 心 中
懊浓、 烦热、 身热、 虚烦等 , 都是阳明内热而偏于心热, 热 扰
心神。 豆豉辛温发散, 配合栀子苦寒清热, 可起到宣透气机 的
作用。 栀子豉汤能够清热除烦, 是因为栀子能够清热, 豆豉 能
够宣透, 并不是说栀子有透散的作用, 因为栀子是苦寒的, 辛
味才能透散,苦寒主要起清热作用。
豆豉为大豆发酵而成,李时珍曰: “黑豆性平,作豉则
温,既经蒸,故能升能散。 ” 《肘后备急方》曰: “合葱白煎,
第 1 2 2 页第 2 3 讲 - - 阳 明 病 中 清 热 法 的 运 用
名葱豉汤,用代麻黄汤,通治伤寒,发表。 ”豆豉辛温发散,
与栀子相配, 可以宣透郁热 除烦。 在后世 《温病条辨》 中, 银
翘散中用豆豉, 其中荆芥穗、 薄荷、 豆豉味辛, 具有解表的 功
效。
栀子豉汤的几个类方加减,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如第 7 6 条: “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
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少气者,加炙甘草甘温益气;呕者,加
生姜和胃止呕。
第 7 9 条: “伤寒下后 , 心烦腹满, 卧起不安者, 栀子 厚
朴汤主之。 ”在心烦的基础上,出现了腹满、卧起不安;热邪
壅滞气机, 出现腹满, 肠道气机郁滞。 一方面需要清热, 另 一
方面需要行气,所以加枳实、厚朴,就是栀子厚朴汤。
什么情况下使用栀子豉汤?首先是阳明里热证, 以心 烦
为主,或有湿热,或无湿热,都可以考虑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的注意事项, 《伤寒论》 中提出: “旧有微溏者,
勿用。 ”如何理解呢?很简单,栀子是清热的,属于阳明病
的治疗药物, 旧有微溏者, 属于太阴病, 当然不能用了, 否 则
就是以寒增寒、 以热益热; 以此类推, 旧有微溏者, 石膏、 黄
连、 大黄都 是不能用的。 临床上有些患者, 虽有热邪, 但存 在
太阴病的时候,不要过多地清热,否则容易出现便溏、腹泻,
损伤人体阳气津液, 类似条文有第 2 8 0 条: “ 太阴为病, 脉弱,
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
易动故也。 ”
第 1 2 3 页二 、 发 热 不 一 定 必 须 清 热
发热只是一个症状, 发热不一定都是热证、 阳证。 我 们
说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只有在热证的时候才能用寒凉的方法
治疗,也就是所谓的清热。发热是一种临床症状,并不是证。
发热是否要清热,需要看发热背后有没有热证。
临床看病需要辨证论治,辨的是证,治疗的同样是证,
而不仅仅是具体的症状。 发热只是症状, 从六经角度来看, 表
证、里证、半表半里证都有可能存在发热;阴证可以有发热,
阳证也可以有发热, 六经皆有发热, 需要我们进行判断。 可 以
确定的是,阴证发热是不能清热的。
阳证的发热, 还需要辨病位。 表阳证的发热, 是正邪 交
争于体表, 阳气郁遏, 虽有发热 , 但并非热证, 因此, 也不 能
用清热的办法治疗, 该如何治疗?可用辛温的麻黄汤发汗解表,
以达到汗出热退的目的。正如《黄帝内经》曰: “体若燔炭,
汗出而散。 ”所以表阳证太阳病的发热,不能清热,而要用辛
温的方法治疗。 少阳病发热要和解少阳, 病位在里阳明病的 发
热, 我们才 能用清热的方法。 既然要清热, 寒以清热, 就要 使
用寒性药物, 但寒性药物又 分辛寒、 苦寒、 甘寒、 咸寒、 酸 寒
等,所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
三 、 辛 寒 、 苦 寒 、 甘 寒 、 咸 寒 、 酸 寒 的 临 床 应 用
表热证要解表散热, 里热证要清解里热, 半表半里之 热
要和解热邪,这些治疗原则不能混淆。
第 1 2 4 页第 2 3 讲 - - 阳 明 病 中 清 热 法 的 运 用
辛寒, 顾名思义, 味辛能散, 所以在需要透热外达且 兼
有表证的时候, 临床应用范围较广, 如生石膏。 为何与麻黄 相
配的都是石膏,而不是黄芩、黄连、黄柏,就在于石膏味辛,
可以达热出表。
苦寒的代表药是黄连, 主要方剂为黄连解毒汤。 苦寒 可
以直折,苦寒可以坚阴,里热郁遏在里的时候,多用苦寒药。
另外, 湿热证多用苦寒药, 外科疮疡也多用苦寒药物外敷, 因
苦寒燥湿。
甘寒的药物以生地黄、 麦冬为代表, 既能够清热, 又 能
够甘寒养阴。 热盛会导致津伤, 在津伤的时候, 就需要考虑 到
津液不足, 需要养阴清热, 就可以使用生地黄、 麦冬进行治疗。
生地黄、 麦 冬、 玄参组合在一起, 又称为增液汤, 从方名就 能
够看出, 甘寒养阴, 养阴能不能清热?是可以的, 大剂量的 甘
寒养阴药物是能够清热的; 少量的水可以润燥生津, 但大量 的
水, 一盆水上去是可以灭火的。 所以, 增液汤在临床中治疗 阳
明病阴虚便秘, 兼有火热, 需要大剂量地运用, 小剂量无济 于
事。
咸寒, 我们一般指的就是动物类药物, 比如三甲复脉 汤
中的“三甲”- 牡蛎、鳖甲、龟甲,这些动物药咸寒养阴,但
同时因为动物类药属于介质, 其性动, 还具有软坚散结、 活 血
化瘀的作用, 这就是为什么 《金匮要略》 中的鳖甲煎丸以鳖 甲
而命名。 青蒿鳖甲汤治疗温病后期, 热邪深入阴分, 阴虚而 热
不解。 青蒿鳖甲汤养阴清热, 青蒿与鳖甲的配伍, 体现了鳖 甲
第 1 2 5 页咸寒养阴、清热的作用。
酸寒, 可能大家首先会想到白芍, 辛甘发散为阳, 酸 苦
涌泄为阴。 芍药、 甘草配伍, 酸甘化阴, 用于治疗肝阴不足证。
乌梅和五味子味酸, 应用于热证, 望梅止渴的故事也充分体 现
了乌梅酸以敛津, 酸梅汤就是如此。 如五味子配伍麦冬、 人参,
就是生脉散,可以益气生津而补心气。
热者寒之, 寒有辛寒、 甘寒、 苦寒、 咸寒、 酸寒等区别。
适当地借鉴一些后世理论, 可以拓展我们的思路。 在脏腑辨 证
体系下, 阴虚不足时, 需要养阴, 养阴具体落实到不同的脏 腑
上, 用药也 不同, 比如心阴不足, 我们常常使用生脉散, 用 麦
冬来养心阴; 脾胃阴伤的时候, 多参考叶天士开创的胃阴理论,
采用石斛来养胃阴; 肝阴不足的时候, 可用芍药甘草汤, 以 芍
药来养肝阴; 肺阴不足的时候, 我们往往用沙参, 如用治肺 胃
阴伤的沙参麦冬汤来治疗; 肾阴不足的时候, 我们就采用地 黄
来养肾阴, 如六味地黄丸等。 这是五脏阴虚的补法, 各不相同。
四 、 小 结
辛寒透热, 苦寒直折, 甘寒养阴, 酸寒敛阴, 咸寒入肾。
补阴的时候,可以参考清代柳宝诒的说法: “生地滋肾阴,白
芍滋肝阴,石斛养胃阴,沙参养肺阴,麦冬养心阴。 ”
第 1 2 6 页第 2 4 讲 - - 太 阴 病 的 实 质
第 2 4 讲 - - 太 阴 病 的 实 质
一 、 太 阴 病 中 脾 胃 的 重 要 性
每一经都有对应的提纲条文,太阴病提纲是第 2 7 3 条:
“太阴之为病, 腹满而吐, 食不下, 自利益甚, 时腹自痛。 若
下之,必胸下结硬。 ”
之前说过, 六经其实是六个综合征, 比如符合太阴病 提
纲条文所描述的症候群, 都可以归属到太阴病范畴。 我们看第
2 7 3 条的提纲条文, 不管是腹满、 吐、 食不下、 自利、 腹痛等,
都是胃肠系统的症状。 第 1 7 9 条: “ 阳明之为病, 胃家实是也。 ”
讲阳明病的时候也提到了胃, 但主要针对的是胃肠系统。 结 合
阳明病、 太阴病的提纲, 我们发现不管是阳明病, 还是太阴病,
病位都在胃肠, 因此里证主要针对的是胃肠系统。 大家可以想,
人的体表与外界相接触, 反映于体表的疾病大多属于表证。 人
体最内在的位置, 不是五脏, 而是胃肠系统, 因为饮食水谷 通
过口入, 经过食道、 胃、 十二指肠、 大肠、 小肠, 最后通过 肛
门而排泄, 完成了从上到下的过程, 胃肠道其实是人体最里 的
部位。 可以想象一个苹果, 你给它从上到下掏了一个洞, 这 个
洞才是最核心的位置。 从口到肛门的胃肠消化系统, 才是人 体
第 1 2 7 页最核心的部位, 才是人体的里部, 症状反应在胃肠系统的, 才
是里证。
人活在世上, 吃饭喝水是必需的, 那么吃饭喝水就是 我
们从饮食水谷中获得能量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依赖于脾胃 的
受纳腐熟、 运化敷布等功能, 我们称之为消化功能。 脾胃对 我
们很重要,当然脾胃只是一个概指,它包括了脾、胃、大肠、
小肠, 所以才把脾胃奉为后天之本。 临床当中不管患者的病 情
有多重, 只要能吃能喝还能拉, 表明后天之本还在, 疾病的 恢
复就大有希望。 如果一个人, 不管什么样的疾病, 脾胃衰败了,
吃也吃不下, 喝也喝不下, 即使是一个普通的感冒, 病情也 会
日渐加重的。
曾经听说某位名老中医去病房会诊, 正好赶上患者排 便,
拉了一条死的蛔虫, 老中医说这个患者快不行了, 果然, 没 过
两天这个患者便死亡了, 小大夫就说这老中医太神了, 就去 问
原因, 老中医说其实很简单, 你看这个患者连一条蛔虫都养 活
不起, 又怎 么能养活得了自己?其实主要是想让大家认识到 脾
胃功能的重要性, 就像我们在前方打仗, 后方的补给一定要 跟
得上。 就像诸葛亮当年六出祁山, 无功而返, 主要原因就是 后
勤补给跟不上,类似于脾胃功能的衰败,肯定是要打败仗的。
所以, 当我们治疗外感疾病的时候, 要高度关注患者的内伤 状
态, 关注他的脾胃功能, 其实也就是阳明或太阴。 临床当中 不
管是太阳阳明合病还是太阳太阴合病, 其实涉及的都是胃肠 功
能的紊乱。
第 1 2 8 页第 2 4 讲 - - 太 阴 病 的 实 质
二 、 太 阴 病 中 要 注 意 渴 与 不 渴
第 2 7 7 条: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
这一条指出来, 太阴病的实质是脏有寒故也, 治疗原 则
是当温之, 符合寒者热之的原则, 也指出代表方是四逆辈。 再
结合第 2 7 3 条提纲条文 “ 太阴之为病, 腹满而吐, 食不下, 自
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可以看出,太阴
病, 胃肠功能虚弱, 水饮内停 , 里虚寒, 出现了腹满而吐、 食
不下的情况, 虚寒水饮下迫大肠则下利, 腹部疼痛。 虚寒需 要
温补, 如果错误地给予下法, 就犯了虚虚实实之戒, 便会出 现
胸下结硬的症状。
自利而不渴者, 属太阴病。 也就是说自利而渴者属 于
阳明病。 其实渴与不渴, 反映的是人体内在寒热之分。 下利 为
阳明、 太阴 共有证, 热则必渴, 寒则不渴。 热消耗津液导致 体
内津液不足, 人体需要饮水自救, 就出现了口渴的症状。 这 里
提出自利不渴, 以示与阳明区别。 仲景紧接着说, 以其脏有 寒
故也, 当温 之。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太阴病需要通过温药 治
疗, 宜服四逆汤一类的温中逐寒剂, 也反证了太阴病是阴证 寒
证。
在我们寒性腹痛的时候, 可能拿个暖水袋捂一捂就好 了。
女性在痛经的时候,喝一杯姜糖红茶,或者拿暖水袋捂一捂,
疼痛就会有所缓解, 这都提示这是虚寒的症状, 也表明我们 人
体喜欢用温热的药物取暖。 在我们用药的时候, 同样也希望 用
第 1 2 9 页一些温热的药物去改善患者内在的虚寒状态, 所以治疗太阴 病
就用一些温热的药物,从而改善患者虚寒的内环境。我们说,
万物生长靠太阳, 自然界有一个太阳, 那么人体内部也有一 个
“小太阳” ,古代有命门学说,人体的“小太阳”就像张景岳
所说: “天 之大宝, 只此一丸红日; 人之大宝, 只此一息真阳。 ”
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一下, 自然界当中春夏为阳, 温热多, 秋 冬
为阴,寒凉多,所以在春夏的时候万物欣欣向荣,生长繁茂,
但到了秋冬季节,万物凋零,一派肃静,动物也冬眠潜藏了。
那么同样的道理,阳明病的时候,我们人体内就像春夏一样,
是一种亢奋过度的状态, 但是在太阴病的时候我们的人体就像
秋冬一样, 生机不足, 死气沉沉。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让 人
体的 “ 小太阳” 温暖起来, 用温性药物去治疗、 用暖水袋、 喝
热水, 都是借助外界的阳气来补充人体的热量, 所以阳虚的 患
者喜欢喝热水。
三 、 干 姜 、 肉 桂 、 附 子 的 温 阳 作 用
中医其实很简单, 太阴病的病位在胃肠系统, 胃肠功 能
沉衰不足,阳气偏弱,以至于出现了虚寒症状,如腹满、吐、
食不下、 自 利、 腹痛等, 都属于太阴病的范畴。 不管是腹痛 腹
泻, 还是女性的宫寒痛经等, 整体上都属于太阴病的范畴。 所
以我们可以认为太阴病是一个综合征, 只要具备以上几点, 病
机为阴虚寒证, 都是太阴病, 其他几个经的辨证也是同样的 道
理。 在辨太阴病的时候, 我们需要关注郑钦安的扶阳学说, 我
第 1 3 0 页第 2 4 讲 - - 太 阴 病 的 实 质
们之前说过扶阳学派的最大理论, 不是告诉我们如何具体的 运
用干姜、 肉桂、 附子, 而是告诉我们如何把握扶阳的具体指征。
姜桂附是温阳的, 所以只有在三阴证的时候, 才涉及姜桂附 的
临床应用, 其中太阴病最为常见。 三阳证的时候不用姜桂附 去
温阳。
太阴病的病机, 我们怎么理解?首先, 要看这个人的 精
神是亢奋的, 还是萎靡不振的。 比如在少阴病的时候, 但欲 寐
就是一种精神不振的表现。 太阴病里虚寒的时候, 也可以但 欲
寐, 也可能 是乏力、 没精神等。 后世关于脾胃虚弱的描述, 比
如面色萎黄, 面色淡白、 皖白等, 都是太阴病的指征。 在饮 食
上表现为食欲不振,运化不利,胃脘不适,比如有胃胀胃痛、
腹胀腹痛等表现。 胸腹部感觉发凉, 不能吃凉的, 喜欢喝热水,
喜欢温暖的环境, 手脚发凉, 痛经宫寒等。 其次, 需要高度 关
注大小便的情况,太阴病篇第 2 7 3 、2 7 7 条已经告诉我们,下
利是关键症状。 《伤寒论》在论述水饮的时候多次谈到小便的
异常, 但是在临床上我们发现, 有的患者虽然辨为太阴病, 但
大便却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 这时候我们需要关注小便有无 异
常, 比如晚上小便是否频繁, 从后世理论讲是肾司二便, 现 代
讲可能是前列腺的问题。 我们从中医的角度来看, 都是阳气 不
足, 不能固摄所导致的二便异常。 对于年轻女性, 还要关注 月
经的问题, 体内虚寒的时候, 往往伴随着气血的不足, 出现 月
经异常的情况,多表现为月经量少、痛经、少腹凉等。
第 1 3 1 页四 、 小 结
阳明病为里实热证, 太阴病为里虚寒证。 共同点为二 者
都是里证,里指的是胃肠消化系统。区别只不过是一寒一热、
一虚一实罢了。 通过太阴病相关条文我们总结如下, 其主要 症
状是腹满、 吐、 食不下、 自 利、 腹痛, 其中下利清谷是典型 症
状, 患者往 往存在着不渴, 或渴喜热饮。 对于女性, 需要关 注
月经问题。
第 2 5 讲 - - 如 何 诊 断 太 阴 病
我们反复强调六经辨证, 其实辨的就是三个病位上的 阴
阳。 里阳证是阳明病, 里阴证是太阴病。 六经辨证以病位病 性
及提纲条文来作为判断依据, 典型病例可以直接依据提纲条 文
来判断,不典型的时候,就需要辨病位辨病性。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我们在之前分析阳明病
特点的时候也提到过,本质为“胃家实” ,具体多表现为大便
难、 发热不恶寒反恶热 、 汗出、 脉大有力、 口渴、 烦躁等。 总
之, 只要见到在里的阳、 实、 热证, 即属于阳明病。 同样道理,
我们能否也归纳出典型的太阴病症状呢?
第 1 3 2 页第 2 5 讲 - - 如 何 诊 断 太 阴 病
一 、 太 阴 病 并 非 只 是 消 化 科 疾 病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
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不论是阳明病还是太阴病,
我们通过提纲条文发现, 他们的共同点都是病位在里。 从脏 腑
角度来看, 病位在里其实就是在脾胃或胃肠系统。 这里的脾胃、
胃肠、 腹部等, 并不是脏腑辨证的专有名词, 就像我们中医 说
心肝脾肺肾, 西医也在说心肝脾肺肾, 但概念不一样。 五脏 六
腑并非是时方、 脏腑辨证专有的, 经方里面其实也是有部位的。
《伤寒论》 中有心下满、 心下悸 、 心下痞、 心下濡、 心下有 水
气、 心中悸 、 气上撞心、 心中疼热、 心中懊侬、 胃中不和、 心
下痞硬、 胸中有热、 胃中有 邪气 、 腹中痛等, 都说明 《伤寒论》
中存在脏腑病位, 但注意不是脏腑辨证。 学经方的时候并不 排
斥用其他体系来帮助我们去理解。
通过太阴病的提纲条文, 提示其病位是在胃肠系统, 也
就是说, 在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症的时候, 需要考虑里证, 阳
证是阳明病, 阴证就是太阴病。 阳明病与太阴病的共同点是 病
位在里, 只是一个热一个寒, 一个实一个虚, 确定了病位在里,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寒热虚实来分辨。
胡希恕先生说: “太阴病,即里阴证,它经常以腹满而
吐、 食不下 、 自利益甚、 时腹自痛等一系列症状反映出来, 若
见此一系列症状的患者, 即可诊断为太阴病, 以治太阴病的 方
法治之,便不会出现错误。 ”
经方是通过患者所表现出的症状而总结出治病规律, 太
第 1 3 3 页阴病不是特指一种病, 虽然常见症状表现在胃肠系统, 但并 不
等于只是消化内科的疾病。 无论什么病, 只要出现了腹满而吐、
食不下、 自利益甚、 时腹自痛等一系列症状, 即可称之为太 阴
病。
二 、 危 重 症 多 在 太 阴
从经方的归类分经来看, 危重症多在哪一病位?阳证 和
阴证哪个更容易导致死亡?中医认为脱证是在哪一经?大家
思考后会发现, 表证是疾病的初起阶段, 不会死人, 同样道理,
半表半里证也不会死人, 死亡都属于里证的范畴。 那么里阴 证
多死证还是里阳证多死证?我们发现, 六经当中危重症多见 于
太阴, 死证多在太阴, 有胃气则生 , 无胃气则死。 总之, 仲 景
在太阴病所论述的方证多是急症、 危重证。 但为什么死证多 放
在少阴病篇,是为了让大家重视表证、阴证。我们之前说过,
表里合病的治法为先表后里、表里双解、先里后表。
什么时候要先里后表?在里证急迫的时候, 必须要先 救
里,如以下条文所述。
第 9 1 条: “伤寒, 医下之, 续得下利, 清谷不止, 身 疼
痛者, 急当救里; 后身疼痛 , 清便自调者, 急当救表。 救里 宜
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
第 3 7 2 条: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
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
这两条都是里证急迫的太阴病, 当症状为下利重, 说 明
第 1 3 4 页第 2 5 讲 - - 如 何 诊 断 太 阴 病
津液丢失、 阳气不足, 必须先救其里。 由此可知, 当表里合 病
的时候, 太阴病轻则同治, 如桂枝人参汤 , 见于第 1 6 3 条: “太
阳病, 外证未除, 而数下之 , 遂协热而利, 利下不止, 心下 痞
鞭,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若太阴病急,则先救里
再解表,如第 9 1 条和第 3 7 2 条。
三 、 太 阴 病 的 典 型 症 状 表 现
二便是否正常与人体阳气的功能密切相关, 比如很多 老
年人便秘的问题, 并不见得是阳明病, 而是太阴病。 一个人 如
果阳气衰败了, 那么整个人的活力是下降的, 胃肠道的蠕动 自
然也随之下降, 所以很容易出现便秘。 我们在之前讲过, 不 要
见到大便秘结就用大黄之类的药物去攻下。 年轻白领也经常 出
现便秘, 导致面部没有光泽, 经常服用排毒养颜药物是不对的,
因为很多素体虚弱的患者也会出现便秘, 老人可以见到, 年 轻
人也可以见到。 我们经常把小便不利归为水液代谢异常, 水 液
代谢异常本身属于太阴病的范畴。 我们知道, 冬季小便要比 夏
季多,现代认为冬季毛孔汗腺收缩,汗少了,小便自然多了。
古人没这个认识, 在我们中医看来, 就是因为冬季寒凉, 所 以
小便会多, 类似于阳气虚则小便多。 阳气虚弱的人小便频, 夜
晚在一天当中属于阴, 所以小便频的症状在夜间更加明显。 小
孩和老人的小便是不能收摄的,因为二者的阳气均较为虚弱,
后者具体表现为尿频、 尿不尽, 甚则遗尿等。 中医有个词叫 “五
更泻” ,五更指的是凌晨 ~点,也就是公鸡一打鸣,天刚亮
第 1 3 5 页就要立即上厕所, 这是什么原因?后世认为脾肾阳气衰败, 从
经方的角度来看是阳气虚寒, 属于太阴病, 与阳气虚弱不能 固
摄的道理是相通的。 所以二便是否正常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很
重要,属于问诊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帮助我们判定有无里证,
还能确定是阴证还是阳证。 《十问歌》当中已经把大小便的问
诊放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所以当患者以大小便异常为主诉 的
时候,我们首先要考虑里证的存在,不是阳明病就是太阴病。
关于渴与不渴, 我们在阳明病的时候讲, 渴是阳明病 的
关键症状之一。 问诊的时候我们还要问患者, 爱喝热水还是 爱
喝凉水?能喝多少?是喝一口润润嗓子就行了,还是能喝很
多?比如遇到一个咽痛两三天的患者,我们就会问,嗓子疼,
是否想喝水?患者说我不想喝水, 或者说我喜欢喝热水, 那 么
你需要注意咽痛是阳证还是阴证。 所以对于口渴我们要仔细 辨
别, 如果是热证的渴, 患者饮水量较大且喜饮凉水, 喝完之 后
症状能够缓解, 比较舒服。 如果是阴证的话, 患者要么不口渴,
喝水不多,要么喜欢喝热水,这是不一样的。
在前面阳明病篇的课程中谈到, 渴是阳明病的关键症 状;
反之, 不渴 是太阴病的关键症状, 在 《伤寒论》 中有详细论 述
,我们再来看一下。
第 4 1 条: “伤寒心下 有水气, 咳而微喘, 发热不渴。 服
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
第 6 1 条: “下之后, 复发汗, 昼日烦躁不得眠, 夜而 安
静, 不呕 , 不渴, 无表证, 脉沉微, 身无大热者, 干姜附子 汤
第 1 3 6 页第 2 5 讲 - - 如 何 诊 断 太 阴 病
主之。 ”
第 2 7 7 条: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
第 1 7 4 条: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
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
从上面条文能够看出, 渴与不渴是鉴别阳明病与太阴 病
的要点, 也是鉴别阴阳、 寒热的要点。 大家还有印象吗?在 辨
别风热外感和风寒外感的时候,渴与不渴也是一个关键点。
四 、 女 性 月 经 与 太 阴 病 的 关 系
月经是女性的生理现象, 有学员问, 女性的宫寒痛经 如
何归经?这是女性特殊的生理情况, 确实不是胃肠症状, 我 们
可以换一个思路来分析, 当女性宫寒痛经、 崩漏、 月经淋漓 不
止的时候, 其实和下利的病机是一致的, 也都是因为虚寒不 能
固摄津液所导致的下利和下血。同时会伴随时腹自痛的症状,
所以我们认为单纯的宫寒痛经, 虽然病位不在胃肠, 也属于 太
阴病的范畴。 如果是宫寒痛经的话, 患者会喜欢拿暖水袋焐 一
焐, 吃一些温暖性的药物。 阳虚既可以出现便秘, 也可以出 现
下利, 同样道理, 阳气不足的时候, 女性的月经量可以多也 可
以少。 女性的月经量多, 可以导致阳气的丢失, 阳气丢失而 不
足, 不能固 摄, 反过来也可以导致月经量过多, 如崩漏、 淋 漓
不尽等, 形成恶性循环。 同理, 月经量少也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第 1 3 7 页五 、 太 阴 病 的 舌 诊
舌诊同样很重要, 舌部肌肉嫩, 我们看到舌头的颜色 其
实是舌肌毛细血管中血的颜色, 充分反映了人体毛细血管中 气
血运行的情况, 通过舌质, 我们能够判断气血津液的盛衰。 舌
体胖大、 舌 淡, 这是阴证虚证的反应。 如果出现了齿痕, 说 明
体内有了痰饮水湿。
临床上, 经常有患者问, 为什么舌头上会有齿痕?这 时
要用简单的语言给患者解释清楚, 正常人是没有齿痕的, 舌 体
和口腔融洽和谐,当舌体胖大的时候,舌体和牙齿发生挤压,
牙齿坚硬不动, 受伤的自然是舌头, 因此出现了齿痕。 出现 齿
痕是舌体增大的结果, 与下肢水肿时一按一个坑的道理是一样
的, 那为什么舌体会增大?是舌体里面的水多了, 水为什么 会
多?往往就是水液代谢的问题, 背后的原因是人体功能沉衰 不
足,其实就是太阴病的问题。
如果患者出现了舌质淡、 舌体胖大而有齿痕的情况, 我
们一般判断其属于太阴病的范畴。 我们前面说, 渴与不渴, 是
判断太阴病的关键症状,所以我们问诊的时候经常会问患者,
有没有口干, 是否想喝水。 但有的时候我们可以不去问, 比 如
一位患者出现了舌淡齿痕苔润的症状, 甚至他一张口, 口水 就
往下滴, 我 们还需要去问患者口渴与否吗?其实就不需要再 问
了。
第 1 3 8 页第 2 6 讲 - - 太 阴 病 的 主 方 是 四 逆 辈
六 、 小 结
从提纲条文来看, 太阴病的主要症状, 主要是胃肠道 的
腹满、 呕吐 、 食不下、 自利、 腹痛等, 女性可见痛经、 月经 量
的异常。 在这里我们主要注意二便的异常、 渴与不渴、 女性 月
经量少、 脉沉弱无力、 舌淡齿痕。 如果见到了上面的几个典 型
症状, 便很可能属于太阴病。 当然, 具体还要根据四诊合参 来
定。 上面我们只是分析了其中一个思路, 通过典型症状, 来 帮
助我们迅速明确诊断。
第 2 6 讲 - - 太 阴 病 的 主 方 是 四 逆 辈
一 、 从 八 纲 角 度 来 看 是 病 位 在 里 的 阴 虚 寒 证
寒者热之, 虚则补之, 因此其治疗原则是温中补虚。 《伤
寒论》第 2 7 7 条: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
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本条明确指出了太阴病的治疗原则是
“温之” ,代表方是“四逆辈” 。今天我们来谈谈四逆汤。
我们先列举一下《伤寒论》中四逆汤的相关条文。
第 9 1 条: “伤寒, 医下之, 续得下利, 清谷不止, 身 疼
痛者, 急当救里; 后身疼痛 , 清便自调者, 急当救表。 救里 宜
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
第 9 2 条: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
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
第 1 3 9 页第 2 2 5 条: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
汤主之。 ”
第 3 2 3 条: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
第 3 5 3 条: “大汗出, 热不去, 内拘急, 四肢疼, 又 下
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
第 3 5 4 条: “ 大汗, 若大下利, 而厥冷者, 四逆汤主之。 ”
第 3 7 2 条: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
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
第 3 7 7 条: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
难治,四逆汤主之。 ”
第 3 8 8 条: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
冷者,四逆汤主之。 ”
第 3 8 9 条: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
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
四逆汤药物组成: 甘 草, 干姜, 附子。 右三味, 以水 三
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干姜。
四逆汤方证条文涉及的症状不多, 主症是下利、 清谷 不
止、 厥逆、 脉沉、 脉弱或脉微欲绝。 四逆汤的方药组成为炙 甘
草、 干姜和附子。 因其方名为四逆, 我们可能会认为四逆汤 是
治疗危急重症的, 其实不然, 在临床当中, 四逆汤的适用范 围
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广的。 太阴病的本质是里虚寒证, 消化系 统
症状多见,如果里虚寒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下利清谷、
脉微欲绝、 四逆。 里虚寒相对轻的时候可能仅是大便溏、 脉 沉
第 1 4 0 页第 2 6 讲 - - 太 阴 病 的 主 方 是 四 逆 辈
弱, 并不会出现四逆, 这个时候属于四逆汤轻证, 四逆汤可 以
小剂量应用, 同样也能够起到温中补虚的治疗作用。 所以在 临
床当中, 我们根据情况, 阳虚严重的时候, 四逆汤剂量可以 加
大; 如果阳虚不是那么重的时候, 四逆汤小剂量使用即可。 之
前治疗女性宫寒痛经的时候, 用温经汤即可起效, 但经常有 患
者说温经汤口感不太好, 后来我就慢慢地把温经汤换为当归芍
药散合四逆汤,同样也能起到比较好的疗效。
《伤 寒论》 中的附子, 有生附子和炮附子, 其中四逆汤、
通脉四逆汤、 茯苓四逆汤、 四逆加人参汤、 干姜附子汤、 白 通
汤中是生附子, 而真武汤、 附子汤、 桂枝加附子汤、 麻黄附 子
甘草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中是炮附子。 当需要回阳救逆的时 候
用生附子, 一般温阳的时候用炮附子即可。 附子是辛温大热的,
有这样一句话: “附子无干姜不热。 ” 所以附子和干姜经常一 起
使用。
《神农本草经》曰: “甘草,味甘平,无毒。主五脏六
腑寒热邪气, 坚筋骨, 长肌肉, 倍力, 金疮, 解毒, 久服轻 身
延年。 ”
甘草味甘平,炙甘草甘温,被称为国老,能调和诸药。
生甘草有清热解毒作用, 如治疗咽痛的甘草汤、 桔梗汤中用 生
甘草, 而四 君子、 四逆汤中用炙甘草。 我们知道酸甘化阴、 辛
甘化阳, 酸甘化阴的代表方是芍药甘草汤, 辛甘化阳的代表 方
有甘草干姜汤、 桂枝甘草汤。 同样四逆汤也是辛甘化阳的代 表
方, 因为方中的甘草与干姜、 附子配伍。 不管是甘草与干姜 配
第 1 4 1 页伍, 还是甘草与附子配伍, 都能够起到辛甘化阳的作用, 将 附
子与干姜的辛温热性, 转化为人体所需要的阳气。 同时炙甘 草
的甘温也能够起到类似于厚土伏火的治疗作用, 能够将热给 涵
养住, 而不 是熊熊大火烧过。 请注意, 凡是温阳益气的, 都 是
炙甘草,而不是生甘草。
二 、 关 于 四 逆 的 解 读
第 3 3 7 条: “凡厥者, 阴阳气不相顺接, 便为厥。 ” 厥者,
手足逆冷者是也。逆,就是反常的意思。 《伤寒论》里面有关
于手足逆冷的描述, 也就是手足明显发凉。 在急危重症的时候,
我们可以通过切诊, 直接来触摸患者四肢末梢的温度, 来判 断
是否有四逆。 对于轻症患者, 我们询问的时候, 往往是问患 者
的自我感觉, 是否有手足发冷来判断。 四逆的原因一般认为 是
末梢循环不足, 在我们看来其实就是阳气不够, 气血不能灌 注
四末,从而表现为四肢发凉。
经方用药不排斥大剂量, 经方用药重在辨方证, 根据 方
证选择合适的剂量。 四逆汤中药物剂量最大的是炙甘草, 干姜,
生附子,我们需要注意这个剂量。关于《伤寒论》药物剂量
的换算, 一 般以上海中医药大学柯雪帆教授考证出来的为标 准,
一两约等于目前的 1 5 . 6 2 5 。 关于附子一枚, 有学者选取四 川
江油产的附子进行实测, 得出仲景方中附子一枚约等于现在的
1 5 . 0 3 , 大者一枚为 3 0 . 8 9 。我们可以看出,四逆汤中炙 甘
草约 3 0 , 干姜约 2 3 . 4 , 附子约 , 炙甘草、 干姜、 附子的 剂
第 1 4 2 页第 2 6 讲 - - 太 阴 病 的 主 方 是 四 逆 辈
量比大概是 2 : 1 . 5 :1 ,也就是 4 :3 : 2 。 《伤寒论》 中四 逆
汤的煎服法是分温再服,再就是服两次的意思。
同时方后注有这样的一句话: “强人可大附子,干姜。 ”
这是什么意思?强人并不是说正气强盛, 因为正气强盛的时 候
是不需要四逆汤的, 这里的强人是指身体高大而威猛之人, 治
疗的时候药物浓度、 剂量可以适当增加一些。 临床中我们要 再
根据具体情况而选择用量, 急危重症时, 四逆汤的剂量可以 加
大; 内科杂病、 轻证和慢性病的治疗, 四逆汤的剂量可以小 一
些。
三 、 四 逆 汤 与 通 脉 四 逆 汤
从六经的角度来说不管是四逆汤还是通脉四逆汤, 都 可
以归属为太阴病的范畴。 我们把通脉四逆汤和四逆汤进行对比
后会发现, 药味都是附子、 炙甘草和干姜, 但它们之间的剂 量
大有不同。
第 3 1 7 条: “ 少阴病, 下利清谷, 里寒外热, 手足厥逆,
脉微欲绝, 身反不恶寒, 其人面色赤 , 或腹痛, 或干呕, 或 咽
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第 3 7 0 条: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
四逆汤主之。 ”
通脉四逆汤药物组成:甘草,附子,干姜。
四逆汤是里虚寒证, 由于阳气不足, 不能固摄, 导致 下
利清谷、 厥逆、 脉沉、 脉弱 或脉微欲绝。 四逆汤中用附子, 干
第 1 4 3 页姜, 炙甘草 , 剂量最大的是甘草。 甘草的剂量大才能够 “厚 土
以伏火” ,才能使干姜和附子的药力缓慢地发挥释放,从而达
到 “少火生气” 的治疗效果。 因此我们强调四逆汤中甘草的 剂
量是要大于干姜的, 干姜的剂量是大于附子的, 所以剂量比 例
为 2 :1 . 5 :1 。
通脉四逆汤中则恰恰相反, 甘草的剂量没变, 附子。 在
四逆汤中只是强调附子, 但是到了通脉四逆汤当中则强调附子
大者。 干姜在四逆汤中的剂量, 到了通脉四逆汤中为, 甚至 强
人可用至。 等于甘草剂量没变, 但是附子及干姜的力量明显 增
大。 三个药合起来既不是厚土伏火, 也不是少火生气, 而是 形
成了一把大火。 治疗慢性疾病的时候, 需要少火微微生气, 但
治疗一些急危重症的时候是需要 “重剂起沉疴” 的。 所以通 脉
四逆汤和四逆汤相比药味没有发生变化, 只是附子及干姜的 剂
量明显增大。 前面我们谈过汉代剂量换算, 折合下来, 通脉 四
逆汤中附子约、 干姜约、 炙甘草约, 也是分温再服。 因此通 脉
四逆汤的温阳强壮力量更强, 属于四逆汤的重证, 更适用于 阳
虚的急危重症。
通过条文来分析通脉四逆汤, 《伤寒论》中只有两个条
文, 会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里寒外热。 这是什么意思?真正 的
阳气虚弱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应该是一派虚寒, 但是在一些急 危
重症的时候恰恰形成了一种真寒假热的外在表现。 大家是否 记
得 《伤寒论》 中第 1 1 条, “ 病人身大热, 反欲得衣者, 热在 皮
肤,寒在骨髓也” ,本条文就是为了帮助我们判断到底是真热
第 1 4 4 页第 2 6 讲 - - 太 阴 病 的 主 方 是 四 逆 辈
还是假热。 面对一些急危重症的时候, 内真寒、 元阳衰败导 致
浮阳外越,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寒热隔拒的局面, 看似矛盾, 此
时我们需要用大剂量的温阳药物驱散寒凝。治疗这种危重症,
如果还用四逆汤, 附子、 干姜剂量过小, 那就达不到治疗作 用
了。 此时需要用单刀直入、 势大力沉的通脉四逆汤来治疗。 通
过阅读两条条文, 我们会发现, 通脉四逆汤的主证是里寒外热、
真寒假热。
比如第 3 1 7 条: “下利清谷 , 里寒外热。 ” 里寒表现为 下
利清谷,外热表现为其人“面色赤” ,这是一种浮阳外越的状
态, 而且脉 象为脉微欲绝, 大家思考一下, 脉不仅微, 而且 欲
绝, 说明什么?就像油灯枯竭似断未断之时, 急需大剂量的 温
阳药物(通脉四逆汤)去治疗。而且面色赤有些类似于脱证,
患者阳气将脱时所形成的一种回光返照、 面色赤的表现。 所 以
有脉不出、 脉微欲绝的临床表现。 在第 3 7 0 条中提到的 “下 利
清谷, 里寒 外热” , 同时 “汗出而厥者” , 其实就类似于阳虚 脱
证了。
四 、 小 结
临床当中不应该畏惧四逆汤, 原文当中四逆汤煎煮一 次,
分温再服, 也就是服用两次, 折合后其实剂量都不大。 临床 中
只要判断为阴证、 虚证、 寒证, 就可以考虑附子的应用, 但 不
是说阴证都需要用附子。 四逆汤中的药物属于温阳强壮类, 用
于治疗里虚寒证, 当机体出现脉微弱、 下利清谷的时候, 可 以
第 1 4 5 页判断为四逆汤证。 如果在四逆汤证的基础上, 阳气虚弱更加 明
显,甚则“脉不出” ,表现为内真寒外假热、阴阳格拒、虚阳
上越的时候, 那我们就需要用通脉四逆汤, 加大附子、 干姜 的
力度, 单刀直入去强壮元阳。 四逆汤、 通脉四逆汤都用于治 疗
太阴病,但是它们温阳的力度不同,一个是单纯的少火生气,
一个在里虚寒的基础之上出现了阳气浮越这样寒热隔拒的危
重情况,甚则为“汗出而厥”的脱证。
第 2 7 讲 - - 太 阴 病 的 分 层 及 四 君 子 汤 类 方
一 、 太 阴 病 气 虚 、 阳 虚 、 津 虚 、 血 虚 的 鉴 别
太阴病的病机是里虚寒证, 其代表条文为 “以其脏有 寒
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太阴病的代表方是“四逆辈” 。
但根据八纲辨证 “虚则补之、 寒者热之” 的原则来看, 凡是 温
补的方剂都归属于太阴病的范畴。 除了四逆汤以外, 临床常 用
的四君子汤、 六君子汤、 外台茯苓饮、 参苓白术散、 当归芍 药
散等有益气养血作用的处方, 其实都可以归属为太阴病的范 畴,
因其皆蕴含太阴病的治疗理念。
太阴病的病机是里虚寒, 虚就要补, 寒就要温, 还要 再
进一步去明确是气虚、 阳虚, 还是津虚、 血虚。 临床上气虚 和
阳虚的鉴别是一个关键点, 一般来说气虚会有四肢酸软、 乏 力
气短的症状, 如果在气虚的基础之上, 又出现了恶寒、 小便 清
长、 下利清谷的症状, 就属于阳虚了, 所以阳虚的本质是还 是
第 1 4 6 页第 2 7 讲 - - 太 阴 病 的 分 层 及 四 君 子 汤 类 方
气虚,只是比气虚更重,但气虚、阳虚也不能完全割裂开来。
单纯气虚的时候, 我们用四君子汤就能够解决, 就不考虑用 四
逆汤去治疗,毕竟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四逆汤以温阳为主,
但是我们会发现补阳也是建立在补气的基础之上, 比如理中 汤
有人参、白术、甘草,四逆汤中有甘草。
阳是无形的, 无形的阳气依附于有形的物质, 比如一 杯
热水中的阳气, 需要依附于水中, 杯子里没水了, 阳热也就 不
存在了。 我们说甘草为国老, 调和诸药, 四逆汤是靠甘草来 涵
养, 使附子和干姜的温补作用持续释放, 厚土伏火, 如果没 有
甘草的话, 干姜和附子就像一把熊熊大火, 是涵养不住的。 四
君子汤也是靠甘草来将人参、 茯苓、 白术的作用协同发挥, 起
到厚土伏气的作用, 人参、 茯苓、 白术甘温益气, 补出来的气,
要能够固定下来,不能造成水土流失,靠的就是甘草。
再一个, 需要注意阴阳互根互生的关系。 在阳气虚弱 比
较明显的时候, 一方面需要补气温阳, 一方面还要去养阴, 阴
中求阳, 温阳是建立在养阴的基础上, 这就是金匮肾气丸、 八
味丸的制方思路。 举个例子, 冬天寒凉, 我们将暖水袋或者 水
杯中灌入热水, 水就起到了涵养阳热的作用, 热水可以持续 给
我们提供热量。 如果没有水, 只是一团阳气很容易就散了。 这
说明补气温阳的时候需要适当地养阴, 以达到阴中求阳的效 果,
以涵养的方法固定住温热。 如果病情更进一步, 就需要血肉 有
情之品去滋补了, 比如鹿角、 紫河车等, 古人认为血肉有情 之
品的滋补力量大于草木药物。
第 1 4 7 页接下来讲津虚、血虚的鉴别。津血同源,在脉外为津,
入脉变化而赤是为血。 以西医的角度来看, 大失血、 来不及 输
血的时候, 补液也能够改善血容量, 这就是津血同源的临床 应
用。 临床上 , 治疗慢性血虚, 在养血的同时, 我们可以稍加 一
些养阴的药物, 比如温经汤中的麦冬, 除了具有清虚热作用外,
其生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养血的效果。
不论是津虚还是血虚, 都是阴的不足, 因为阴阳是相 互
平衡制约的,阴虚的时候不能制约阳气,此时阳气相对亢盛,
从而表现出一种类似虚热的症状,比如口干口渴、心烦眠差、
五心烦热等症状, 注意阴虚的热是虚热, 不需要清热, 把津 液
血液补充上来即可。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当归补血汤的主治症状。
当归补血汤出自李东垣的 《内外伤辨惑论》 , 原文曰: “治肌热,
燥热, 困渴引饮, 目赤面红 , 昼夜不息。 其脉洪大而虚, 重 按
全无。 ” 《黄帝内经》曰: “脉虚血虚。 ”又云: “血虚发热,证
象白虎, 惟脉不长实有辨耳, 误服白虎汤必死。 此病得之于 饥
困劳役。 ”从原文来看,看似一派热象,其实是气虚血虚不足
所致的虚热, 所以不需要白虎汤去清热, 只用黄芪、 当归益 气
养血。
太阴病的辨证中要格外注意脉诊, 之前讲过沉取有力 为
实,沉取无力为虚。从脉的机理上来说,脉里面流动的是血,
但是鼓动血流行的是气, 所以气为血之帅, 血为气之母。 气 虚
和血虚,在脉搏上表现的特点是不一样的。如果单纯的气虚、
阳虚, 此时的脉象是软而无力; 但是津虚或者血虚的时候, 脉
第 1 4 8 页第 2 7 讲 - - 太 阴 病 的 分 层 及 四 君 子 汤 类 方
是细的。
我们经常把脉管比作河道, 河道里流动的是水, 脉管 里
流动的是血。 一般来说水量多了河道会宽, 人体血液充足的 时
候脉是粗的, 反之脉是细的。 如果气虚、 阳虚无力鼓动血液 的
运行, 脉象就会表现为无力或者迟缓, 如果阳气充足可以鼓 舞
血的运行, 脉象就表现为有力。 因此我们需要明确气虚、 阳 虚
在脉上表现为无力软弱感, 而津虚、 血虚则表现为脉细, 当 然
气血阴阳俱虚,就会表现为脉微细,甚至脉微细欲绝。
脏腑辨证体系下, 肾为先天, 脾为后天, 后天脾胃比 较
重要。 在 《内经》 当中有这 样的描述: “饮食入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水 精
四布,五经并行。 ”体现了脾胃在人体饮食水谷运化过程中所
起的关键作用,只有脾胃功能正常才能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人活一口气, 这个气是怎么来的?一方面是我们从自然界吸进
来的清气, 还有通过脾胃腐熟运化而来的谷气, 合在一起就 是
宗气。
大家可以想, 假如脾胃功能虚衰以致脾不健运, 后天 失
养, 其他脏腑不能从脾胃得到濡养, 紧接着就会出现五脏六 腑
俱衰的情况。 这就是后天脾胃在临床中治疗内伤疾病时处于关
键地位的原因。 所以说治疗内伤杂病要重视脾胃的作用。 之 前
讲过能吃能喝能消化, 疾病就不会太重。 当然脾和胃是有区 别
的,但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它们放在一起。
第 1 4 9 页二 、 太 阴 病 中 四 君 子 汤 的 应 用
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是一个耳熟能详
的方剂, 在 《伤寒论》 中虽然没有四君子汤, 但是在外台茯 苓
饮、 附子汤当中, 也已经有人参 、 茯苓、 白术了。 四君子汤 中
的关键药物是茯苓、 白术, 这两味药我们在学习 《中药学》 的
时候都学过。 白术是一个健脾的要药, 有白术和苍术之分, 还
有生用和炒用之分, 具体的药效也是有所不同的。 在湿盛的 时
候, 用苍术燥湿祛湿。 在太阴病大便秘结的时候用生白术, 以
达到健脾生津、 润肠通便的作用。 白术、 茯苓是一个药对, 白
术健脾祛湿, 而茯苓祛湿以健脾, 两个药合在一起, 能起到 健
脾益气兼祛湿的作用。所以四君子汤本身是治疗脾虚夹湿的。
再如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真武汤当中都有苓术的配伍。
四君子汤是一个底方, 《太平惠民合剂局方》说四君子
汤 “ 治荣卫气虚, 脏腑怯弱 ” , 《医方集解》 说四君子汤 “治 一
切阳虚气弱,脾衰肺损” 。四君子汤适应证比较广,但是力度
不够。 所以有的时候需要根据情况加减, 比如痰湿明显的时候,
加入陈皮、 半夏, 就是六君子汤; 气滞明显的时候, 加入木香、
砂仁, 就是香砂六君子汤; 脾虚湿蕴的时候, 加大健脾祛湿 力
度,就是参苓白术散。
在临床当中, 慢性咳嗽久治不愈往往会伴有里虚寒, 太
阴病的痰饮水湿, 表现为舌胖大有齿痕、 脉沉弱、 便溏、 乏力、
恶寒等, 在应用半夏厚朴汤的基础上, 需要加大温运太阴的 力
度, 可能会 与四逆汤相合。 如果虚证不明显, 只有乏力、 气短、
第 1 5 0 页第 2 7 讲 - - 太 阴 病 的 分 层 及 四 君 子 汤 类 方
便溏的症状, 就与四君子汤相合。 面对一些久治不愈、 顽固 性
疑难杂症的时候,要多关注太阴的问题。
太阴病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 比如一些外感疾病往往 有
内伤的基础。 我们以前讲表证的时候, 邪气有入里寒化、 入 里
化热的区别。 《医宗金鉴》 说: “明诸水火相胜义, 化寒变热 理
何难。 ” 邪气入里到底是寒化还是热化, 其实取决于内伤基础。
薛生白说过: “中气足则病在阳明, 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 什 么
意思?中气不足, 本身就有太阴病的底子, 感受邪气, 邪气 便
容易入里寒化, 从而出现类似小建中汤证的情况。 所以临床 上
太阴病是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 四君子汤作为它的一个代表 方
同样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以此类推, 我们除了知道四逆汤温阳、 四君子汤补气 之
外, 还要了解一些常用的补益药物。 比如小柴胡汤当中的人参、
生姜、 甘草 、 大枣, 桂枝汤当中的生姜、 炙甘草、 大枣。 即 使
是白虎汤证的时候, 方中还应用了粳米、 甘草。 可见上述较 为
平和的补益药物在临床当中应用得非常多, 可以把人参、 生姜、
甘草、 大枣称为张仲景的四君子。 虽然很多时候大家不太重 视
生姜、 甘草 、 大枣的治疗作用, 认为可有可无, 比如有些地 方
称之为药引子。 但在治疗脾胃衰弱的时候, 不论是解表、 清热,
还是和解,这些药物都显得格外的重要。
三 、 小 结
六经病属于六大综合征, 比如太阴病是里虚寒证, 凡 是
第 1 5 1 页属于里虚寒证的都是太阴病的范畴, 太阴病的虚包含气虚、 阳
虚、 津虚、 血虚。 简而言之, 在气虚的基础之上, 出现了恶寒、
下利清谷等阳气衰弱不能温煦的症状, 我们称之为阳虚。 但 气
虚和阳虚也不能完全割裂开来, 两者的代表方分别是四君子 汤
和四逆汤。
第 2 8 讲 - - 半 表 半 里 的 实 质
一 、 半 表 半 里 是 病 位
半表半里主要包括少阳病和厥阴病, 也是我们六经辨 证
中的难点。 在学习少阳病和厥阴病之前, 我们首先需要明白 半
表半里是病位, 是客观存在的。 只有理解了半表半里, 我们 才
能进一步去把握少阳病和厥阴病的实质。
半表半里是经方的重要概念之一, 也是历代伤寒学家 探
讨的焦点之一。 《伤寒论》中对“半表半里”的相关论述见于
第 1 4 8 条: “伤寒五六日, 头汗出, 微恶寒, 手足冷, 心下满,
口不欲食, 大便硬, 脉细者, 此为阳微结, 必有表, 复有里也。
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
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 ”而明确提出“半表半里”
一词,始于宋代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 。
我们要明白, 经方本身就是八纲辨证, 如 《汉书· 艺 文
志》中说: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
第 1 5 2 页第 2 8 讲 - - 半 表 半 里 的 实 质
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
反之于平。 及失其宜者, 以热益热 , 以寒增寒, 精气内伤, 不
见于外,是所独失也。 ”从《汉书·艺文志》可以看出,经方
蕴含着表里、寒热等辨证思路,体现的就是八纲辨证。
二、 半表半里为仲景加入, 从八纲辨证发展成六经辨 证
《伤寒论》成书前,古人以表、里分病位,即认为病不在表,
即在里。同样, 《伤寒论》中蕴含着大量表里辨证的内容,如
第 6 条“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 。 第
4 4 条“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
宜桂枝汤” 。第 9 1 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
身疼痛者, 急当救里; 后身疼痛 , 清便自调者, 急当救表。 救
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第 1 0 6 条“其外不解者,尚未
可攻, 当先解其外; 外解已 , 但少腹急结者, 乃可攻之, 宜 桃
核承气汤” 。第 2 8 5 条“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
发汗” 。上述条文都明确反映了仲景六经辨证体系中蕴含着丰
富的八纲表里辨证内容。
在八纲表里辨证理念中, 病位非表即里, 故治疗时, 古
人常常有汗之不愈则下之的误治, 因为汗之不解则说明病位 并
不在表, 在八纲表里辨证思路的指导下, 邪不在表就在里, 所
以给予治疗里证的下法。 《伤寒论》一书中就批判了“汗之不
解则下之” 的陋习, 同样也反证出表里辨证理念的存在。 事 实
上《伤寒论》在表、里病位的基础上,还有半表半里的病位,
具体体现在第 1 4 8 条。
第 1 5 3 页我们在前文中明确讲述了 《伤寒论》 中存在着表里辨证,
当代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 冯世纶教授认为, 仲景在八纲辨 证
表里病位的基础上, 加入了半表半里的病位。 由此从表、 里 两
个病位发展成了表、 里、 半表半里三个病位, 三个病位分别 存
在阴阳两种不同的属性, 即表阴证、 表阳证, 里阴证、 里阳证,
半表半里阴证、 半表半里阳证, 也就是所谓的三阴三阳。 胡 希
恕先生、 冯世纶教授认为, 仲景的伟大之处就是在表里病位 的
基础上, 加入了半表半里的病位, 使之由八纲辨证体系发展 为
六经辨证体系,所以说六经来自于八纲。
三 、 需 要 明 确 半 表 半 里 是 病 位 , 而 且 是 客 观 存 在 的
半表半里存在争论,有些医家否认半表半里证的存在。
从八纲角度来看, 半表半里病位是客观存在的。 同时需要明 确
半表半里为病位,并非是一半表一半里,也并非是半阴半阳、
半寒半热。 《伤寒论》中有着大量的合病论述,比如太阳阳明
合病, 太阳太阴合病, 这是属于表里合病的情况, 也就是一 半
表证一半里证, 和半表半里不同。 同时半表半里的治法为和法,
与表证、 里证的治法不同, 也反证了半表半里病位的存在, 与
表里合病截然不同。
邪从外来, 疾病的发展必然是逐步深入的过程, 就像 后
世卫气营血辨证所提到的“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
是一个由轻到重、 由浅入深 、 由表入里的过程。 在 《汉书· 艺
第 1 5 4 页第 2 8 讲 - - 半 表 半 里 的 实 质
文志》 也说 “量疾病之浅深 ” 。 这里的 “浅深” , 就是辨别八 纲
的表里病位。大家还记得《扁鹊见桓公》中“君之疾在腠理,
不治将恐深” 的说法吗?半表半里是邪气由表入里的中间状态
下的病位, 介于表和里之间。 “半表半里” 一词是成无己在 《注
解伤寒论》 中明确提出来的, 仲景在第 1 4 8 条只是提出 “半 在
里半在外” ,并无明确提出半表半里一词,但不能否认《伤寒
论》已经蕴含了半表半里的概念和辨证。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 ,是半表半里证形成
的病因。 以 三阳为例, 太阳为表, 阳明为里, 少阳为半表半里。
太阳病病位在表, 只需解表发汗即可, 如麻黄汤、 桂枝汤、 葛
根汤等。 阳明病为胃家实, 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 其中 发
热、 汗出、 口渴、 脉洪大为 白虎汤、 白虎加人参汤证, 若热 与
肠道糟粕相结, 则表现为痞满燥实坚的承气汤证等, 阳明病 或
清解里热或攻下腑实。 介于中间病位的半表半里阳证是少阳病,
其提纲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属于人体上半部
孔窍的热证, 虽然有热, 但尚未达到阳明里热的程度, 所以 治
法为和解半表半里, 以柴胡、 黄芩清热。 从发热特点而言, 表
证太阳病为发热恶寒并见, 里证阳明病为但发热不恶寒, 半 表
半里少阳病为寒热往来, 也体现了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的发热
特点, 表明少阳病是介于太阳病、 阳明病的中间阶段。 少阳 病
的病位为半表半里,历代提出的诸如“少阳枢机” ,甚至还有
三阳合病 ( 太阳、 少阳、 阳 明合病) 治从少阳的观点, 都表 明
了半表半里病位承上启下的重要性。
第 1 5 5 页四 、 半 表 半 里 的 病 机 与 治 法
对 《伤寒论》 中与半表半里有关的条文进行归纳, 我 们
会发现张仲景在创造性的提出半表半里病位的同时, 也明确 指
出了半表半里的治法为和法,不可汗、不可吐下,只能“和”
之。 如第 2 6 4 条 “ 少阳中风, 两耳无所闻, 目赤, 胸中满而 烦
者, 不可吐下, 吐下则悸而惊” ; 第 2 6 条 “伤寒, 脉弦细, 头
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 。以上条文
皆指出半表半里的少阳病不可发汗、 不可吐下。 和法的概念 从
本质上来说是调和寒热阴阳, 具体体现在半表半里的小柴胡 汤
方证。
《伤寒论》 第 9 7 条明确指出: “ 血弱气尽, 腠理开, 邪
气因入, 与正气相抟, 结于胁下 , 正邪分争, 往来寒热, 休 作
有时。 ”病机是血弱气尽导致邪气渐入,即正不胜邪,故病邪
在半表半里时需要顾护正气, 防止邪气进一步深入, 因此半 表
半里的治法必然要包括扶正祛邪的理念。 小柴胡汤的和解作 用,
不仅仅在于柴胡、 黄芩的和解清热, 更重要的是在于人参、 生
姜、 甘草、 大枣的补益气血、 扶正祛邪的治疗思路, 照顾到 了
血弱气尽腠理开、 邪气因入的病机状态。 厥阴病的方剂柴胡 桂
枝干姜汤中有桂枝、 干姜、 甘草, 乌梅丸中有干姜、 当归、 人
参等。半表半里的和解法之所以起效,更是源自于它补益药
物的应用,正如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所言: “小柴胡之
力,全在人参也。 ”这也是有学者称人参、生姜、甘草、大枣
为张仲景版 “四君子汤” 的原因。 临床上有些人方中只是用 了
第 1 5 6 页第 2 8 讲 - - 半 表 半 里 的 实 质
柴胡、 黄芩就说这是小柴胡汤的加减, 是不合适的。 因为小 柴
胡汤中去掉了人参、生姜、甘草、大枣,就失去了和解作用,
所以在治疗病位在半表半里的疾病时,需要注意生姜、甘草、
大枣这样平淡的补益药物的应用。
虽然在 《伤寒论》 中, 半表半里证的篇幅较少, 但由 于
半表半里为表之内、 里之外, 即胸腹之间, 为人体诸脏器所 在
之地, 所以 在临床中, 在慢性疾病、 复杂疾病当中, 半表半 里
证反而更为多见。 这就是临床当中半表半里证最为常见的原因。
那么半表半里证的时候, 是阳证常见还是阴证常见?当然是阴
证表现出来的寒热错杂证更常见了。 所以大家会发现在慢性 疾
病尤其疑难杂症当中, 厥阴病是最为常见的。 柴胡桂枝干姜 汤
作为厥阴病的代表方,应用十分广泛。记得 2 0 0 6 年,我跟随
冯世纶教授出门诊的时候, 当时坐在冯老对面, 只有我一个 学
生, 冯老开出的十张处方当中, 多的时候有八九张都是柴胡 桂
枝干姜汤加减。当时不理解,后来随着自己临床经验的提升,
也慢慢体会到了厥阴病和柴胡桂枝干姜汤在临床中的重要性,
也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
半表半里证 (少阳病、 厥阴病) 的提纲条文, 内容概 括
性不强, 使得不能够单纯依靠提纲条文来判断, 故临床对于 半
表半里的诊断,可以采取排除法。
第 1 5 7 页第 2 9 讲 - - 如 何 诊 断 半 表 半 里 证
一 、 在 临 床 中 如 何 判 断 半 表 半 里 证
小柴胡汤方证要点其实很简单, 就是口苦、 咽干、 目眩,
加上小柴胡汤的四大症, 再加上一个脉弦, 就构成了小柴胡 汤
方证的诊断要点。
紧接着就会有人问, 既然少阳病是半表半里阳证, 厥 阴
病是半表半里阴证,那么如何判断出这是一个半表半里的病
位?能不能根据提纲来判断?
如果见到典型的半表半里证, 符合少阳病、 厥阴病提 纲
条文的,则可以直接判断。如见到“胸胁苦满、口苦、咽干、
目眩、 脉弦 ” 之症, 则可以直接判断为少阳病小柴胡汤证, 可
以直接给予小柴胡汤治疗。 对于复杂病证, 难以直接根据条 文
提纲判断的,可以采取排除法。
正是因为半表半里处于胸腹腔间, 所包含的脏腑器官 比
较多, 病邪聚集于此往往影响某一脏器或多个脏器, 从而使 机
体发生异常反应,再加上病情复杂多变,因此或然证比较多,
如小柴胡汤证、 四逆散证的条文涉及多个或然证。 因此, 不 能
够像表证或者里证那样, 提炼出一个较为明确的提纲, 所以 我
们发现不管是少阳病的提纲条文“口苦,咽干,目眩” ,还是
厥阴病的提纲条文 “厥阴之为病, 消渴, 气上撞心, 心中疼热,
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都不足以完全概括少
阳或厥阴的本质。 因此临床上, 有时候并不能够根据条文提 纲
第 1 5 8 页第 2 9 讲 - - 如 何 诊 断 半 表 半 里 证
来判断其是否属于半表半里证。 所以我们提出排除法, 用排 除
法来诊断半表半里证。
从八纲辨证来看, 病位无外乎表、 里、 半表半里三个 病
位,其中表里易判,而半表半里不易判断。对于复杂的病证,
可以采取排除法, 排除了病位在表、 在里, 就可以判断为半 表
半里证。 就像我们考试做题, 知道单选题 A 、 B 、 C 当中必然 有
一个是正确答案, 把其中两个错误答案都排除后, 那么剩下 一
个必然是正确的答案, 这就是排除法。 再进一步结合寒热、 虚
实的情况, 可以判断出是少阳病还是厥阴病, 然后再进一步 辨
方证。 《伤寒论》中,六经病的排列顺序为太阳病、阳明病、
少阳病、 少阴病、 太阴病、 厥阴病。 在三阳病中, 少阳排到 最
后, 在三阴病中, 厥阴病排到最后, 都是由于表里易判的缘故,
排除了表、 里证后, 自然可以诊断为半表半里证, 因此半表 半
里证排到了表证、里证的后面。
由于半表半里病位的特殊性, 决定了可以用排除法来 判
断少阳病、厥阴病。凡阳证除外表里者,当属半表半里阳证;
凡阴证除外表里者, 当属半表半里阴证。 胡希恕先生通过长 期
研究, 结合临床观察, 根据半表半里形成的特殊性, 提出用 排
除法来判断半表半里证。
二 、 医 案 举 例 分 析
案例一: 患者张某, 女,2 1 0 0 年 1 月 1 5 日就诊。 自 觉
心悸、 气短, 易紧张, 长出 气后症状稍有缓解, 疲惫乏力, 眠
第 1 5 9 页差, 夜间易醒, 醒后难眠, 夜间咽中如有炙脔, 腿根发紧, 下
肢走窜痛至足跟, 口干, 心烦 , 不易汗出, 月经周期正常, 经
量少,大便不调,偶有便鲜血。舌淡暗,苔薄,脉细。
分析: 本案是冯世纶教授的医案, 跟诊时所见, 该案 症
状较多, 一时之间难以确定该用何方治疗。 但根据经方 “先 辨
六经,继辨方证”的原则,问题便迎刃而解。该案病证较多,
可以采取排除法: 该案并无明显的发热、 恶寒等表证, 也无 明
显大便秘结、 大便溏泄的里证, 故可以排除表证、 里证, 故 考
虑该案属于半表半里证。 再结合口干、 心烦、 四逆、 月经量少,
为血虚郁热,证偏于阴性。至此可以确定为半表半里的阴证,
即厥阴病。 此处的四逆、 月经量少为半表半里虚寒的症状, 同
时郁久化热, 兼夹水饮上冲, 可见心烦、 心悸、 气短、 眠差等,
故治法当清上温下、 调和寒热、 养血利水, 辨方证为柴胡桂 枝
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处方:柴胡,黄芩,天花粉,生龙骨,
生牡蛎, 川芎, 桂枝, 干姜, 当归, 白芍, 苍术, 泽泻, 茯 苓
七剂,水煎服。
一周后复诊, 患者心悸、 气短、 紧张、 眠差等症状大减,
遂据症调理处方,两周后基本痊愈。
案例二:赵某,女,4 6 岁,2 0 1 7 年 2 月 6 日就诊, 慢
性咳嗽八月余。 八个月前患者因空调着凉引起干咳至今, 曾 在
解放军总医院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 近来咳嗽痰白, 晨起 有
黄痰,略带血丝,自觉夜间身热汗出,口干不苦,大便不调,
手心发热, 舌淡红, 苔偏厚 , 舌尖右侧有瘀斑, 脉弱, 左关 脉
第 1 6 0 页第 3 0 讲 - - 少 阳 病 的 实 质
滑。
对于症状相对较多的患者, 我们可以采用排除法, 尤 其
是在呼吸系统, 我们比较关注表证, 患者没有明显的鼻塞, 可
以排除表证; 患者大便不调, 但并没有出现典型的便秘或者 大
便溏泄这样的情况, 所以里证的症状并不典型, 患者自觉夜 间
身热汗出, 伴有口干, 晨起咳黄痰略带血丝, 手心热, 属于 上
热的表现, 脉弱的同时伴有大便不调, 属于下虚寒的情况, 所
以我们排除了表证和里证, 可以判断为半表半里证, 且有上 热
下寒的情况, 总体症状偏于阴性, 因此我们把它判断为厥阴病。
因此我们开具的处方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原方, 在 此
基础上加了生石膏, 以增强清上热的力度, 加上了党参、 茯苓、
炒白术, 同时考虑到大便不调、 下虚寒这样的情况, 患者一 周
后在好大夫上留言上反馈, 服药一周症状就大有好转。 后来 患
者说, 中医西医治疗五个月了, 总是反复不愈, 看到我的一 篇
论文,感觉很对证,所以前来就诊。于是我问她是哪篇论文,
其实就是之前发表过的一篇文章《排除法诊断为半表半里》 。
第 3 0 讲 - - 少 阳 病 的 实 质
一 、 少 阳 病 提 纲 条 文 的 解 读
与少阳病有关的条文为第 2 6 3 ~2 7 2 条,共计十条。为
什么条文少?其实都散在地分布于其他篇章了。 少阳病提纲 条
文是第 2 6 3 条: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
第 1 6 1 页从六经八纲对应关系来看,少阳病是半表半里的热证。
邪在表可从汗解, 邪在里可从吐、 下而解, 但对于半表半里 之
邪一般采用和解法, 也说明半表半里邪无出路, 故常常可见 郁
久化热之证。 所以热多是郁热, 热郁于半表半里, 既不得出表,
又不得入里, 火性炎上, 势必上迫, 从而出现头面部孔窍的 热
性症状,如口苦、咽干、目眩。
第 2 6 4 条: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
烦者。 ”
第 2 6 5 条: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
把相关条文综合起来看,会发现第 2 6 4 条: “两耳无所
闻, 目赤, 胸中满而烦者。 ” 第 2 6 5 条 “ 头痛发热” ; 再如厥 阴
病第 3 2 6 条提纲证的 “消渴, 气上撞心, 心中疼热, 饥而不 欲
食”等,其中的口苦、咽干、目眩、耳聋、目赤、胸满心烦、
头痛、消渴、心中疼热等,都属于人体上半部的热性症状。
半表半里证的治法是和法, 禁汗、 吐、 下。 为什么禁汗、
吐、 下?因为汗法是表证的治法, 吐下法是里证的治法, 邪 不
在表不在里, 所以要禁汗、 吐、 下, 其治疗大法只能是用和法。
少阳病的实质就是半表半里的阳证,典型代表方为小柴胡汤。
第 9 6 条: “伤寒五六 日中风, 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嘿
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
或胁下痞硬, 或心下悸, 小便不利 , 或不渴, 身有微热, 或 咳
者,小柴胡汤主之。 ”
这一条体现了少阳病的四大症, 就是往来寒热, 胸胁 苦
第 1 6 2 页第 3 0 讲 - - 少 阳 病 的 实 质
满, 嘿嘿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 有人问往来寒热怎么理解? 在
古代, 感染类疾病对人的危害程度最大, 古代感染类疾病的 死
亡率比较高。 外邪由表入里的过程中, 病位不同, 发热特点 也
不一样, 比如在表的时候发热恶寒并见, 具体到风寒或风热时,
还要进一步去辨发热恶寒孰重孰轻。在里证的时候如阳明病,
发热特点是但发热不恶寒。 半表半里介于表里之间, 所以其 发
热特点介于发热恶寒并见和但发热不恶寒中间, 也就是寒热 往
来。 寒热往来在临床中是存在的, 其主要表现为患者自身的 冷
热交替但寒热不是同时出现。 2 0 1 6 年 2 月 1 6 日, 在好大夫 A P P
中曾经有一位患者留言, 说吃了中药后, 忽冷忽热的现象有 所
好转, 头晕耳鸣还没有治好。 于是我找到了患者当时的就诊 记
录, 如下: 患者女性, 5 7 岁, 三周前感冒, 鼻塞、 口干、 耳鸣、
头晕, 当地 输头孢抗生素。 来我科就诊时, 鼻塞、 口干的症 状
已经消失, 四五天内, 患者先是身热汗出, 然后恶寒, 一天 发
作两三次, 这就属于往来寒 热。 同时有耳鸣、 头晕、 心烦、 纳
差、 眠差, 没有口干口苦, 大便每日一到两次, 小便频, 手 脚
偏热, 脉弱略弦, 舌暗淡苔略腻。 当时考虑邪气已由表入半 表
半里,寒热往来,因此给予小柴胡汤,但同时伴有头晕耳鸣,
小便不利, 舌淡暗苔腻, 存在水饮的情况, 所以与五苓散合用。
虽然去除了寒热往来的现象,但患者家属看来并不满意。
二 、 如 何 正 确 把 握 小 柴 胡 汤 ?
小柴胡汤的或然证比较多, 为什么?原因就在于半表 半
第 1 6 3 页里的病位上, 也就是不在体表四肢肌肉, 也不在胃肠系统, 而
在于二者之间, 也就是胸腹两大腔间, 都是半表半里。 在半 表
半里部位上, 胸腹两大腔间的脏器多, 症状自然复杂多变, 从
而表现为或然证多, 也就是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那么到 底
该怎么把握少阳病小柴胡汤证?
仲景在第 1 0 1 条提出 “伤寒中风, 有柴胡证, 但见一 证
便是,不必悉具” 。很多人理解为见到口苦就是小柴胡汤证,
这是不对的。 从理论上来说, 口苦可见于很多情况, 比如湿 热
证的时候可以有口苦, 柴胡桂枝干姜汤也可以有口苦, 而这 就
不是小柴胡汤证了。 这里的但见一证便是, 不必悉具, 只能 理
解为, 从病位来说属于半表半里阳证的时候, 见到小柴胡汤 四
大症的其中一个, 就是小柴胡汤证。 临床上方证是严谨的, 我
们所说的方证相应, 是方和证, 也就是方与病机相应, 而不 是
方和症状相应。
第 9 7 条: “血弱气尽, 腠理开, 邪气因入 , 与正气相抟,
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
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
我们分析少阳病和厥阴病的病机,正是因为血弱气尽,
腠理开, 邪 气因入, 结于胁下, 正邪交争, 导致了一系列症状。
第 9 6 条: “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嘿嘿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 ”
这是正邪交争于胁下,半表半里邪无出路,热郁于半表半里,
波及于脏腑腔间, 从而出现了胸胁苦满, 影响到胃就是 “嘿 嘿
第 1 6 4 页第 3 0 讲 - - 少 阳 病 的 实 质
不欲饮食” 。少阳病小柴胡汤证除了和解半表半里热邪,还要
考虑到血弱气尽的病机,故小柴胡汤中有人参、大枣、甘草、
生姜。
柴胡在《神农本草经》中为上品: “气味苦平,无毒。
主心腹肠胃中结气, 饮食积聚, 寒热邪气, 推陈致新, 久服 轻
身明目益精。 ”之所以小柴胡汤以柴胡为主药,在于柴胡味苦
平, 苦能清热, 推陈致新, 主结气、 寒热邪气, 对于郁热有 清
解透散的作用, 有利于半表半里热邪的和解, 与黄芩配伍, 能
治“胸胁苦满” 。在《神农本草经》中,柴胡、大黄都有推陈
致新的描述,而柴胡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 ,提示
其在治疗心腹、肠胃、饮食积聚等方面有很好的作用。
人参、 生姜、 大枣、 甘草治疗血弱气尽, 其中半夏与 生
姜相配, 有小半夏汤祛饮的作用, 可以和胃止呕。 黄芩与半 夏
配伍, 则有辛开苦降调畅气机的作用, 其实以半夏泻心汤为 代
表的三泻心汤,其辛开苦降甘调的治法与小柴胡汤非常相似。
《伤寒论》 第 3 7 条: “ 太阳病, 十日已去, 脉浮细而 嗜
卧者, 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者 , 与小柴胡汤; 脉但浮者, 与
麻黄汤。 ”
太阳病已过十日, 外已解也。 如见胸满胁痛, 为小柴 汤
证, 给予小 柴胡汤治之。 如见脉浮, 说明表不解, 可以继续 给
予麻黄汤从表论治。 从这一条, 我们得出一个结论, 那就是 “胸
满胁痛”是一个关键症状。我们把小柴胡汤的条文归纳如下。
第 3 7 条: “太阳病, 十日以去, 脉浮细而嗜卧者, 外 已
第 1 6 5 页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
第 9 6 条: “伤寒五六 日中风, 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 嘿
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
或胁下痞硬, 或心下悸, 小便不利 , 或不渴, 身有微热, 或 咳
者,小柴胡汤主之。 ”
第 9 7 条: “血弱气尽, 腠理开, 邪气因入 , 与正气相抟,
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
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
第 9 9 条: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
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
第 1 0 0 条: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
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
第 1 0 1 条: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
必悉具。 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 若柴胡证不罢者, 复与柴胡汤,
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
第 1 0 4 条: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
潮热, 已而微利, 此本柴胡证 , 下之以不得利, 今反利者, 知
医以丸药下之, 此非其治也。 潮热者, 实也, 先宜服小柴胡 汤
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
第 2 2 9 条: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
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
第 2 3 0 条: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
第 1 6 6 页第 3 0 讲 - - 少 阳 病 的 实 质
胎者, 可与小柴胡汤。 上焦得通 , 津液得下, 胃气因和, 身 濈
然汗出而解。 ”
第 2 3 1 条: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
下及心痛, 久按之气不通, 鼻干不得汗, 嗜卧, 一身及目悉黄,
小便难, 有潮热, 时时哕, 耳前后肿, 刺之小差, 外不解, 病
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
第 2 6 6 条: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
干呕不能食, 往来寒热, 尚未吐下, 脉沉紧者, 与小柴胡汤。 ”
第 3 7 9 条: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
第 3 9 4 条: “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
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
小柴胡汤条文共有十三条, 有关胸胁部位描述的就有 九
条, 占到三分之二, 可见我们需要高度重视胸胁这一病位。 因
此冯世纶教授给我们归纳出小柴胡汤的方证特点是半表半里
热证, 见口苦 、 咽干、 目眩、 胸胁苦满、 纳差者。 小柴胡汤 为
少阳病的代表方,不论伤寒还是杂病,有是证用是方。
三 、 小 柴 胡 汤 不 是 发 汗 剂
有人说小柴胡汤是发汗剂, 是因为服小柴胡汤后有汗 出。
如第 1 0 1 条 “复与柴胡汤, 必蒸蒸而振, 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
认为小柴胡汤是发汗剂, 这是一个错误认识。 汗法分为广义 和
狭义, 狭义的汗法指的就是麻黄、 桂枝辛温发汗, 广义的汗 法
是指见到了汗出。 如白虎汤证大热大渴的时候, 喝一碗白虎汤,
第 1 6 7 页凉凉的很舒服, 阴阳调和, 可以见到体表微微汗出, 因此在 某
个特定的环境下, 服白虎汤也可以有汗出的效果, 但绝不能 认
为白虎汤是发汗剂。 同样道理, 小柴胡汤治半表半里证, 邪 不
在表,绝对不能用发汗的方法。服小柴胡汤后, “上焦得通,
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是因为小柴胡汤和
解半表半里热邪之后,阴阳调和,才会有身濈然汗出的表现,
并不是因为小柴胡汤是发汗剂。 况且仲景反复强调半表半里 不
可发汗, 如 第 2 6 5 条: “少阳不可发汗, 发汗则谵语。 ” 因此 小
柴胡汤作用为和解半表半里,不是发汗剂。
第 3 1 讲 - - 四 逆 散 方 证
四逆散是少阳病的一个代表方, 四逆散也是基础方, 也
是后世时方中经常用到的疏肝类方剂的底方, 比如逍遥散、 加
味逍遥散、 柴胡疏肝散等, 都是由四逆散化裁而来。 我们重 点
来讲一讲四逆散。
第 3 1 8 条: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
不利, 或腹 中痛, 或泄利下重者, 四逆散主之。 ” 方药组成是:
炙甘草、 枳实、 柴胡、 芍药。 需要注意的是, 四逆散属于散剂,
剂量是等分的。 《伤寒论》中有散剂,散者散也,有发散邪气
的作用,比如五苓散祛水饮,四逆散疏散气机等。
四逆散在 《伤寒论》 中只有这一条, 本条开头冠名是 少
阴病。我们知道,在《伤寒论》中很多条文开头冠以某某病,
但其实讲的并不一定是这个病。比如本条开头冠名为少阴病,
第 1 6 8 页第 3 1 讲 - - 四 逆 散 方 证
但其实讲的不是少阴病, 是因为见到了四逆的症状, 形似少 阴
病的表现,所以冠以少阴病。再如《伤寒论》第 2 3 5 条: “阳
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虽然冠名
是阳明病, 但实际上这是太阳病, 而不是一个阳明病, 因为 阳
明病是不可以用麻黄汤来辛温解表的,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 更
何况是麻黄?
四逆散条文的或然证多, 也正体现了半表半里病位的 特
殊性, 病位处于半表半里, 在胸腹两大腔间包含诸多脏器, 所
以无论是少阳病还是厥阴病, 临床症状都比较复杂, 所以多 或
然证。 四逆散为少阳病, 半表半里阳证, 邪热郁遏在里阻滞 气
机,气机不通则四末气血不达而发凉,就是四逆。
邪热上射于肺则咳, 凌于心则悸, 下迫大肠、 小肠就 会
出现二便的异常, 如邪热下迫同样可以出现泄利下重, 但与 太
阴病的泄利下重不同。 太阴病的泄利下重伴有全身的虚寒症状,
可见完谷不化, 舌淡脉弱等。 四逆散的泄利下重属于热邪下迫,
有里急后重的感觉, 脉弦数, 舌质偏红, 属于热利, 并非虚 寒
所致。
邪热郁阻气机, 气机不通会出现小便的异常, 属于小 便
不利的范畴, 比如尿频、 尿急、 尿痛不畅等。 气机不通可以 见
到四末发凉的四逆, 也可以见到不通则痛而出现的腹中痛。 四
逆散中有枳实芍药散、 芍药甘草汤, 我们讲到大柴胡汤的时 候
会提到,枳实芍药散、芍药甘草汤都有治疗腹部疼痛的作用,
所以四逆散条文中的主治症包括腹中痛。
第 1 6 9 页四逆的病机,可以用第 3 3 7 条来解释: “凡厥者,阴阳
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阴阳气不相
顺接导致的手足逆冷,也就是四逆。 《伤寒论》中涉及四逆的
方证比较多, 除了以四逆命名的四逆散、 四逆汤以外, 还有 当
归四逆汤、 通脉四逆汤、 茯苓四逆汤等。 同时如白虎汤、 吴 茱
萸汤、麻黄升麻汤等方剂中同样也可以涉及四逆的症状。
四逆散、 四逆汤都是治疗四逆的, 但二者的病机截然 不
同, 四逆散 是少阳郁热, 属于阳证, 四逆汤是太阴虚寒, 属 于
阴证。 察色 按脉先别阴阳, 首先要把阴证、 阳证辨别清楚。 临
床当中的四逆我们需要高度关注, 轻度的话我们可以问患者 手
脚凉不凉, 但重症昏迷的患者只能去切诊、 查体、 触摸患者 四
末,看是否存在厥冷的症状。
虽然名为四逆散, 主治症状是四逆, 但临床上用本方 的
时候其实四逆并不常见, 有时我们用四逆散并不是根据四逆的
症状来定, 而是根据它背后的病机, 只要患者属于少阳病, 气
机郁滞比较明显,以腹中痛为主症,就可以用四逆散来治疗。
胡希恕先生说,凡形似大柴胡汤证、不呕且不可下者,
大都宜本方。 在大柴胡汤的基础上, 不呕所以去掉半夏、 生姜,
不可下所以去掉大黄, 就是四逆散。 又由于本条所述 “或腹 中
痛,或泄利下重” ,所以在治疗痢疾的时候也可应用本方。胡
希恕先生晚年治疗的肝病患者比较多,所以柴胡剂应用较多,
比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当然也包括四逆散。
冯世纶教授认为四逆散实际是大柴胡汤去黄芩、大黄、
第 1 7 0 页第 3 1 讲 - - 四 逆 散 方 证
生姜、 大枣 、 半夏加甘草而成。 其中柴胡、 枳实为行气解热药,
柴胡主治胸胁苦满, 枳实主治心下坚满, 芍药主治腹挛痛, 另
以甘草调和诸药而缓急, 故可用治热壅气郁、 胸胁苦满、 心 下
痞塞、 腹挛痛而急迫者。 我们可以理解四逆散是大柴胡汤的简
方,属于少阳阳明合病。
逍遥散原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歌我记忆的
是: “逍遥散中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肝郁血虚脾气弱,
调和肝脾功效卓。 ”方药很简单,只有八味药。拆方后可以发
现, 当归、 白芍、 白术、 茯苓是不是类似于当归芍药散?其中
有芍药甘草汤以柔肝养阴, 柴胡、 芍药、 甘草, 可以认为是 四
逆散的简方。 其中薄荷具有疏理气机、 透散邪热的作用, 其 味
辛, 可替代枳实起到疏肝理气清热的作用, 具备四逆散的方义。
从经方角度讲, 本方用治半表半里的少阳病, 后世脏 腑
理论认为本方可治疗肝郁, 木郁则达之, 本方有遂肝曲直之性,
故名曰逍遥。 如果热邪偏重且入于血分, 可以加牡丹皮、 栀子,
其中牡丹皮泻血中伏火, 栀子泻三焦郁火, 也就是丹栀逍遥 散

柴胡疏肝散出自 《景岳全书》 , 柴胡疏肝散原文主治 “胁
肋疼痛、寒热往来” 。方药组成为:陈皮(醋炒) 、柴胡,川
芎、枳壳(麸炒) 、芍药,甘草,香附。从主治症状来看,也
都是典型的少阳病, 所以张景岳在四逆散的基础上, 加入陈皮、
川芎、香附,以增强理气效果,也就是柴胡疏肝散。
四逆散的临床应用, 可能超过了我们的一般认识, 我 们
第 1 7 1 页发现 《医林改错》 的血府逐瘀汤是在桃红四物汤的基础上, 加
入了四个理气药, 也就是柴 胡、 枳壳、 桔梗、 牛膝, 我们会 发
现其实方中也蕴含有四逆散。
在讲厥阴病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时候, 我们说柴胡桂枝 干
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在临床中较为常用。 其实我们可以认为逍 遥
散是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的一个简单方, 当归、 白芍、
白术、 茯苓照顾到血虚水盛以及厥阴病的下寒, 而生姜则起 到
温化的作用。 逍遥散方中的柴胡、 薄荷有清热解郁的作用, 可
以清厥阴病的上热。 整体来看逍遥散偏于厥阴病, 其适用范 围
并不仅限于少阳郁热, 更多应用于虚寒不足的情况, 方剂学 也
提出逍遥散的病机是肝郁、 血虚、 脾虚并存, 其中的血虚、 脾
虚就属于下寒的范畴。
后世认为肝主疏泄, 气机通畅离不开肝的调节, 这也 是
古人云 “万 病不离于郁, 诸郁皆生于肝” , 因此赵献可提出 “予
以一方治木郁,而诸郁皆解” ,这个方就是逍遥散。郁皆生于
肝, 所以临床中想要调畅气机离不开肝气的疏理, 这是后世 从
肝论治气机的理论出处。 气郁容易化火, 这也是疏肝理气的 用
药都偏凉的原因。 同时也是四逆散应用比较广泛的原因, 临 床
当中原方是枳实, 如果大便不干, 气机郁阻部位偏于胸中, 我
们常常用枳壳代替, 像血府逐瘀汤中也用的是枳壳, 如果说 疏
理气机力度不够大, 我们也可以仿照张景岳的柴胡疏肝散, 加
上陈皮、 川芎、 香附等增强调畅气机的力度, 胡希恕先生在 临
床上治疗四逆散证的肝区疼痛时, 会加上香附、 郁金, 都是 临
第 1 7 2 页第 3 2 讲 - - 大 柴 胡 汤 方 证
床用药的经验。
临床中我治疗少阳病的患者时, 十分注重少阳枢机的 开
合以及气机的通利, 此时四逆散还是比较常用的, 甚至当患 者
处于小柴胡汤证的时候, 会再加上枳壳, 来增强小柴胡汤和 解
清热的力度。
总之, 四逆散是基本方, 属于少阳病, 甚至可以认为 是
少阳阳明合病代表方大柴胡汤的加减方。 后世疏肝解郁多以 四
逆散为底方, 尤其在当前生活学习压力大、 情志疾病较多的 环
境下,我们更需要重视这些方剂。
第 3 2 讲 - - 大 柴 胡 汤 方 证
王某, 女, 8 1 岁, 反 复咳嗽咳痰十一年 , 喘憋五年, 加
重三天。 既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 反复发作加重。 三天 前
患者受凉后上述症状加重, 伴喘憋。 入院症见: 静息时可出 现
喘憋, 活动后加重, 咳嗽咳 痰 , 痰量少, 色白质黏, 不易咳出,
胸闷气短,夜间不能平卧,偶有心悸,口干口苦,不欲饮水,
听力下降, 纳眠差, 小便调, 大便干, 一到三日一行, 成球状。
近一年体重下降约 6 k g 。舌暗红,苔黄厚,脉弦沉取略不足。
中医诊断:肺胀病。
六经辨证:考虑喘憋,胸闷气短,口干口苦,大便干,
舌暗红苔黄厚, 脉弦, 辨证为少阳阳明合病, 以大柴胡汤合 桃
第 1 7 3 页核承气汤加减。
处方:柴胡,黄芩,白芍,生姜,枳实,大枣,大黄,
当归,瓜萎,桃仁,桂枝,炙甘草。
服药一剂后, 患者诉身体轻松畅快, 胸闷明显减轻。 继
续以原方减量, 加入火麻仁 , 生白术 , 增强健脾润燥的 功
效,主症进一步改善。
出院后以柴胡桂枝干姜汤、枳术丸加减。
大柴胡汤条文共四条。 其中, 《伤寒论》 中有三条, 《金
匮要略》中有一条。
第 1 0 3 条: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
五日, 柴胡证仍在者, 先与小柴胡 。 呕不止, 心下急, 郁郁 微
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
第 1 3 6 条: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
与大柴胡汤; 但结胸, 无大热者, 此为水结在胸胁也; 但头 微
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
第 1 6 5 条: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
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
《 金 匮要略 · 腹满寒 疝宿食病 》 第 1 2 条: “按之心下 满
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
大柴胡汤药物组成: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
枳实,大枣。
右七味, 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六升, 去滓再煎, 温服 一
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第 1 7 4 页第 3 2 讲 - - 大 柴 胡 汤 方 证
大柴胡汤用治少阳阳明合病。 从上述条文来看, 大柴 胡
汤证属于少阳阳明合病, 典 型表现在第 1 3 6 条, 条文中的热 结
在里为阳明里热, 热结表现在大便上。 往来寒热为少阳病的 典
型症状, 少阳阳明合病时, 应给予大柴胡汤。 而且在第 1 0 3 条
也指出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说明大柴胡汤是攻下逐邪的方 剂。
胡希恕先生明确指出, 心下急、 心中痞硬、 心下满痛、 呕吐 下
利, 都是气机被邪热、 水饮郁阻不通的急迫感觉, 应给予大 柴
胡汤以和解少阳、攻逐阳明。
大柴胡汤方证可以见到呕。 之前说过, 呕是小柴胡汤 的
一个典型症状, 胡大柴胡汤也有, 但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的呕,
两者背后的病机略有不同, 共同点是病位在半表半里, 邪热 犯
胃, 胃气上逆致呕, 同时小柴胡汤有水饮的因素, 毕竟小柴 胡
汤中有半夏、 生姜, 小半夏汤方义有祛除水饮的作用。 另一 方
面, 大柴胡汤因热结在里导致胃肠气机不通, 气机不降而上逆,
从而引起呕吐的发生。 与下水道不通臭气就会上泛的道理一样。
大柴胡汤中有大黄。 方后注曰: “一方加大黄。 若不加,
恐不为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是少阳阳明合病,在少阳病小柴
胡汤证的基础上出现了阳明里热, 热结在里, 阳明里热和肠 道
糟粕相结,表现为便干,加入大黄、枳实,这就是大柴胡汤。
需要注意的是, 大柴胡汤方中有芍药、 枳实说明其中含有枳 实
芍药散, 同 时方中有柴胡、 白芍、 枳实, 说明大柴胡汤也可 治
疗四逆散的方证。 枳实芍药散见于 《金匮要略· 妇人产后病篇》 :
“产后腹痛, 烦满不得卧。 枳实芍药散主之。 ” 四逆散见于 《伤
第 1 7 5 页寒论》第 3 1 8 条: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
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两方中都有
腹中痛的表现, 而大柴胡汤又是热结在里, 可以有心下急、 心
中痞硬、 心下满痛, 因此结 合方中的枳实 、 芍药、 大黄、 柴胡,
说明大柴胡汤证中也会存在腹痛便干的症状, 其中芍药偏酸 寒,
可缓急止痛。 芍药也有缓下作用, 比如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 加
大黄汤中,就是用芍药、大黄来通便的。
大柴胡汤适用于少阳阳明合病的治疗, 但少阳阳明合 病
的治疗并不仅限于大柴胡汤。 如果腑实证不明显, 只是单纯 的
阳明无形之热, 如口渴、 心烦, 可以加生石膏, 这就是小柴 胡
加生石膏汤。
临床中大柴胡汤方证是比较常见的。 在少阳病小柴胡 汤
的基础上,伴有阳明里实热,表现为便干、腹痛、心下急时,
即可应用。 其中最常见到的是在小柴胡汤证基础上, 出现便 干
便难, 即可诊断为大柴胡汤方证。 临床十分强调辨证论治, 有
大柴胡汤证就可以用, 比如本节所举医案, 患者虽然年龄比 较
大, 但是脉象上并不虚, 而且存在着大柴胡汤证, 我们就可 以
用大柴胡汤。 但是需要注意, 大柴胡汤毕竟是攻下的方剂, 和
承气汤应用原则一样,也是见下止后服。
第 1 7 6 页第 3 3 讲 - - 厥 阴 病 的 实 质
第 3 3 讲 - - 厥 阴 病 的 实 质
一 、 厥 阴 病 的 提 纲 条 文
前面我们讲了少阳病, 现在我们把少阳病和厥阴病结 合
起来学习。厥阴病提纲条文见于《伤寒论》第 3 2 6 条: “厥阴
之为病, 消渴, 气上撞心, 心中疼热, 饥而不欲食, 食则吐蛔,
下之利不止。 ”
我们看这个条文症状相对比较复杂, 但是我们可以换 一
个思路,如果我们先理解了厥阴病的本质是半表半里的阴证,
那能不能用半表半里阴证来解读厥阴病?能不能用半表半里
阴证来解释厥阴病提纲条文?厥阴病是阴证, 但为什么厥阴 病
提纲是一个寒热错杂的情况?
我们知道,位于半表半里的邪气,既不在表也不在里,
邪无出路, 如小柴胡汤的热就是半表半里的郁热。 厥阴病为 半
表半里阴证, 阴证本来不得有热, 但是半表半里邪无出路, 常
常郁久化热, 古人说久郁之处必有伏阳就是这个意思。 比如 农
村收割小麦后堆积的麦秆, 时间久了, 里面就会很热, 就是 郁
热。 虽然厥阴病是阴证, 但郁久容易化热, 最终会呈现出寒 热
错杂的症状。 而且火性炎上, 所以热多表现为上热。 就像老 百
姓都说上火一样, 就是这个道理。 寒邪多重浊, 有寒从脚起 的
说法, 寒邪多容易聚积在人体的下半部, 就是下寒。 冬天冷 的
时候, 热水泡泡脚, 浑身就暖起来了, 这就是临床上问患者 脚
凉不凉, 以此来判断是否有虚寒的缘故。 厥阴病本身是阴证 寒
第 1 7 7 页证, 却出现了上热下寒的症状, 就是源自于半表半里病位邪 无
出路的特殊性。 所以厥阴病上热下寒为多见, 但寒不热者较 少
见。
再回头看厥阴病提纲条文,第 3 2 6 条: “厥阴之为病,
消渴, 气上撞心, 心中疼热 , 饥而不欲食, 食则吐蛔, 下之 利
不止。 ”
消渴一般来说为热证, 但这里的消渴不同于后世认为 的
消渴。本条的“消渴” ,也不过是上热下寒的表现,其人虽渴
却喝不了多少水, 甚则饮入则吐, 所以不是真正的消渴。 第 3 2 9
条: “厥阴 病, 渴欲饮水者, 少少与之愈。 ” 说明厥阴病有渴 的
特点, 更证实厥阴病类似消渴而不是消渴。 某些干燥综合征 患
者“但欲漱不欲咽”就是这个表现。
厥阴病是半表半里阴证, 阴证本来不得有热, 但是由 于
半表半里的特殊性, 多存在上热下寒的症状。 火性炎上, 热 往
上攻表现在口咽部就会出现口渴的症状, 类似于少阳病的咽 干。
同时因为厥阴病本身是阴证, 虚寒不足容易产生水饮, 水饮 夹
热上攻, 可 以出现气上撞心、 心中疼热的情况。 影响到胃, 就
会出现饥而不欲食、 食则吐蛔。 半表半里证是不能给予下法的,
况且还存在下寒, 如果错误地给予下法, 就会出现下之利不 止
的情况,这就是为什么厥阴病会出现便溏、下利等症状。
二 、 厥 阴 病 的 治 法
仲景在厥阴病篇, 未明确指出治疗原则和方证, 仅从 厥
第 1 7 8 页第 3 3 讲 - - 厥 阴 病 的 实 质
阴病提纲“厥阴之为病· ·下之利不止”看,厥阴病是禁用下
法的, 厥阴病应怎样治疗?从六经理论看, 厥阴病与少阳病 皆
属于半表半里病位,病邪在半表半里,邪无直接出路,故汗、
下、 吐皆非所宜, 此治则在少阳病已明确指出。 半表半里的 治
法只能是和法。 少阳病治则用和法, 厥阴病的治则亦当用和法,
不同的是, 少阳病和以清热, 而厥阴病和以清热兼以温阳、 温
下寒。
病位在表和里的时候, 寒热相对清晰, 太阴、 少阴皆 属
“阴不得有热” “无热恶寒者” , 是因邪有一定出路。 厥阴病 在
三阴病中有其特殊性, 厥阴病因邪无直接出路, 易寒郁化热 而
出现上热下寒的症状。
厥阴病是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阴证, 治疗用温热药这是 无
疑的。 这与表阴证少阴病用温药、 里阴证太阴病用温药、 半 表
半里阴证厥阴病用温药的道理是相同的,而且药物多是干姜、
附子、 细辛等, 所用的温药几乎相同, 只是在不同的方证中 应
用。
但厥阴病同时存在上热下寒, 所以还需要合入和解清 热
法。 这样一 来, 我们发现除治疗表证、 里证的方剂外, 还有 一
些属于和解清热温下的方剂, 如柴胡桂枝干姜汤、 乌梅丸、 半
夏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黄连汤等, 以上方剂 都
属于治疗厥阴病的范畴。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 少阳病的代表 方
是小柴胡汤,厥阴病的代表方是柴胡桂枝干姜汤。
第 1 4 7 条: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
第 1 7 9 页结, 小便不利, 渴而不呕, 但头汗出, 往来寒热心烦者, 此 为
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
柴胡桂枝干姜汤药物组成: 柴胡, 桂枝, 干姜, 栝楼根,
黄芩,牡蛎,甘草。
之前讲过, 胸胁是半表半里的标志性部位, 在这里存 在
着“胸胁满微结” ,这是气滞气阻的表现,也是半表半里热邪
郁阻胸胁气机的表现。 本条的往来寒热、 心烦, 都提示半表 半
里热邪的存在, 热邪上冲头面部可以导致头部汗出, 热邪波 及
口腔就会渴, 不呕说明这不是少阳病的小柴胡汤方证。 伤寒 五
六日, 经过错误的汗法和下法, 已经伤及人体的津液, 从而 出
现了小便不利, 反映机体存在津液不足的情况, 因此这是半 表
半里的上热下寒证,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上热明显, 在柴胡、 黄芩和解清热的基础上, 加入 天
花粉、 牡蛎以润燥止渴。 而桂枝 、 干姜、 甘草辛甘化阳, 治 疗
阴证和下寒(表 8 ) 。
第 1 8 0 页第 3 3 讲 - - 厥 阴 病 的 实 质
表 8 小 柴 胡 汤 与 柴 胡 桂 枝 干 姜 汤 对 比
方名 组成 药物 条文 内容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
人参、甘草 胸胁苦满, 嘿嘿不欲饮食,
生姜 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
小柴胡汤 半夏 或渴, 或腹中痛, 或胁下痞
枣 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
柴胡 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
黄芩 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
栝楼根 桂枝、干 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
柴胡桂枝
牡蛎 姜、甘草牡蛎 渴而不呕, 但头汗出, 往来
干姜汤
寒热, 心烦者, 此为未解也
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可以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是由小柴胡汤加减而来。
两者都有柴胡、 黄芩, 以和解半表半里热邪, 因为存在胸胁 满
微结, 人参 补中、 大枣壅满均非微结所宜, 所以去掉人参、 大
枣, 不呕去掉半夏、 生姜, 加入桂枝、 干姜以助温运, 使整 个
方剂祛寒逐饮的力度加大,故能治疗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
因此小柴胡汤治疗半表半里阳证即少阳病, 而本方治疗半表 半
里阴证即厥阴病,其主要变化在桂枝、干姜。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厥阴病的代表方, 毕竟是阴证, 更
第 1 8 1 页多以下寒为主,所以在《金匮要略·疟病》附方中说: “治疟
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效。 ”
冯世纶教授指出, 单纯的表阴证和里阴证, 在临床中 可
毫无热证。 但半表半里阴证却很少见到无上热者。 张路玉注 解
到: “小柴胡汤本阴阳二停之方,可随症之进退,加桂枝、干
姜则进而从阳;若加栝蒌、石膏则退而从阴,可类推矣。 ”这
里道破了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病机, 明确告诉我们, 柴胡桂枝 干
姜汤是由小柴胡汤化裁后加入桂枝、 干姜而成, 由治疗半表 半
里的阳证,变为治疗半表半里的阴证。
三 、 小 结
厥阴病是半表半里阴证, 临床多表现为上热下寒, 主 要
由于半表半里邪无出路的特殊性。 其代表方是柴胡桂枝干姜 汤,
可以认为由小柴胡汤变化而来, 方中柴胡、 黄芩和解清热, 桂
枝、 干姜、 甘草辛甘化阳温下寒。 我们需要重视寒热错杂药 物
的并用, 与 此治法相似的方剂, 如乌梅丸、 半夏泻心汤、 生 姜
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等方证都属于厥阴病范畴。
第 1 8 2 页第 3 4 讲 - - 柴 胡 桂 枝 干 姜 汤 方 证
第 3 4 讲 - - 柴 胡 桂 枝 干 姜 汤 方 证
一 、 病 位 不 同 , 治 疗 原 则 就 不 同
关于厥阴病, 首先我们抛开教材的观点。 胡希恕经方 医
学的核心就是六经八纲方证辨证思想, 从八纲入手去解读六 经,
从八纲角度来看, 厥阴病是半表半里阴证, 我们明白半表半 里
证不是表证也不是里证, 没有表证所以不涉及解表, 没有里 证
所以也不涉及清解阳明里热、温太阴里寒。
厥阴病是半表半里阴证, 存在着寒热错杂、 上热下寒 情
况, 而火性 炎上, 寒性趋下, 所以在上热下寒明显的时候, 可
以出现类似阳明里热的上热,比如口苦、咽干、目眩、心烦、
眠差, 也可以出现类似太阴里虚寒的情况, 比如厥阴病提纲 的
下之利不止, 因此很多时候厥阴病会被误认为是阳明太阴合病。
但我们要清楚, 厥阴病绝不是阳明太阴合病, 也不是少阳太 阴
合病。 我们一定要明白病位不同, 治疗原则就不同, 虽然都 是
寒热错杂, 但这里的寒和热, 不是病位在里, 这里的热是半 表
半里的热,这里的寒是半表半里的寒。
半表半里的寒热错杂需要和解, 而里证的寒热错杂, 只
需要有热清热、 有寒散寒即可。 比如大黄附子汤就是一个典 型
的阳明太阴合病,大黄攻下逐邪,附子细辛温中散寒。
有人问, 厥阴病定义是半表半里阴证, 肝脏病可不可 以
定位为厥阴病?要明白二者不是一个概念,一个是六经辨证,
一个是脏腑辨证。 半表半里包含胸腹两大腔间的诸多脏器, 所
第 1 8 3 页以症状反应及或然证较多, 可以出现一些与后世脏腑辨证为 肝
病的类似症状, 但不完全相同, 同时脏腑辨证为肝病的, 从 六
经来辨也不见得一定是半表半里证, 也有可能是阳明太阴合 病,
所以二者并不匹配。 临床中还是要从四诊入手, 一定要用六 经
的思路, 从八纲的角度去辨病位辨病性。 既然我们在学习胡 希
恕经方医学, 就尽量依从胡希恕经方医学的核心理念, 多从 八
纲六经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尽量少用脏腑理论,甚至不用。
二、半表半里是寒热虚实夹杂的状态
有人问, 临床怎么判断少阳病、 厥阴病?一个是根据 提
纲条文, 一个是从八纲角度来判断, 在没有明显表证和里证 的
情况下, 偏于阳证的是少阳病, 偏于阴证的是厥阴病。 因为 厥
阴病的特点,决定了厥阴病多见寒热错杂、上热下寒的证候。
小柴胡汤和柴胡桂枝干姜汤, 分别是少阳病和厥阴病的代表 方,
共同病机都是血弱气尽腠理开,导致邪气由表入于半表半里,
因此和解的治法不仅体现在柴胡、 黄芩清热, 更重要体现在 考
虑到了血弱气尽的病机, 比如小柴胡汤中的参姜草枣, 柴胡 桂
枝干姜汤中的的桂枝、 干姜、 炙甘草。 因为后者是阴证, 需 要
温阳, 所以 用了桂枝、 干姜以温阳, 而前者偏于阳证, 所以 不
用温阳,只是益气养血。
我们反复强调半表半里的病机是血弱气尽腠理开导致
的邪气因入。 半表半里的病位类似于一个国家, 敌人攻破了 边
境线, 已经不在表了, 但又没有深入腹地, 没有到达国家的 核
心区域, 这就是半表半里, 这时候邪不在表不能治表, 邪未 到
第 1 8 4 页第 3 4 讲 - - 柴 胡 桂 枝 干 姜 汤 方 证
里也不能治里, 只能采用和解法, 一方面清热祛邪, 一方面 调
集国家其他地方的力量, 扶正祛邪, 从而起到将邪气和解消 灭
在半表半里的效果,这就是和法。
人体自然祛邪的途径, 无非就是汗吐下三法, 邪在半 表
半里, 不能 汗吐下, 只能用和解法。 我们讲三阴三阳, 阳证 的
特点偏于亢进, 但不同的病位上, 阳证有不同的特点, 比如 表
阳证并非是阳热多, 不能去清热, 所以虽然是阳证, 还是用 麻
黄、 桂枝的辛温去治疗。 再如半表半里的阳证, 还伴有气血 不
足的情况,所以一边用柴胡、黄芩清热,一边用人参、生姜、
甘草、 大枣温中益气养血。 只有里阳证的阳明病才是阳热过亢,
才能单独清热祛邪。 再如三阴证, 表阴证需要温阳和解表一 起
配合, 半表半里阴证需要清热与温阳配合, 只有里阴证的太 阴
病才单纯地温阳散寒。 我们要明白, 疾病都是复杂的, 不是 说
阳证就一定要清热,阴证就必须要温阳。
三 、 柴 胡 桂 枝 干 姜 汤 中 用 桂 枝 、 干 姜 来 温 下 寒
虽然桂枝有解表作用, 但不是说用桂枝的方都有解表 作
用。 比如乌梅丸里面有桂枝, 柴胡桂枝干姜汤里面有桂枝, 但
都不是取桂枝的解表作用。 而且桂枝的解表作用比较弱, 如 果
缺少了生姜的辅助,缺少了啜热稀粥一升余、温覆令一时许、
不汗更服的辅汗法,桂枝汤也很难起到调和营卫发汗的作用。
在柴胡桂枝干姜汤中,桂枝和干姜配伍从而起到温阳的作用。
后世扶阳学派善用的几味温阳药物, 主要是干姜、 附子、 肉 桂
第 1 8 5 页这三味药。 柴胡桂枝干姜汤中有桂枝、 干姜、 炙甘草, 蕴含 有
桂枝甘草汤、 甘草干姜汤。 虽然都是温阳的, 但借助于脏腑 学
说能够帮助我们理解, 桂枝甘草汤温心阳、 甘草干姜汤温脾阳。
《 伤寒论》 里面, 桂 枝、 干姜配伍的方剂其实不少, 比
如小青龙汤、 麻黄升麻汤、 桂枝人参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乌
梅丸、 黄连 汤, 除了小青龙汤、 麻黄升麻汤、 桂枝人参汤中 桂
枝偏于解表, 柴胡桂枝干姜汤、 乌梅丸、 黄连汤都是取桂枝 温
下寒的作用。 后世认为桂枝有温肝阳的作用。 我们知道胡希 恕
先生和陈慎吾先生是好友, 陈慎吾先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第 一
任伤寒教研室主任, 陈慎吾先生经常用桂枝取代逍遥散中的薄
荷, 取桂枝的温肝疏肝作用来条达肝气。 表证的阳虚, 更多 地
使用桂枝、 附子, 里证的阳虚更多用干姜、 附子。 而厥阴病 的
下寒,用桂枝、干姜配伍的同时,也会用到附子。
临床上,火性炎上,所以上热主要集中在人体上半部,
寒则趋下, 主要集中在人体下半部, 这就是为何冷的时候, 身
体下部容易先冷, 所以冬季, 大家要注意腿脚的保暖, 冷的 时
候都知道要泡泡脚, 就是这个道理。 当前年轻人要风度不要 温
度, 冬季上 身穿得暖, 下身穿得薄, 是不对的。 另外下寒更 多
体现在大小便的异常, 因为下寒不论是太阴还是厥阴, 首先 会
影响机体的二便。 比如虚性的便秘、 大便溏甚则下利清谷、 小
便清长、夜尿频多、手足凉,女性则容易表现为月经的异常,
如痛经、 月 经量少、 经期异常等。 舌淡有齿痕, 脉象表现为 偏
沉或偏弱的情况。 在临床上, 厥阴病伴有气虚明显的患者, 在
第 1 8 6 页第 3 4 讲 - - 柴 胡 桂 枝 干 姜 汤 方 证
治疗过程中我常加入四君子汤, 下寒明显的加入附子, 就有 四
逆汤的方义, 如果血虚明显合当归芍药散, 临床上柴胡桂枝 干
姜汤合当归芍药散也是常用的。
柴胡桂枝干姜汤到底治疗便溏还是便干?胡希恕先生
说柴胡桂枝干姜汤适合便干, 而刘渡舟教授认为适合便溏。 所
以经常有人问我,柴胡桂枝干姜汤到底适合便干还是便溏?
我们深入地想一想, 便溏和便干, 都是一个症状, 我 们
需要把它放到六经的框架下去思考, 比如在里证的时候, 阳 明
病、太阴病都可以出现便溏,也都可以出现便干。比如便秘,
我们说实性、 热性的便秘属于阳明, 而虚性、 寒性的便秘则 属
于太阴。
便溏多属于虚证、 寒证, 因此多见于太阴病。 柴胡桂 枝
干姜汤主治半表半里的寒热错杂, 我们称之为上热下寒, 下 寒
容易引起大便的异常, 如着凉的时候容易引起腹痛、 腹泻、 便
溏等症状。
在虚寒不足的情况下, 也是可以出现便秘的。 因为下寒,
阳气不能振奋胃肠, 机体推导功能失司而出现便秘。 所以下 寒
既可以表现为便溏、下利清谷,也可以表现为便干、便秘。
我们知道有抓主症的说法, 刘渡舟教授是当代经方大 家,
临床强调抓主症, 对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应用, 在其 《伤寒 论
十四讲》 中明确指出, 本方 “治胆热脾寒, 气化不利, 津液 不
滋所致腹胀、大便溏泻、小便不利、口渴、心烦、胁痛控背、
手指发麻、脉弦而缓、舌淡苔白等证” 。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
第 1 8 7 页的临床应用主要以口苦、便溏为主症。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上热下寒, 可以表现为便干, 也可 以
表现为便溏, 我们只需要看患者的便溏或者便干是否属于下寒
的外在反应,是否属于半表半里厥阴病的上热下寒。如果是,
就可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 刘渡舟教授说柴胡桂枝干姜汤 的
病机是胆热脾寒, 胆热即是上热, 半表半里的上热, 脾寒即 是
下寒, 半表半里的下寒, 是从脏腑角度来描述寒热错杂、 上 热
下寒。 因此 胡希恕先生和刘渡舟教授对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 看
法, 应该是一致的, 柴胡桂枝干姜汤既可治疗便溏, 也可治 疗
便干, 关键在于便秘、 便溏背后的病机是否属于半表半里的上
热下寒证。 如果是, 那么两者皆属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治疗范
畴。
第 3 5 讲 - - 乌 梅 丸 方 证
一 、 乌 梅 丸 条 文 解 读
乌梅丸见于《伤寒论》第 3 3 8 条: “伤寒脉微而厥,至
七八日肤冷, 其人躁, 无暂安时者 , 此为脏厥, 非蛔厥也。 蛔
厥者, 其人当吐蛔。 令病者静 , 而复时烦者, 此为脏寒。 蛔 上
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
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
第 1 8 8 页第 3 5 讲 - - 乌 梅 丸 方 证
乌梅丸药物组成: 乌 梅 , 细辛, 干姜, 黄连, 当归, 附
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
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
蒸之五斗米下, 饭熟捣成泥, 和药令相得, 内臼中, 与蜜杵 二
千下, 丸如 梧桐子大, 先食饮服十丸, 日三服, 稍加至二十丸,
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乌梅丸可能是《伤寒论》中最“复杂”的一首方剂了,
用药很矛盾, 既有热药, 又有寒药, 是一个聚集了大寒大热 药
物的方剂,温热药物除了我们常用的附子、干姜,还有桂枝、
细辛和蜀椒。 寒凉清热的有黄连、 黄柏, 寒凉药虽然只有两味,
但黄连却是方中剂量最大的药物。 我们把乌梅丸看作寒热药 并
用的代表方,和柴胡桂枝干姜汤一样,视作厥阴病的代表方。
这个时候可以以方测证, 通过方药组成来推测临床的 适
应证。 首先, 乌梅丸不具备明显的解表效果, 虽然方中有桂 枝
六两,但是剂量相对较轻,而且还是丸剂,我们之前分析了,
桂枝汤的解肌发汗更多在于辅汗法及生姜所起的作用, 因此 乌
梅丸中虽然有桂枝, 但剂量相对较小, 而且是丸剂, 所以乌 梅
丸不具备解表发汗的效果,不属于表证。
从方药组成来看,既有清热的药物,又有温阳的药物,
也就是说从以方测证的角度来看存在着寒热错杂的情况, 同 时
寒热症状相对都比较明显。 方中除了清热温阳的药物之外, 还
有两个补虚的药物, 一个是人参, 一个是当归, 可以起到益 气
第 1 8 9 页养血补虚的作用。
之前在讲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时候, 说方中有桂枝、 干 姜
可温下寒, 乌梅丸中也有桂枝和干姜, 从理论上来讲, 这是 一
个寒热错杂、 虚实夹杂的情况。 有人说这是病位在里的阳证 与
病位在里的阴证合病, 也就是阳明太阴合病, 以方测证来看 似
乎没有问题, 但我们并不认为乌梅丸属于阳明太阴合病, 这 是
什么原因呢?
阳明病是偏于热的, 太阴病是偏于虚的, 从六经角度 来
说, 与其把乌梅丸归为阳明太阴合病的二经合病, 不如把它 归
为厥阴病单一经病更为合适, 能用一元论就不用二元论来解 释。
厥阴病本身是寒热错杂的, 病位在半表半里, 一般情况下不 会
出现下利的症状。 之前讲太阴病篇的时候说过, 下利、 久利 属
于胃肠症状, 胃肠道症状多属于太阴, 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 下
也可以出现,比如厥阴病提纲条文第 3 2 6 条: “厥阴之为病,
消渴, 气上撞心, 心中疼热 , 饥而不欲食, 食则吐蛔, 下之 利
不止。 ”条文就有“利不止” 。
厥阴病本身属于上热下寒, 下寒的重的情况下, 或者 错
误地给予了下法,加重了下寒,就会导致“利不止” 。因此把
乌梅丸归属为厥阴病是合适的, 而不是阳明太阴合病, 也不 是
少阳太阴合病。
我们把乌梅丸拆方归类后, 发现药物大概分为四组, 第
一组是以附子、干姜、桂枝、细辛、蜀椒为代表的温热药物;
第二组是以黄连、 黄柏为代表的苦寒清热药物; 第三组是以 人
第 1 9 0 页第 3 5 讲 - - 乌 梅 丸 方 证
参、 当归为代表的益气养血药物, 考虑到血弱气尽腠理开的 半
表半里证的病机;第四组就是乌梅。
对于乌梅这味药, 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曹操望梅止渴的
故事, 想到乌梅的时候, 条件反射明显的学员可能已经觉得口
舌生津了。 乌梅酸平, 常用来酸甘化阴生津止渴, 比如夏季 的
酸梅汤, 更多时候应用乌梅的酸来起到酸敛收涩的作用。 现 代
研究表明乌梅还有一定抗过敏作用, 有个方叫做过敏煎, 其 中
就是以乌梅为主药的。
古人解释乌梅丸, 说 “蛔得酸则伏, 故以乌梅之酸伏之;
蛔得苦则安,故以连柏之苦安之” ,其实不是这样的,古人治
疗下利, 尤其是下利比较明显或者病程较长的时候, 往往用 一
些酸药来收涩, 大家可能知道有的医家喜欢用石榴皮、 诃子 肉
等来治疗下利, 其味皆属于酸性, 具有收敛的作用。 甚至芍 药
汤以芍药为主药,也有这方面的作用。
二 、 乌 梅 丸 原 方 主 治 蛔 虫 病 , 现 代 主 治 久 利
蛔虫和卫生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古代卫生条件不好, 蛔
虫病多见, 我记得小时候还经常吃打虫药。 但是随着卫生条 件
的改善, 尤其在城市, 蛔虫基本上见不到了。 那么乌梅丸是 否
失去了临床应用的机会?其实并不是这样, 条文最后一句 “又
主久利” 是关键点, 我们查找与乌梅丸相关的医案, 大多数 是
用来治疗久利的, 因此临床当中乌梅丸方证我们还是能够经常
遇到的。
第 1 9 1 页下面我们分析两个医案。
案例一(冯世纶教授医案) :王某,女,5 1 岁,初诊日
期:1 9 8 7 年 7 月 7 日。下 午三点,患者突发呕吐,右上腹攻
痛, 每五分 钟呕吐一次, 为胃内容物及黄水, 在本单位 (农 科
公司) 肌注阿托品及杜冷丁, 腹痛暂时缓解, 但不久后腹痛 又
作。 四点来本院急诊, 行 B 超检查, 被诊断为 “胆道蛔虫症” ,
注射阿托品及吗啡后疼痛缓解。 晚上十点患者疼痛难忍, 故 来
急诊输液, 青霉素滴注, 效果不明显, 准备手术治疗。 第二天,
患者恶心, 呕吐黄水, 右上腹痛甚 , 要求中医会诊。 症见: 口
苦, 咽干, 但不思饮, 自觉往来寒热, 大便稀溏, 右上腹压痛,
舌暗舌,苔白润,脉沉细。
此属上热下寒的半表半里阴证, 予乌梅丸去黄柏加黄 芩
汤:乌梅,党参,川椒,细辛,黄连,干姜,桂枝,制附片,
当归, 黄芩 。 结果: 午后一点服药, 两点痛止、 吐止。 继 服
两剂,痛未再发。B 超未见 异常。
分析: 本案是一个乌梅丸验案, 临床辨治思路是先辨 六
经再辨方证,我们看到主要症状就是口苦、咽干、往来寒热,
这属于典型的半表半里证。 有的学员说但见一证便是, 不必 悉
具, 如果只看到这里就盲目地给予小柴胡汤就错了, 应认真 采
集四诊信息后再下结论。 我们再看, 患者同时伴有不思饮、 大
便溏稀、 脉 沉细、 舌暗苔白润, 这是明显的上热下寒, 从脏 腑
辨证角度来说是胆热脾寒, 从经方角度来说, 这就是一个半 表
半里证的上热下寒, 所以辨证为厥阴病。 六经辨病清楚后, 还
第 1 9 2 页第 3 5 讲 - - 乌 梅 丸 方 证
需要细辨方证, 这个患者的主症特点是什么?腹痛、 大便溏稀,
虽然不是久利, 但与下利类似, 因此属于乌梅丸方证。 这个 医
案用了乌梅丸去黄柏加黄芩, 是因为上热比较明显, 所以用 黄
芩来清上热,治疗效果较好。
案例二(胡希恕先生医案) :索某,男性,5 7 岁,初诊
日期:1 9 6 年 7 月 1 6 日。 胃脘痛,心下痞满,腹痛腹泻两年
余, 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结肠炎, 长期服中西药物皆罔效, 近 服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诸症加重。近一周来每日大便两到三次,
便溏, 伴见肠鸣 、 头疼、 口苦、 咽干、 思饮、 四肢逆冷, 苔 白
腻,脉沉弦细。
证属半表半里虚寒证,寒热错杂,为乌梅丸的适应证,
处方: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 ,制附片,川椒,桂
枝, 党参 , 黄柏。 结果: 上药服六剂, 口苦减, 四肢觉温, 大
便每日一到两次。上药继服十四剂,胃腹疼消除。
分析: 患者近一周来每日大便两到三次, 大家看大便 频
且溏, 说明病位在里, 太阴病的可能性大。 但是患者除此以 外
还有口苦、 咽干的症状, 这明显又是一个半表半里上热的症状,
因此我们并不把它归属为少阳太阴合病,而直接归为厥阴病,
辨证为厥阴病的上热下寒证, 上热的表现是口苦、 咽干、 头疼、
思饮, 下寒的表现是大便频 溏、 肠鸣、 四肢逆冷、 苔白腻、 脉
沉弦细,而且又是以下利为主症,因此这是一个乌梅丸方证,
所以医案中给予乌梅丸治疗,服六剂,症状改善明显。
结合以上两个医案,用我们的思路去分析前人的医案,
第 1 9 3 页验证了我们的思路是正确的。 那就是六经辨证为厥阴病, 出 现
了寒热错杂且以久利为主症的时候, 就是乌梅丸方证。 目前 报
道乌梅丸所治疗的疾病大多是关于下利、 久利的, 仍然沿用 乌
梅丸的“又主久利” 。
有位学员问, 柴胡桂枝干姜汤和乌梅丸有什么区别?两
个方证共同点都是属于厥阴病, 属于厥阴病的上热下寒, 用 药
都是寒热并用, 但是柴胡桂枝干姜汤由小柴胡汤化裁而来, 用
柴胡、 黄芩 、 天花粉、 生牡蛎来清热, 因此柴胡桂枝干姜汤 的
上热和小柴胡汤有相似性, 口苦、 咽干、 目眩、 心烦、 眠差 更
为常见。 乌 梅丸主久利, 苦能坚阴燥湿, 可以止泻, 所以乌 梅
丸用的是黄连、 黄柏来清热, 同时黄连、 黄柏的苦寒也可以 起
到止泻的作用, 不论是后世二妙散中的黄柏, 还是古人治疗 下
利用的黄连,包括目前常用的黄连素(盐酸小檗碱) ,都是这
个道理。 条文中乌梅丸又主久利, 在久病的情况下, 往往会 形
成虚实寒热错杂的症状。虽然都是上热,但用药还是不同的,
需要根据病情来选择合适的用药。
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下寒可以表现为大便溏, 也可以表 现
为大便干, 程度相对较轻, 所以只用桂枝、 干姜, 如果下寒 明
显的话, 我们可以再加四逆汤或四君子汤等。 乌梅丸又主久利,
下寒自然更重, 在桂枝、 干姜的基础上 , 加入附子、 细辛、 蜀
椒来增强温阳散寒的作用, 力量明显大于柴桂姜汤。 加附子 能
理解, 蜀椒辛温可以散寒, 宣通阳气, 如 《金匮要略》 中大 建
中汤用蜀椒来温中散寒止痛。 加细辛是因为久利一般会存在 水
第 1 9 4 页第 3 5 讲 - - 乌 梅 丸 方 证
饮,细辛能温阳化饮,如小青龙汤方证中的细辛、干姜。
临床当中我用过几例乌梅丸, 有人说你是看呼吸系统 疾
病的, 怎么会用到乌梅丸?我们看病, 实际上看的是证, 开 方
的时候不能太关注西医的病种, 有是证用是方就好。 我虽然 看
的是咳嗽, 但患者除了咳嗽以外, 还存在着上热下寒, 这就 属
于厥阴病的范畴, 如果下寒伴见便溏或大便频溏, 若病程较长,
就属于乌梅丸的方证特点。
曾经有一位患者, 顽固性咳嗽, 多处就诊不愈。 刚开 始
辨证为厥阴病, 给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 疗效虽然有但不 太
理想。三诊的时候,我重新问诊把脉,患者说很长一段时间,
大便都是每日两至三次, 大便偏溏。 我发现虽然患者以咳嗽 就
诊, 但是大便每日两至三次, 也是一个主要症状, 辨证的确 属
于厥阴病的寒热错杂, 既然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效果不好, 那
就换用乌梅丸。换成了乌梅丸去治疗后,发现治疗效果很好,
但是大便的改善并没有立竿见影,而是缓慢地改善。
曾经也遇到过一个特殊的患者, 首诊的时候考虑是乌 梅
丸方证,患者服乌梅丸改汤剂后,大便有所改善,但是口干、
口苦仍然非常明显, 所以就给他换成柴胡桂枝干姜汤来清上热,
效果显著。 临床当中的慢性咳嗽患者, 往往存在着虚寒的情况。
在临床当中跟我门诊的同学会发现, 慢性咳嗽多见到阴证, 也
就是厥阴病、 太阴病比较常见。 患者往往存在着下寒, 多以 大
便异常为主症, 比如门诊中一个支气管扩张的患者, 支气管 扩
张病史三十余年, 患者的大便溏也是三十余年, 在我们看来 两
第 1 9 5 页者是有一定关联的。 从脏腑角度来说, 肺与大肠相表里, 从 临
床角度来说, 不管我们治疗哪一科的疾病, 都需要高度关注 太
阴病, 也就是脾胃的功能。 我们之前也在反复强调脾胃是后 天
之本,大病从胃论治等,所以我们需要关注患者的二便情况。
三 、 小 结
乌梅丸是厥阴病寒热错杂的代表方, 我们发现还有一 些
方剂, 既有热药又有寒凉药物, 比如半夏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等, 其实这些方剂也都是治疗厥阴病的, 我们下 一
讲再深入地去讲解。
可能大家觉得乌梅丸是一个复杂方剂, 主要用来治疗 疑
难疾病, 但是经过我们剖析之后, 发现临床应用的思路其实 很
简单, 希望大家能够清晰地掌握乌梅丸的用方思路, 在临床 中
去不断地验证,同时对于经方的学习不要有畏难情绪。
临床当中应怎么去辨证?第一我们要先辨六经, 辨六 经
后发现患者属于半表半里的厥阴病, 同时又以久利为主要症 状,
或伴有大便频、 便溏、 病程久, 就可以考虑是乌梅丸方证。 开
完处方后, 需要给患者交代这个方子味道较苦, 这就是为什 么
张仲景将此方做成丸药,用蜂蜜佐助的道理。
第 1 9 6 页第 3 6 讲 - - 半 夏 泻 心 汤 等 辛 开 苦 降 甘 调 五 方 证
第 3 6 讲 - - 半 夏 泻 心 汤 等 辛 开 苦 降 甘 调 五 方 证
半夏泻心汤也是厥阴病的重点方剂。其实单纯表、里、
寒、 热的方证都比较好掌握, 最怕的是复杂方证, 而复杂方 证
一方面体现在合病上, 另一方面体现在半表半里的厥阴病上面。
不管是前面的柴胡桂枝干姜汤、 乌梅丸, 还是今天要讲的半 夏
泻心汤为代表的五个泻心汤方证,都是较难且为重点的方证。
一、条文解读
《伤寒论》第 1 4 9 条: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
胡汤证具, 而以他药下之, 柴胡证仍在者, 复与柴胡汤。 此 虽
已下之, 不 为逆, 必蒸蒸而振, 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 而
硬痛者, 此 为结胸也, 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 此为痞,
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
《金匮要略· 呕吐哕 下利病 》 第 1 0 条: “呕而肠鸣, 心
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
半夏泻心汤药物组成: 半夏, 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
黄连,大枣。
右七味, 以水一斗, 煮取六升, 去滓, 再煎取三升, 温
服一升,日三服。
首先我们梳理一下临床辨治思路。 临床中还是应该先 辨
六经再辨方证, 在六经的指导下去看待方证的问题, 我们知 道
半夏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黄连汤、 干姜黄芩 黄
连人参汤, 这五个泻心汤都属于六经厥阴病的范畴, 所以当 我
第 1 9 7 页们临床中看到一位患者, 病位在半表半里, 同时是寒热错杂 的
阴证时, 才考虑用五个泻心汤来治疗, 从五个泻心汤的条文 来
看, 尤其是半夏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这三个经方,
它们的核心主症都具有“痞” ,比如半夏泻心汤的“满而不痛
者, 此为痞” , 生姜泻心汤的 “心下痞硬” , 甘草泻心汤的 “其
痞益甚”等。所以说三个方子的主要症状都是“心下痞” 。
关于心下痞的病因, 张仲景的解释并不是很多, 我们 是
否知道痞是一种什么感觉?仲景在条文里说: “若心下满而硬
痛者, 此为 结胸也, 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 此为痞。 ”
条文中解释痞的感觉为心下有满闷不适, 但按下去又不痛。 通
过归纳分析三种泻心汤的方药组成,得出其治法为辛开苦降,
其病机是寒热错杂于心下, 气机郁滞而致痞或痞硬的感觉, 但
实际上并没有有形之邪, 所以用半夏、 干姜辛开散结, 用黄芩、
黄连苦降清热, 其实最重要的是人参、 甘草、 大枣的甘调作用,
把辛开苦降拓展为辛开苦降甘调的治法。 所以三个泻心汤的 治
法都是辛开苦降甘调, 因其核心药物基本上是相同的。 三个 泻
心汤也恰恰符合 “血弱气尽腠理开, 邪气因入” 半表半里的 病
机, 因此需要用到甘温补益 的药物, 如人参、 生姜、 甘草、 大
枣,是不是和小柴胡汤有些类似?
三种泻心汤以半夏泻心汤为代表方, 其方药组成为半 夏、
干姜、 黄芩 、 黄连、 人参、 甘草、 大枣。 生姜泻心汤见于 《伤
寒论》 第 1 5 7 条: “ 伤寒, 汗出解之后, 胃中不和, 心下痞硬,
干噫食臭, 胁下有水气, 腹中雷鸣下利者, 生姜泻心汤主之。 ”
第 1 9 8 页第 3 6 讲 - - 半 夏 泻 心 汤 等 辛 开 苦 降 甘 调 五 方 证
条文中主要强调的是心下痞硬, 干噫食臭, 胁下有水气, 腹 中
雷鸣下利。 当强调胁下有水气, 腹中雷鸣下利时, 我们就会 想
到小青龙汤的 “心下有水气” 这一表述, 胁下有水气, 攻迫 入
肠, 导致腹中雷鸣下利, 其中生姜能起到温化水饮的作用, 所
以在生姜泻心汤里, 干姜的用量, 加入的生姜, 其实就是利 用
生姜温化水饮的作用。 同时生姜与半夏配伍, 就是我们所谓 的
小半夏汤。
我们之前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
之。 ”以温药和之的代表方是小半夏加茯苓汤,该方以小半夏
汤为底方, 小半夏汤所包含的药物为半夏和生姜, 见于 《金 匮
要略· 痰饮 咳嗽病脉证并治》 : “呕家本渴, 渴者为欲解, 今 反
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 ”小半夏汤方:半夏一
升, 生姜半斤。 该条文强调的是水饮在心下所表现出呕与不渴
的症状。
甘草泻心汤见于《伤寒论》第 1 5 8 条: “伤寒中风,医
反下之, 其 人下利日数十行, 谷不化, 腹中雷鸣, 心下痞硬 而
满, 干呕心烦不得安, 医见心下痞 , 谓病不尽, 复下之, 其 痞
益甚, 此非结热, 但以胃中虚 , 客气上逆, 故使硬也, 甘草 泻
心汤主之。 ”该条文强调的是其痞益甚,同时也解释了病机,
此非结热, 但以胃中虚, 客气上逆, 故使硬也, 就是因为复 下
之导致的其痞益甚, 虚的程度更明显, 所以在半夏泻心汤的 基
础上, 把甘草调整至四两, 使其主要发挥甘温益气的作用, 栀
第 1 9 9 页子豉汤的条文这样描述: “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
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大家一般认为甘草的作用为调和
诸药,但有时用到的是其甘温益气的作用。
这三个方子我们该怎么用?若辨证为厥阴病, 同时又 以
心下痞为主证, 则考虑半夏泻心汤; 如患者出现下利或水气 明
显则考虑生姜泻心汤; 如患者以心下痞为主, 但是虚的程度 更
加明显,就用甘草泻心汤。这是三种泻心汤之间的鉴别方法。
除此三方外, 还有两个方, 一个是黄连汤, 一个是干姜黄芩 黄
连人参汤。黄连汤与半夏泻心汤相比,第一是去黄芩加桂枝,
第二是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把黄连增至, 这是它们的主要 区
别。黄连汤的条文在《伤寒论》第 1 7 3 条: “胸中有热,胃中
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胸中有热,我们
可以推理出有心烦的症状, 比如甘草泻心汤的心烦不得安也 有
类似的症状,也可以参考黄连阿胶汤的“心中烦,不得卧” 。
胃中有邪气,腹中痛,胡希恕先生解释胃中有邪气就是水饮,
水饮在里导致腹中痛, 水饮上冲导致呕吐。 方中有半夏、 干姜、
桂枝, 同样可以起到温化水饮的作用。 所以黄连汤也是属于 厥
阴病而有寒热错杂的症状,但其下寒、水饮的症状更加明显,
所以方中半夏、 干姜、 桂枝三个药都是温性的, 可以起到温 化
水饮的作用。 我们在讲 “三黄” 的时候, 说到黄连、 黄芩、 黄
柏清热, 其实还是有所不同, 在胸中有热的时候, 用黄连的 较
多,所以后世说黄连清心热,如黄连阿胶汤,这里是胸口热,
所以把黄连增至, 去掉黄芩, 临床中见到厥阴病以心烦、 下寒、
第 2 0 0 页第 3 6 讲 - - 半 夏 泻 心 汤 等 辛 开 苦 降 甘 调 五 方 证
下利、 水饮、 呕吐症状为主的时候就用黄连汤。 当然呕吐的 病
机较多, 小柴胡汤可以见到呕, 表不解时也可见呕, 比如桂 枝
汤, 水饮时也可见呕吐, 如五苓散的水入则吐等。 黄连汤的 欲
呕吐,考虑为水饮上冲所导致。
《金匮要略·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 “蚀于 上
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 ” 《医宗金鉴》说: “方以甘草
命名者, 取和缓之意也, 用甘草 、 大枣之甘, 补中之虚, 缓 中
之急; 半夏之辛, 降逆止呕 , 芩连之寒, 泻阳陷之痞热; 干 姜
之热,散阴凝之痞寒。 ”
临床上, 甘草泻心汤常用来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临 床
发现反复口腔溃疡的患者往往存在上热下寒、 脾胃虚弱的情 况,
沿用胡希恕先生的经验, 用甘草泻心汤治疗属于厥阴病的反复
口腔溃疡,能够取得一定疗效。
最后一个方子是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伤寒本自寒下,
医复吐下之, 寒格更逆吐下, 若食入口即吐, 干姜黄芩黄连 人
参汤主之。 ” 方药非常简单 , 主要是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
虽然药物少, 但也具备辛开苦降甘调之法。 虽无半夏, 但干 姜
辛开, 黄芩 、 黄连苦降, 人参甘调, 我们发现此方清热之力 更
强, 如半夏 泻心汤中黄芩、 黄连, 黄连汤方中黄连, 但此方 既
有黄芩, 还 有黄连, 说明清热之力更强。 方中还有干姜、 人参,
其实就是理中汤的简方。 所以这个方子有两个治法, 第一, 黄
芩、 黄连清热 ; 第二, 人参、 干姜温阳益气。 我们知道, 该 方
第 2 0 1 页主要条文的症状是“食入口即吐” 。前面说了,水入则吐是水
饮内停的原因。 这里食入口即吐, 为什么?其实也是胃脘部 的
气机上逆所导致的。 气机上逆致气机不通是什么原因?在这里,
第一是虚,所以用人参、干姜来温中益胃;第二是热邪阻遏,
所以用黄芩、 黄连清热, 从而达到辛开苦降甘调的作用。 临 床
怎么用?辨证出是厥阴病, 饮食入口即吐时, 应考虑此方, 所
以胡老说妊娠恶阻,呕吐时用这个方子效果较好。
二 、 小 结
五个方子同属厥阴病范畴 (表 9 ) , 而且都以心下痞为 主
症, 但见到心下痞的时候, 五个方子如何取舍, 就涉及到更 深
层次的辨方证了,属于方证之间的鉴别,所以胡老说: “辨方
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 ”
表 9 半 夏 泻 心 汤 五 方 证 鉴 别 表( 表 格 9 未 优 化 排 版 , 因 为 太 乱 优 化 不
了)
第 2 0 2 页第 3 6 讲 - - 半 夏 泻 心 汤 等 辛 开 苦 降 甘 调 五 方 证
我们看这五个方子, 可能是个别药味的加减, 但它治 疗
的方证已经有所变化, 大家需要把握典型症状, 这些细节需 要
大家多关注,并在临床中细细体会。
第 2 0 3 页第 2 0 4 页
献花(0)
+1
(本文系玖月奇迹5df...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