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辽宁水利辉煌60年(2009)
2025-01-09 | 阅:  转:  |  分享 
  
辽宁水利辉煌60年 ??? 历史上的辽宁大地森林茂密,地广人稀,物产丰富。但自近代以来,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不断加大,对自然资源的索取日益加剧,使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加之军阀割据,外敌入侵,政局动荡,国家始终不能集中力量发展国计民生。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水旱灾害频发也就不难理解。旧中国辽宁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到新中国建立之前,全省只有5座水库,4座塘坝,65处排灌站,156眼机电井,灌溉面积91万亩,治涝面积0.4万亩,低矮的堤防2000多公里。水利设施规模小,标准低,且年久失修,破损严重,根本无法抵御较大一些的水旱灾害,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安全保障。

?

??? 新中国的成立,为水利事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事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除水害,兴水利,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前无古人的历史性突破。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界,辽宁水利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改革开放前量的积累阶段和改革开放后质的飞跃阶段。目前,全省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水利工程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支持能力大大增强。

?

??? 一、从百业待举到方兴未艾(1949~1977年)

?

??? 1948年11月辽宁全境解放。当时,辽宁水利在东北水利总局的领导下,积极吸纳人才,开展水利基础工作,从辽河流域大型控制性工程入手,几乎是白手起家、艰难起步。经过近30年的艰苦努力,建成了大量的水利基础设施,为改革开放后的水利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 ——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1949~1957年)

?

??? 当时全省水利建设的重点是防治外洪与内涝。首先开始恢复与整修的是盘山灌区等灌区工程,扩大粮食生产能力,很快扩大了灌溉面积36万亩。从1953年"一五"开始,全省水利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到1957年,已完成防洪工程18102处,修建护岸工程77.2公里,丁坝1332座,完成防洪抢险和治涝工程土石方7878万立方米,投入人工3649万个。由于重点突出,连续治理,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显著增强。

?

??? “一五”期间,全省第一次开展了大规模的辽河流域规划工作,为此后辽河流域的开发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在统一规划下,新建中小型水库43座,塘坝1771座,排灌站704处,机电井908眼,新增灌溉面积394万亩,其中新增水田面积313万亩。水田面积增长促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1957年全省水稻总产量达到5.5亿公斤,比1952年增加1.3倍。新增水土保持面积29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22万亩。

?

??? 1954年4月11日,我国“一五”第一座大型水库——大伙房水库在浑河上破土动工。标志着辽宁水利建设从重点治理江河开始向治理与开发水资源并重的转变。水库主坝坝型为粘土心墙土坝,最大坝高48米,最大库容量为21.87亿立方米。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城市工业和生活供水以及养鱼等综合效益。水库于1958年9月5日竣工。大伙房水库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大型水利枢纽,也是全国最有影响的大型土坝工程。修建大伙房水库为我省乃至全国水利培养锻炼了一批技术干部,为 后来的大型水库工程建设尤其是均质土坝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

???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年)

?

??? 这一时期是辽宁水利建设第一个高速发展期,虽然存在着较多问题,但是这一时期上马的工程最多,经过后来的调整和整修加固,其中有许多工程还是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全省水利建设与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

?

??? 在1958—1960年3年时间里,上马的水利工程数量大大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仅1958年一个冬春,全省就修起大中型水库37座,小型水库113座,塘坝2万多座。从1961年春季开始,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全省压缩水利建设规模,停建了“四库一闸”等在建项目,集中力量搞好续建工程和配套工程。1961—1965年相继完成了开原县清河、南城子、建昌县宫山咀等3座大型水库及其他中小型水库工程。1962年,全省加强了水利管理工作,较大的水库和灌区相继建立健全了基层管理机构,配备了专业人员。在灌区管理方面,省政府出台了《灌区水费征收与管理办法》,开展了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到1966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17万亩,实灌面积526万亩,占有效面积的85%,已成灌区工程基本上都发挥了效益。

?

???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7年)

?

??? 这是一个非常历史时期,辽宁也遭到极“左”思潮的干扰和破坏,但水利建设还是取得了较大发展。期间,全省水利建设投资达11.9亿元,新增水库720座,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415万亩,初步治涝面积达到1229万亩,配套机电井达到92070眼,新增堤防3882公里(主要是中小河流堤防),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3320万亩。然而,由于缺乏科学决策和严格管理,很多工程在建成之初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

????纵观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近30年辽宁水利的发展历程,全省人民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和极大的工作热情,在旧中国千疮百孔的水利基础上,以大无畏的开拓精神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到改革开放前,全省已建成各类水库850座,是1949年的170倍。其中,开工兴建大中型水库73座, 塘坝最多时达到5485座,一大批排灌站、机电井的建设,使全省灌溉面积达到了创纪录的868万亩,治涝面积达到1261万亩。

?

??? 二、从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嬗变(1978~2008年)

?

??? 改革开放以来,从多龙治水到水资源统一管理,从水利投资国家包办到民营水利的方兴未艾,从“高山低头,河水让路”到人与水和谐相处治水思路的转变……,辽宁水利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出发,坚持以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建设、民生水利建设和社会公共管理为重点,持续提升水利的基础保障能力,全省水利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在防洪除涝、灌溉抗旱、城乡供水、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水力发电、科技教育、水法规体系建设、基层水利队伍建设以及水利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

??? ——历史转折与观念转变时期(1978~1987年)

?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正确方针、政策指导下,全省水利工作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实际灌溉面积由1977年末的868万亩增加到1980年的997万亩;治涝面积由1261万亩发展到1415万亩;新增水田补水井1.6万眼,初步形成了“井渠联合”供水的格局,保证了辽河、浑河、太子河沿岸工业和城市用水以及400万亩水田用水,井灌水田达到111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4499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达到了683万亩;累计解决饮水困难人口139.68万人,解决牲畜饮水困难51.66万头。

?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辽宁水利发展观念的重大转变。一是从水利单纯为农业服务的观念,向水利为整个国民经济服务观念的转变,这对于后来水利事业的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期间建成了以解决大连市工业与城市生活用水为主的碧流河水库,标志着水利全面服务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开始。二是从不讲投入产出的生产服务型观念,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综合经营型观念的转变。新的观念催生了新的管理经营模式,1982年,清河、柴河、大伙房、参窝、汤河、闹德海等六大水库划归省水利厅统一管理,开辟了跨市大型水库由省厅直接管理、联合调度的新模式,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全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发生了质的变化。

?

??? 1987年,省委、省政府总结推广凤城县经验,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主攻方向,以防洪除涝、水土保持和建设旱涝保收田为主要内容,以群众劳动积累工为主要手段的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竞赛活动。22年来,全省累计投入资金319.8亿元,投入人工34.2亿个工日,分别是1949~1986年38年间全省水利建设投资、投劳的6.1倍和5.8倍。“大禹杯”竞赛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全社会力量参与农田基本建设的积极性,投资投劳以及规模效益创造了我省农田基本建设历史上的新奇迹,使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50亿公斤以上,实现了由短缺型向自给型的历史性跨越。

?

??? 2、加速发展与体制变革时期(1988~1998年)

?

??? 这一时期是辽宁水利建设第二个高速发展期,水利总投资近200亿元,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地位得到进一步体现,是辽宁水利史上投入最多、发展最快、质量最好、效益最佳的时期之一。

?

??? 1990年开始在太子河上修建观音阁水库,这项工程在利用外资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引进了日本海外协力基金,在全国率先采用了日本碾压混凝土筑坝新技术和业主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工程建设监理制等先进的管理模式,为后来全省乃至全国水利工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

??? 以修建观音阁水库为标志,全省进入了水资源有效开发、综合利用的新阶段,规划科学,力度空前。观音阁水库、东风水库、富尔江引水、“引碧入连”等大型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相继开工并陆续发挥效益;建成了以大伙房、清河、柴河、汤河、参窝、观音阁、闹德海等七大水库为龙头的水利工程供水体系;完成引兰入汤工程、浑河大辽河整治工程、阎王鼻子水库、白石水库等十余项大型基本建设项目;开工建设了玉石水库、辽河干流防洪应急工程、辽河干流疏浚工程、鸭绿江防洪护岸工程,灯塔、营口、东港、桓仁等灌区改造工程,参窝、南城子、石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以及丹东、营口、锦州、盘锦、葫芦岛海堤建设。而且,由于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建设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明显提高。

?

??? ——科学优化配置和持续高速发展时期(1999~2008年)

?

??? “98大水”之后,党和国家更加重视水利工作,通过发行国债筹集资金,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全省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双重机遇,及时将水利工作重点转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建设和发展民生水利,辽宁水利进入了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主的发展阶段。

?

??? 关注民生,提升保障能力建设成为这一时期辽宁水利工作的基调。以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为龙头,石佛寺水库、三湾水利枢纽等一大批民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投资160多亿元的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包括:从辽东向抚顺大伙房水库引水的一期工程和从大伙房水库向中部抚顺、沈阳、辽阳、鞍山、营口、盘锦输水的二期工程以及向大连市供水的三期工程,这是辽宁省水利史上最大的水资源配置工程。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的意义非凡,它是解决辽宁中南部地区7城市21世纪前30年水资源短缺的战略性工程,能切实保障这些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按照全省的水资源规划,到2030年输水工程的供水量,将占到中部6市总供水量的40%至50%,受益人口超过1000万人,受益地区的GDP占全省的80%以上。这些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将有效打破水资源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现象,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此外,从2005年开始的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将在2013年底前解决全部811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2006开始,通过对全省94 万大中型水库移民及全部小型水库移民进行为期20年的扶持,将有力地帮助库区移民和移民安置区人民脱贫致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好地保障新时期水利事业健康发展。

?

??? 强化管理,关注生态,确保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一是农田基本建设及水土保持取得长足进展。全省农田基本建设努力探索农建新机制,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为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连续稳定在1600万吨以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五”期间,该省加大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630.61万亩。完成了全省第4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建立了5572条小流域数字化管理系统。二是水资源管理及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走在了全国同行前列。全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全国率先对所有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新建、改建、扩建取水工程进行依法审批和统一配置。同时,强化了取水许可监督管理,水资源费征收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由各级国库统一存储和划分报解。2004年4月,省政府批准了《辽宁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发展纲要》,计划到2020年全省基本建成节水型社会。在全国率先开展完成了第二次全省水资源评价工作,并第一个将评价成果应用于“十一五”规划。三是开展重点河流(辽河、柳河、绕阳河、大凌河)河道生态工程建设,改变了以往单纯筑堤防洪抗灾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河道治理方式,从而进一步加强河道沙化和河道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防洪能力,实现人水和谐的治理目标。

?

??? 科学规划和信息化管理成为这一时期辽宁水利工作的重点。一是全省水利规划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先后编制了《辽宁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等5项综合规划,《辽河流域防洪规划》、《辽宁省大型灌区规划》、《辽宁省饮水解困规划》等18项专业专项规划,《苏子河流域规划》、《大洋河流域规划》、《爱河流域规划》等5项流域规划。各项综合规划、专业专项规划和流域规划的编制完成,为这一时期及其后水利的可持续发展勾画了宏伟蓝图,储备了一批数目可观的项目。同时,全省水利前期工作步伐明显加快,工程建设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强化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和水利工程行业管理,全面提高了工程建设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为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水利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这一时期,该省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水土保持系统建设、水利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这些系统的建设和运用,极大提高了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为实现水利现代化初步奠定了基础。同时,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国家统一要求,《辽宁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于2005年8月开始实施,到2008年末,基本完成了全省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

???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453.6亿元,是自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水利投资的13.5倍。大量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为全省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水利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

?

??? 截至2008年末,全省现有946座水库,修建各级各类河道堤防2.16万公里,其中大型河流堤防2580公里,中型河流堤防1950公里。同时,营造护堤林36.87万亩,护岸林37.46万亩,护坡林16.06万亩,以生物措施为主,治理中小河道7280公里。水土流失面积由1986年第一次遥感普查时的9847万亩下降到2005年的6344万亩,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比例由44.8%下降到28.9%。1000余万农村人口告别饮水难,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水利的科技贡献率不断增加,在水利工程建设、节水农业、水土保持、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利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获奖科研成果323项次。灌溉治涝事业稳步发展,全省现有耕地面积6127万亩,灌溉面积2249万亩,万亩以上大中型灌区数量77处,其中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11处。全省节水灌溉面积达到了622万亩,易涝耕地面积1518万亩。目前,全省达到5年一遇以上治理标准的面积1387万亩,占易涝耕地面积的比例为91.2%,其中达10年一遇排涝标准的面积1027万亩,主要分布在中部商品粮生产基地。灌溉面积的增长和涝区治理标准的提高,为全省粮食的稳产高产,实现粮食总量平衡,提供了基础条件。全省已建成农村水电站 160 座,装机容量达到 36.95万千瓦,年发电量10.9亿千瓦时。

?

??? 60年来,辽宁水利走过了曲折而坚实的发展之路,历经风雨,开拓创新,完成了前无古人的突破,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总结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意气风发。在未来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和谐辽宁的征程中,辽宁水利必将再接再厉,开拓进取,为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

??? 来源:水利部网站??? 2009年9月21日



























1









献花(0)
+1
(本文系涛儿_dlwang...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