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单元学习任务五(教师用书)-2022-2023学年高一新教材语文必修上册【勤径学升·同步练测】(统编版)
2024-05-03 | 阅:  转:  |  分享 
  
必修上第七单元学习任务任务一[任务导引] 平时你是否留意过身边的自然景物?哪些景物曾经激起你心灵的涟漪,引发你对生命的感悟?本单元的写景抒情
散文,都表现了作者眼中的自然美,表达了他们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阅读这些文章,完成下列任务。[任务设计]1.《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和《我与地坛(节选)》描写的是同一个城市的景物,呈现出多姿多样的美。选取你认为最精彩的段落,反复朗读,细加品味,写一段评点文字。答
案示例 (1)《故都的秋》精彩段落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
,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
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
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点评] 这里描绘的是一幅宏大的画面,色调和谐统一,碧绿辽阔的天空是
这幅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溢彩的野花圈;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灰瓦色的驯鸽,这些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空
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辽阔的碧空,俯身撷取牵牛花,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动静结合,绘声绘色,
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青天百花之中。这种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现出故都的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画面中作者对色彩的选配也
颇具匠心,大多是“冷色”,如绿、青、蓝等,以此来显示故都的秋深沉、淡薄的特征。若改用红、橙、黄等“暖色”,就破坏了主观色彩的协调和
统一,冲淡了故都的秋特有的风味和精神。(2)《我与地坛》(节选)精彩段落“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
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
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
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点评] 此处景物描写生机盎然,蕴含着作者开始从人生的苦闷绝望中走出来,开始发现生命的美丽,重拾生活的
信心和勇气的情感。蜜蜂虽小,却忙碌不停,不也能够绽放自己独特的美丽?蚂蚁虽弱,不也在思考生命,并从思索中获得勃勃生机?瓢虫虽笨,但
只要执着,不也有“忽悠一下升空了”的曙光?露水只要积蓄力量,不也能“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生命是如此顽强、旺盛!那
么一个人呢?作者虽然双腿瘫痪,但生活还将继续。于是,作者开始思考生命。一个人出生了就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且必然会死去,没法选择怎样
生怎样死,却能够选择怎样活。作者从蜜蜂、蚂蚁等事物中看到生命的希望和韧性,获得重生的勇气和信心。2.这几篇文章都有融情于景、情景交
融的特点,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合《赤壁赋》,分析文中的景与情是怎样完美融合在一起的。如有兴趣,可以选取文中的一个片段,
拟写视频拍摄脚本,挑选合适的音乐和场景,制作一个小视频。答案示例 (1)《赤壁赋》中景、情、理的融合文章开篇即以精妙的文字描写了初
秋时节既望之日夜游赤壁的情景。月出之前,长江之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主人举樽劝酒,“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在苏轼与客的千呼
万唤之下,一轮皓月如姗姗美人,“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此时“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眼前一片辽阔苍茫。苏轼逸兴遄飞,“纵一
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主客一时沉浸在一个月白风轻的江上诗画世界里,“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
仙”。面对如此良辰美景,苏轼不禁仰望明月,俯临浩瀚长江,发出“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感叹,此时
的苏轼由眼前的长江、明月想到了自己的身世处境:年近半百却谪居僻地,才华横溢却无人赏识,空有理想而君主不察。箫声起,悲意生,主客触景
生情,由欢乐转入悲哀。这种悲哀是苏轼此时内心矛盾和复杂情感的真实反映,只是他借客人之口流露出来而已。眼前的明月使苏轼联想到曹操《短
歌行》中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眼前的赤壁又让他想到曹操“破荆州,下江陵”时“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盛大场面。想到赤壁之战中
一代枭雄被困,如今已灰飞烟灭、归于尘土,苏轼感叹英雄也只是天地间的匆匆过客,更何况自己呢。面对苍茫宇宙、浩浩长江,自己的生命好像蜉
蝣般轻微,沧海一粟般渺小。抚今追昔,对比之下,苏轼不由发出了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哀叹。此情此景,景为情之缘,情随景而生。于是苏轼便
有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这是苏轼的生命理想,但现实却是无情的,人生须臾,长生不老是“不可乎骤得”的
事情,这时的长江、明月已经成为他钦羡不已的对象,也成为他对生命无奈之叹的触点。苏轼此时思想上的虚无、消极的内涵,就是借助长江、明月
这些具体的自然景物表达出来的。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巧妙地转换了一下思维的角度,依然从眼前的长江、明月之中看到了别人所难以领悟到的永
恒之理,豁然悟出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宇宙真谛。面对谁也无法改变的人生短暂
这个现实,苏轼终于做出了“取与不取”的明智选择,“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此
时,那“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的江水,那“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明月又成为点醒苏轼,使之悟彻人生懂得取舍的金手指。《赤壁赋》
是一篇记游散文,但苏轼不是为了记游,而是重在抒情和说理。苏轼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将抒情和说理都依托于景物描写,紧紧围绕长江、明月这两种
事物,因景而生情,借物而喻理,将写景、抒情、说理紧密结合,从而使文章线索鲜明,内容集中,情感深沉,哲理深刻,成为既具思想性又具艺术
性的佳作名篇。(2)拍摄脚本《赤壁赋》脚本时间:壬戌年七月十六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夜地点:赤壁之下,长江之上人物:苏轼,客[幕
启]赤壁之下,清风徐徐吹来,水面上波平如镜。江面上有一条小船,苏轼与客在船上饮酒吟诗。一会儿,月亮从东面的山上升起,江面上仿佛铺了
一层发光的白绸,一直绵延到天边。小船在茫茫无际的江面上自由飘荡,小船上的人遗世独立,仿佛羽化的仙人。苏:(举起酒杯一饮而尽。靠着船
舷,眼望远方,一只手敲打着船舷,吟唱起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倾听片刻,拿起手边的洞箫,
为苏轼伴奏。箫声悠扬婉转,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江面上跳起一条瘦蛟,远处传来女人哀怨的哭泣声。)苏:(停止吟唱,
正襟危坐,面带愁容)你怎么了?怎么吹出这样哀婉的曲子?客:“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东边是夏口,西边是武昌,山
水环绕,树木繁茂。这不是曹孟德被周郎围困的地方吗?想当年,曹孟德破荆州,下江陵,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在江上饮酒赋诗,是何等的英雄,
而今他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只是在江渚上捕鱼砍柴,和鱼虾麋鹿为伴。我们就像寄生在天地之间的蜉蝣,又像汪洋大海中的一粒米。我们一生是多
么的短暂,因而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很想像神仙一样到太空自由遨游,和明月一起无生无死永存于世。但我知道这只是空想,所以就把这种哀伤寄
托在了这首曲子中。苏:你也知道水和月亮吗?你看,这流逝的水,永远也不会再回来,可流水一直不断;那一会儿圆满一会儿缺损的月亮,其实终
究也没有丝毫增减。如果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万物没有一刻不在变化着;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我们人类和万物一样都是不会消失的啊,又羡慕它
们什么呢?只有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听到耳里是美音,看到眼里为美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
享受。客:(点点头,脸上有了笑容)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苏:来,如此良辰美景,我们继续喝酒!(倒酒,举杯望着客)客:(举杯)干杯!
(两人碰杯,相视而笑,一饮而尽。)(小船在江上自由地漂着,两人你一杯我一杯,一直喝到酒干菜尽,杯盘狼藉。不知什么时候他们相互靠着枕
着睡着了。天色渐渐大亮,而他们还在酣睡。)任务二[任务导引] 本单元的文章在写景状物的同时,反映了作者的审美倾向和人生思考,折射出
民族的审美传统。从下面的话题中任选一个进行研讨。[任务设计]1.在郁达夫的笔下,故都的秋特别“清”“静”“悲凉”,带着传统文人的某
种审美情趣。阅读《故都的秋》,分析其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民族审美心理和审美特点。答案示例 (1)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
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题之一,自古以来,无数骚人墨客的作品中,都郁积着浓浓的
悲秋情结。中国文学的悲秋作品,并不仅仅是一种生命意识的自然感应,而始终比较明显地和相思怀归的母题有着不解之缘。悲秋是源于相思怀归这
一母题的。而相思怀归之情愫又源于早期农业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秋与人生、历史的同一,使古代文人坎坷不遇的命运与自然、历史、社会交织
在一起。在传统文学中以秋为悲的思维定式,不仅以建功立业为实现生命价值、追求生命永恒的重要内容,而且包含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忧时患世的
思想。悲秋文学中的生命意识既具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短暂的生命觉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生命价值追求中的苦闷,也
包含生命忧患与社会忧患的多个层面。在《故都的秋》整篇文章之中,蕴含着一种孤独、忧郁的心态。这种心态的描写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有着十分密
切的关系,作者向往的是一种“深刻厚重”的生命形态,而“故都的秋”正是这种生命形态的象征,这种生命形态虽然悲凉,但是富有内涵。(2)
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特点之一是寓情于景,在景物的描摹中抒情,景物描写选择的是那些具有深厚文化意味的典型性的意象。郁达夫的自我生命正如
那故都秋色般悲凉凄清,他对生命的感伤也正如他对故都秋意的感伤,他的生命体验投射在故都的秋意之中,形成了互映互照的互文性表达,虽然映
入他眼帘的秋色各有动人的神韵,但哪里的秋色都不及北平故都之秋,只有这北平故都之秋更能与他形成生命情绪上的默契与对应。只要注意到郁达
夫的自我生命情绪体验以及他曾览遍天下秋色但唯独钟情于故都之秋,读者就会明白《故都的秋》并非一般层面上的写景抒情,其特别之处在于故都
之秋的“清”“静”“悲凉”与郁达夫的生命情感体验形成了互文性的映照,正是这种特别之处,更能让读者认识到他写作的意识底蕴,抵达作品的
真境。2.游览胜迹,登临高山,常常能引发文人墨客的遐思,从而催生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赤壁是古代战场,当年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引发无数人的怀古之情;泰山为五岳之尊,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符号,登临赋诗者众多。阅读《赤壁赋》和《登泰山记》,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再
搜集一些写赤壁或泰山的诗文,探讨历代文人寄托在赤壁和泰山上的不同情思,探究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答案示例  关于赤壁的诗文(1)赤
 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
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2)赤 壁[明]杜庠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
无吴。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时,回忆起赤壁之战而写的一首怀古诗,表达
了由历史的沧桑感、宇宙的苍凉感和人生短暂渺小的感喟交织而成的凄怆悲凉之感。(3)赤 壁[清]赵翼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乌
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今日经过已陈迹,月明渔父唱沧浪。这首诗从历史与现实的差异,时间与空间
的对照来表现今昔之感,并以冷静幽远的笔墨,抒发弃官归乡、淡于名利的归隐之志。任务三[任务导引] 同是写景抒情,本单元的几篇文章运用
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借鉴这些文章的写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散文。写完之后与同学交换阅读,互相品评,提出修改建议。修改后,把全班
的习作编辑成册,拟定书名,撰写序言,作为高中生活的一份纪念。以下题目供参考,也可以自拟题目。[任务设计]1.对我们的校园(村庄或小
区等),你也许已经非常熟悉了,但很可能其中还有你未曾留意的一小块天地;同一处景物,你也未必观察到它在不同时间的变化。以《我仿佛第一
次走过 》为题,写一篇散文。?答案示例 略。2.四季更替是大自然的节律,每个季节都有它独有的特点。“立春”“立秋”“夏至”“冬至”
,这些字眼都能引发很多遐想和回忆。选择一个节气,观察此时的景物和人们的活动,写一篇散文。答案示例 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节选)春 
分日期:农历二月廿三;公历3月21日。时辰:寅时3时57分。天况:睛。气温:2 ℃~8 ℃风力:二三级。“四时八节”,在二十四节气
里,春分是八个基本节气之一。西方古代为了便于农事,曾将一年划分成八个分季,第二分季即“从春分到维尔吉里埃座七星升起”。春分是春季的
中分点,同时就一年来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这天太阳正当赤道上方,它将自己的光一丝不苟地均分给了地球南北
。在春分前后,如果早晨散步时稍加留意,就会发觉太阳是从正东升起的。过了春分,“幽晦不明,天之所闭”的北方人民便明显感到,太阳一天天
近了。在春天的宫廷里,还是发生了一次短暂的政变。三月十八日深夜,大风骤起,连续两天风力五六级,白天的最高气温降至3 ℃。关于世间类
似这种突发的、一时的、个别的、偶然的“倒行逆施”,它的最大的消极作用,主要还不在其使率真勇为的先行者遭受了挫折和打击,而在其由此将
使世间普遍衍生以成熟和大家风度自诩的怀疑、城府、狡黠、冷漠等有碍人类愉快与坦诚相处的因素。仿佛依然弥漫着政变刚刚被粉碎的硝烟,今天
尽管大风已息,气温回升,但仍有料峭的寒意。与惊蛰对照,春分最大的物候变化是:柳叶完全舒展开了,它们使令人欣悦的新绿由地面漫延上了空
间;而杨树现在则像一个赶着田野这挂满载绿色马车的、鞭子上的红缨已褪色的老年夫。另外一个鲜明变化,即如果到山前去,你可以看到盛开的总
与女人或女人容貌关联的桃花。“九尽杨花开,农活一起来。”每年到了三月中旬,一般便出九了。但眼下农田除了零星为小麦浇返青水的农民外,依然显得空旷、冷清。现代农业作物种植的单一和现代农业机械器具的运用,不仅使农业生产趋于简便,也使农民数量日渐减少。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人口学家预测,二○一○年世界人口达到七十亿,其中城市居民将逾三十五亿,有史以来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在人类的昨天,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农业和农民都曾备受尊崇。古希腊罗马时期,人们曾用“好农民”或“好庄稼人”来称赞一个好人(“受到这样称赞的,就被认为受到了最大的称赞”)。古罗马作家加图在他的《农业志》中这样赞美农民:“利益来得最清廉、最稳妥,最不为人所疾视,从事这种职业的人,绝不心怀恶念。”如果加图的说法成立或得到我们认同,那么看来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不光污毁了自然,显然也无益于人性。zxxk.co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献花(0)
+1
(本文系栀子花开啦9...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