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六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模拟(基础卷01)A4版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统编版
2024-06-18 | 阅:  转:  |  分享 
  
绝密★启用前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素养测评一考查范围:第一单元~第六单元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全卷总分100分。考
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清楚。3.请用直径0.5毫
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请将下面诗句(含标点)抄写在田字格中,充分展示你的书写才华。(2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
的一组是( )。(3分)A.惆怅(chàng) 揉动(róu) 徘徊(huí) 焉知非福(yān)B.栖息(qī) 绊倒
(pàn) 花圃(fǔ) 千锤万凿(záo)C.分外(fèn) 不禁(jīn) 处境(chǔ) 翻箱倒柜(dǎo)D.挪移(n
é) 赤裸(1uǒ) 饺子(zi) 见微知著(zhù)3.下列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精兵减政 万象更新
绕有趣味 囫囵吞枣B.追根求源 恍然大悟 开山鼻祖 目不转睛C.饱经风霜 锲而不舍 死的其所 两面三刀D.一拥而入 奄奄一息 张
灯洁彩 无独有偶4.输入拼音“qià”,可以找到的汉字包括如下两个。请借助资料完成练习。(4分)洽:①跟人联系,商量;②谐和;③广
博,周遍;④沾湿,浸润。恰:①正巧,刚刚;②合适,适当。(1)《说文解字》对其中一个字是这样描述的:“用心也。从心合声。”你认为这
个字是___。(2)根据两个字的解释,选字填空。情投意___ ___如其分(3)在“恰好”一词中“恰”字的意思是___。(填序号)
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他开始翻箱倒柜,整个房间都被他翻腾遍了,可仍然一无所获。B.小
石头错失机会后心里很难过,小刚安慰他:“没关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C.一个人的状态如何,得从他身上发生的一些大事才能看出来,这
就是见微知著的道理。D.小文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好像对这种赞美的话早已司空见惯。6.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C.在这最美好的节日——教师节
,我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D.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7.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
一项是( )。(3分)A.《北京的春节》详细描写了“除夕”“小年”“正月初五、初六”的习俗。B.《好的故事》中,通过对梦境中
“好的故事”的描绘,表现出鲁迅对美好故事、美好生活的向往。C.制作成长纪念册时,我们只能采用“栏目式”的方式,把小学生活一年一年地
展示出来。D.《十六年前的回忆》采用插叙的方法,通过对李大钊外貌的描写,体现了他忠于革命、视死如归的品质。8.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诗
句或俗语。(5分)(1)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2)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3)_______
____,胜读十年书。(4)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5)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___。9.按要求写句子
。(6分)(1)根据句意补全句子。师恩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夜行的路;师恩是一场春雨,把点点滴滴的知识洒在心田;师恩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仿照例子写句子。(用同一意思的不同词语写一句话)例: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
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3)任选一个成语,将它的意思用具体情境表现出来。左右为难 喋喋不休 无独有偶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二、综合性学习。(8分)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走近墨香书法”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
下面任务。1.【广为人知】为了更好地宣传这次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书法辨识】观察下面三幅书法作品,分别写出它们的书法字体。(3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3.【观点交流】在活动中,同学们围绕“是否赞成开设书法课”这个话题展开了辩论,请你发表自
己的看法并阐述理由。(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理解。(30分)(一)阅读短文,完成问题。(13分)为人民服务(节选)人
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
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你说得对,我们
(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
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1.选文第一段的中心句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读选文第一段中画“____”的句子,完成题目。(5分)(1)这句话运用__
__的写法,极力颂扬_________的人,极为憎恶________的人。(3分)(2)请将合适的标点符号填入句中“□”内。(2分
)3.在选文第二段括号内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因为 所以 只要 才 B.因为 所以
只要 就C.只要 就 即使 也 D.因为 所以 只有 才4.结合短文和你的阅读经历,谈谈你对“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理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17分)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李雪峰①那时我们还居
住在深山里的乡下,我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春天,小草刚被融雪洗出它们嫩嫩的芽尖时,老师告诉我们,学校准备组织我们搭车到百里外的县城
去参加作文竞赛。我们一听,又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我们能够坐上大汽车去县城里看看,担忧的是我们这群山里的孩子,作文能赛过城里的学生吗
?②头发花白的老校长看出了我们的忧虑,他问我们:“你们常常上山下田,谁能说出一种不会开花的草?”不会开花的草?蒲公英是会开花的,它
的花朵金黄金黄的,秋天时结满了降落伞似的小绒球;狗尾草也是会开花的,那尾巴似的绿穗穗就是它的花朵;就连麦田里的荠荠草也是会开花的,
它的花朵洁白,有米粒那么大,像早晨被太阳照亮的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我们想来想去,把每一种草都想遍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出有哪一种草是不会
开花的。我们都摇摇头,说:“老师,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所有的草都会开出自己的花朵。”③老校长笑了,说:“是的。孩子们,每一种草都
是一种花。栽在精美花盆里的花是一种草,而生长在田地边、山野里的草也是一种花啊。不论生活在哪里,你们和其他人一样,都是一种草,也都是
一种花。记住,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而每一种花也是一种草!”④几十年过去了,当我从深山里的乡下走进都市里的大学;当我从乡下青年成为
城市缤纷社会的一员;当我面对一束束流光溢彩的鲜花和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时,我从不自卑,也没有浮躁过。我总会想起老校长的那句话——没有
一种草是不开花的,而每一种花也是一种草。1.这篇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3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文中“栽在精美花盆里的花”实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生长在田地边、山
野里的草”是:_________________。(4分)3.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校长要我们记住“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而每一种花也是一种草
”,他要告诫我们什么?(请至少从两个方面作答)(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喜欢校长这个人物形象吗?请结合人物特点作简要的解
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30分)亲爱的同学们,小学生活已经接近尾声。六年的校园生活,有许许多多的人、事、物让
你难以忘怀,或许是形影不离的亲密伙伴,或许是引领你健康成长的老师,或许是守护你安全的学校保安,或许是校园里那棵高大的梧桐树,或许是
永远绿意葱葱的小花园,或许是挥汗如雨的运动场,或许是书声琅琅的教室,或许是那一年的六一演出,或许是春天里的一次研学……请你写一篇作
文,分享一下你在六年学校生活里最难忘的记忆吧!提示:1.题目自拟。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名字和人名。3.运用合适的描写方法,把
内容写清楚,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文中要有满满的正能量。4.语言通顺,书写工整,恰当使用标点符号。5.写完之后,默读检查,尝试用修改符
号自我修改。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素养测评一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2分)1.(2分)2.(3分)C3.(
3分)B4.(4分)(4分)(1)恰 (2)洽 恰 (3)①5.(3分)C6.(3分)A7.(3分)B8.(5分)(1)轻烟散入五
侯家 (2)不知秋思落谁家 (3)听君一席话 (4)忠言逆耳利于行 (5)明月何时照我还9.(6分)(1)一把钥匙,帮我们打开迷惘
的心锁(2)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3)妈妈明天出差,临走前一直交代我要注意安全、按时吃饭、上学不要迟到、认真写作业……一句话要反复叮嘱三四次才肯罢休。二、综合性学
习。(8分)1.(2分)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书法艺术2.(3分)楷书 行书 草书3.(3分)我赞成开设书法课。因为书法是我国的传统文
化和艺术,练习书法不仅能够使我们的字更加漂亮,而且有益于我们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三、阅读理解。(30分)(一)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13分)1.(2分)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2.(5分)(1)(3分)对比 为人民利益而死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和压迫人民
去(2)(2分), ; , , 3.(3分)B4.(3分)张思德是为人民服务的人,他为人民利益而死,他的死就是重于泰山的。抗美援
朝战争中牺牲的无数战士为了国家的安全失去宝贵的生命,他们的死也是重于泰山的。(二)现代文阅读。(17分)1.(3分)“我”十几岁住
在乡下的时候,学校组织我们去城里参加作文竞赛。当时,“我”既高兴又担忧,老校长对我们说了一句话,使“我”受益匪浅。从此“我”树立了
信心,走出了大山,走向了成功。2.(4分)城里的学生 山里的孩子3.(3分)比喻;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荠荠草花朵晶莹洁白的特点。4.
(4分)其一,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只要努力都能作出一番成就来;其二,而作出一番成就的时候,也不要自以为了不
起,其实你也是一位很普通的人5.(3分)喜欢;因为老校长是一位为学生着想,善解人意,说话有哲理,能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好校长。四、写
作。(30分)(30分)例文:难忘的学校生活岁月像湍湍激流,不断冲刷我的记忆,多彩的校园生活中许多事情已经模糊,但在我心灵深处,有
一件事,一直令我难忘。记得那是去年的秋天,老师为了让我们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我们的观察力,组织了一场拔河比赛。老师把我们分为两
个队,一个是猛虎队,另一个是雄鹰队。我被分到了雄鹰队。两队实力相当,互不相让,同学们一个个英姿飒爽、昂首挺胸,一场针锋相对的比赛即
将展开了。随着老师的哨声,比赛开始了。双方队员握紧绳子,他们一个个脚蹬着地,身体向后倾,拼命向自己的方向拽绳子。绳中间的红绸带一会儿移向猛虎队,一会儿又移向雄鹰队,互不相让。双方啦啦队的队员们,也齐声呐喊,不停地为自己队擂鼓助威。我的手都拽红了,可绳子还是不动一下,双方进入僵持状态。此时,我方的队员们一个个都红了眼,有的人脸憋得通红,有的人龇着牙、咧着嘴在较劲,还有的人双手紧握绳子铆足了劲向自己方向拉。最后,我们队使出了全力,随着啦啦队的喊声,红绸一下子移向了我方,我们雄鹰队胜了。后来两局我们队乘胜前进,连续获胜,最终我们取得了胜利。这次拔河比赛,使我明白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更激励我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要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拔河比赛。1
献花(0)
+1
(本文系鹏城九九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