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褐斑---中医世家

 程宇宏 2015-05-10

【黄褐斑的各种治疗方法】

黄褐斑是一种面部色素增生牲皮肤病,它多分布在鼻及鼻两侧,形似蝴蝶,故俗称“蝴蝶斑”。此斑表面光滑无皮屑,既不痒,也不痛,长期存在,多年不褪,但日晒后加重。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功能失调有关,或因肝病而引起者,又有“肝斑”之称。或因脾虚不能化生精微,气血再亏,肌肤失去营养,以致湿热熏蒸而患此病;或因肾阴虚,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色,虚热内蕴,郁结不散,阻于皮肤所致。临床常用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柴胡12克,当归白芍各10克,丹参15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青橘叶6克,制香附10克,薄荷3克(后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疏肝解郁,适用于因肝郁气滞而导致的黄褐斑。

[方二]

党参12克,黄芪15克, 白术10克,淮山药15克,扁豆茯苓各12克,黄柏黄芩泽泻各10克,六一散6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本方健脾利湿清热,适再于因脾虚湿热而导致的黄褐斑。

[方三]

熟地各15克,玄参天花粉知母黄柏炙龟板茯苓、山栀、柴胡、丹皮各10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用于因肾虚蕴热而导致的黄褐斑。

[方四]

青嫩柿树叶若干,白凡士林30克。将柿树叶晒干研细面,与白凡士林调匀成膏,每天睡前涂患处,晨起洗净,一般半月至一月后方能奏效。

本方适用于黄褐斑。

[方五]

益母草粉7.5克,白附子6克,白及7.5克,白蔹6克,轻粉1,5克,钟乳粉6克,密佗僧4.5克,细辛末1.5克。各研极细末,混合均匀,装瓶备用。晚上睡前用人乳或温水调和,涂患处,次日用温水洗去。

本方治疗黄褐斑有效。

[方六]

薏苡仁5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健脾利湿,适用于黄褐斑。                                                                  【面部黄褐斑】

沈××,女,29岁。生育两年后出现面部黄褐斑,慕名来唐师门诊求治。问其一般情况尚可,食欲不佳,大便时干时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濡。

拟诊:面部黄褐斑

治则健脾益气,化湿消斑。

内服:菊花9g 黄芩9g 莱菔子12g 象贝母9g 玄参15g 桔梗6g 首乌15g 黄精12g 枸杞12g 天冬9g 枇杷叶12g 太子参30g 茯苓15g 红枣20枚 莲子肉12g 生甘草6g。

患者以上方加减治疗一月后,面部黄褐斑明显减少,遂坚持在门诊治疗,三月后已与常人面色无异。

          【女性黄褐斑食疗】

肾气亏虚型

这一型表现为肾气不足,肾水不能上承,本色不能上泛,郁于面部,出现暗黑或黄褐斑,同时会有腰膝酸软、身体蠃瘦,头昏耳鸣,盗汗不眠、午后潮热、月经量少且淡。取滋阴补肾之法。

猪腰祛斑补肾粥:粳米200克,猪肾1对,山药50克,薏苡仁50克。将猪肾去筋膜、臊线,用清水泡半小时,去除血水,洗干净,切成小块,有开水焯掉臊味;粳米淘洗干净;山药与薏苡仁放入沙锅中煎水,去渣留液,将粳米与猪肾放入,再加适量清水,煎烂趁温热服,可加适量盐或糖调味。

肝郁气滞型

此型由于肝郁气滞,郁而化火,灼伤阴血,发于面部而成色斑。患者表现为急躁易恕、胸胁胀痛、情志不畅、胸闷气短、忧虑叹息。月经不调、痛经等。取疏肝解郁之法。

猪肘香朴汤:猪肘500克,香附10克,厚朴15克,枳壳10克,川芎5克。先将诸药放入沙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约20分钟,去渣留液,把洗净、切细的猪肘放入,再加入适量清水,再煎煮烂熟,加入调料,盐、酱油、味精、香葱即可。吃肉喝汤。

津血亏虚型

此型由于津血亏虚,不能濡养肌肤,故面色灰暗黄黑、皮肤干燥、毛发枯燥、爪甲不荣、身体消瘦、口舌津枯、皮肤脱屑、皲裂。取养血滋润肌肤之法。

猪蹄鸽蛋当归:鸽蛋10个,当归10克,猪蹄1只,先将猪蹄洗净,放入锅中煮烫,刮去粗皮,砍成小块,放入油锅中,油锅中放入油和调料,姜、葱、盐、料酒、酱油、大蒜,下猪蹄翻炒片刻,放入沙锅中,加入煮熟的鸽蛋和当归当归纱布包),加入清水适量煎煮烂熟,吃肉、蛋,喝汤。此汤气味芳香可口。

湿热蕴蒸型

此型由于湿热蕴蒸肌肤,面色腊黄或斑色黑暗,甚或面部油脂泛泛,头发稀疏、肢体困倦、四肢无力、食少纳差、口淡无味、大便溏泻、舌苔黄腻等。取健脾利湿之法。

薏菱粳米鸡粥:薏苡仁15克,菱角30克,粳米50克,仔鸡肉150克。先将鸡肉洗净,放入沸水中焯掉血腥味,切成小块,与薏苡仁、粳米、菱角肉一同放入沙锅中,加入清水适量,先武后文火煎煮,至鸡肉烂熟,再加入生姜、盐、味精、葱花,再煮一沸即可服用。

       【中药面膜治黄褐斑】临床治疗除辨证施治内服中药外,辅以中药面膜外治,疗效颇佳。

中药面膜方:白芍白芷、白茯苓、白菊花白及、白僵蚕白鲜皮丹参牡丹皮。上药等量共同粉粹过100目筛,装入干燥瓶中贮存备用。

用法:取上述药粉30克,加入珍珠粉10克,加适量蜂蜜和白醋,调成糊状,涂于患处,保留20~30分钟,清水洗去,每日1~2次,20日为一疗程。

方中白菊花清热解毒;白芷、白茯苓、白鲜皮解毒燥湿;白及、白僵蚕白芍、丹参、牡丹皮凉血活血、祛瘀生新。《本草新编》曰白僵蚕“去皮肤诸风,能灭黑干及诸疮瘢痕”,《中华本草》曰白芷“去面gan疵瘢”(面干、面gan即指黄褐斑);《海药本草》曰珍珠粉“除面gan”、“解毒生肌”;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白芍、白茯苓两者均有抗炎、解毒、增强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丹参有促进组织修复及再生作用。瘀去则新生,毒热解除了,机体抵抗力增强了,则斑无形可依。

方中大多为白药,可达到“以白养白”之效。爱美的女性即使脸上无斑,也可用此方作日常保养用,一周一次,可达美白养颜预防黄褐斑之功效。同时应避免日晒或紫外线照射,保持精神舒畅、大便通调。

【中成药治黄褐斑】临床认为黄褐斑与脏腑气血失调相关,患者情志不舒则肝失条达,郁久化热,灼伤阴血而致面部气血失和而发病。故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中和气血。逍遥丸疏肝解郁,专于肝郁血虚之症;当归片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故有和血之功,为血瘀要药。二药相伍,一气一血,既疗气滞,又治血瘀,气血兼顾,配伍治疗黄褐斑效果益彰。

患者,严某,女38岁,2008年5月8日初诊。患者自述面部色斑半年余,曾到美容院做过护理,也曾服多种西药,但效果不持久。刻诊:两颧部黄褐斑,呈对称性,情绪不佳,胸闷,善太息,头沉头晕,月经加有血块。辨证为肝郁气滞,瘀血内阻。给予逍遥丸、当归片交替口服,每日3次,服药一月后,月经血块消失,头晕、心烦明显好转,色斑变淡。继服上药20天,色斑及余症均除,心情愉悦。6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黄褐斑偏方】中医处方(一)

【辨证】肝肾亏虚。

【治法】滋补肝肾。

【方名】熟地补阴汤

【组成】熟地18克,山药20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黄柏12克,菊花12克,牡丹皮9克,山萸肉9克,枸杞子9克,陈皮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振琼方。

中医处方(二)

【辨证】情志抑郁,渐伤肝脾,肝郁化火,火燥淤滞。

【治法】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方名】退斑汤

【组成】生地12克,熟地12克,当归12克,柴胡9克,香附9克,茯苓9克,川芎9克,白僵蚕9克,白术9克,白芷9克,白藓皮15克,白附子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姜兆俊方。

中医处方(三)

【辨证】肾阳不足

【治法】补阳祛斑黄褐斑秘方。

【方名】阳虚黄褐斑方。

【组成】制附片9克,淫羊藿9克,熟地9克,仙茅6克,冬瓜仁30克,生薏仁30克,党参12克,茯苓12克,桃仁6克,红花6克,白附子3克,蔓荆子3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美容护肤中医八法》。

中医处方(四)

【辨证】肾阳不足。

【治法】补阳祛斑。

【方名】阳虚黄褐斑方。

【组成】制附片9克,淫羊藿9克,熟地9克,仙茅6克,冬瓜仁30克,生薏仁30克,党参12克,茯苓12克,桃仁6克,红花6克,白附子3克,蔓荆子3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美容护肤中医八法》。

中医处方(五)

【辨证】肾亏血虚。

【治法】滋肾养血,除斑。

【方名】菟丝子祛斑汤。

【组成】生地15克,熟地15克,女贞子12克,何首乌12克,旱莲草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阿胶9克,枸杞子9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1剂,分2次服。

【出处】《美容护肤中医八法》。

中医处方(六)

【辨证】风邪伤于营卫,气血失和。

【治法】活血散风,黄褐斑秘方。

【方名】活血散风汤。

【组成】当归12克,益母草9克,泽兰9克,白芷9克,荆芥穗6克,羌活6克,川芎4.5克,柴胡4.5克,柴胡4.5克,蝉蜕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美容护肤中医八法》。

中医处方(七)

【辨证】肾亏血虚。

【治法】滋肾养血,除斑。

【方名】菟丝祛斑汤。

【组成】生地15克,熟地15克,女贞子12克,何首乌12克,旱莲草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阿胶9克,枸杞子9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1剂,分2次服。

【出处】《美容护肤中医八法》。

中医处方(八)

【辨证】风邪伤于营卫,气血失和。

【治法】活血散风。

【方名】活血散风汤。

【组成】当归12克,益母草9克,泽兰9克,白芷9克,荆芥穗6克,羌活6克,川芎4.5克,柴胡4.5克,蝉蜕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美容护肤中医八法》。

中医处方(九)

【辨证】肝脾不和,火燥郁滞。

【治法】疏肝扶脾,清热凉血。

【方名】丹栀龙胆逍遥汤。

【组成】柴胡9克,当归9克,白芍9克,茯苓9克,白术9克,薄荷9克,丹皮9克,龙胆草6克,甘草6克,生姜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美容护肤中医八法》

         【治疗黄褐斑】

(1)白附子白芨白蔹、白茯苓蜜陀僧等份研细末,睡前以乳汁调匀,涂搽面部,可治黄褐斑

(2)制香附赤芍各20克,熟地、当归各10克,女贞子、丹参、杞子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lO剂为一疗程。可使黄褐斑消退,色深且多者,可多服几个疗程,对身体并无副作用。

(3)白僵蚕白牵牛等份,加入烊化凡士林中,搅拌成膏状,每日外搽3次,可治疗黄褐斑。

(4)白附子、滑石白芷各150克,研极细末,调匀,每次一匙,早晚清洗面部后,涂于患处,治黄褐斑。

(5)鸡蛋5个,取蛋清放入瓶中,用烧酒浸泡(酒将蛋清淹没为适度),密封一个月后,倒去烧酒,取出蛋清,每晚洗净脸后,涂于面部,次日清晨以温水洗净,再用冷水清洗,可治黄褐斑。

       【祛除黄褐斑】用内服汤剂治疗黄褐斑需要辨证论治,但不论哪种类型,总离不开活血化瘀这一治疗原则,可采用以下基本方进行加味:

基本方:归尾10克,川芎10克,赤勺10克,丹参15克,桃仁6克,红花6克,白芷5克。

肝郁血瘀证可出现急噪易怒,胸胁胀痛,痛经或经期延后,经血紫暗有块,舌有紫斑脉弦涩。本证可用基本方加柴胡6克,枳壳6克,制香附6克,青陈皮各6克。

脾虚血瘀证可见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气短心慌,饮食减少,脘腹胀满,经来延迟,经血稀淡,舌质淡,脉细。可用基本方加炙黄芪6克,潞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3克。

肾阳虚寒证可见面色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无力,小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斑色深褐难治。基本方加熟附片6克,炙桂枝6克,熟地12克,仙灵脾10克,菟丝子15克。

以上各方需连服二个月。每天一剂。如有效果,可继续服用一个阶段。

【黄褐斑中医诊疗技术】

1.西医病因病理

(1)生理性反应:开始于妊娠中期,故亦名“妊娠斑”,分娩后逐渐消退。可能因黄体酮雌激素增多所致。

(2)症状性:可见于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慢性肝功能不全、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慢性酒精中毒、结核病、癌瘤等病患者。

(3)药物因素:口服避孕药(约有20%服药者发生),长期服用氯丙嗪苯妥英钠

(4)其他因素:日光、热刺激、化妆品、外用药物等,亦有找不出可疑诱因者。

2.中医病因病机

(1)脾虚湿蕴:脾虚失健,不能化生精微,气血两亏,肌肤失于荣养,湿热熏蒸而成。

(2)肝肾不足:肝肾同源,肾水不足,不能制火,虚热内蕴,郁结不散,阻于皮肤所致。

(3)肝郁气滞: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火热灼津,津液亏虚,不能养肤而致。

二、辨证分型

(1)脾虚湿蕴证:面部色斑苍暗不泽,脘腹胀满,神疲乏力,四肢困重,便秘溲赤;舌淡苔薄,脉濡数。

(2)肝肾不足证:面部色斑,斑色黄暗;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经行紊乱;舌红苔薄,脉弦细。

(3)肝郁气滞证:面部色斑,时深时淡,每随经临而加重;伴性情急躁,心烦不舒,喜叹息;舌红,苔薄,脉弦。

(4)气滞血瘀证:斑色灰褐或黑褐;伴有慢性肝病,或月经色暗有血块,或痛经;舌暗红有瘀斑,脉涩。

三、中医治疗

1.脾虚湿蕴证

[治法]清热化湿,健脾益气。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主要药物:党参黄芪白术、淮山药黄柏黄芩茯苓泽泻、生薏米、六一散。

伴月经量少色淡者,加当归、益母草。

2.肝肾不足证

[治法]滋阴补肾,调和气血。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主要药物:生地黄、熟地黄茯苓当归白芍、枸杞子、淮山药、山萸肉、牡丹皮、丹参、益母草、淫羊藿等。

阴虚火旺明显者,加知母黄柏;失眠多梦者,加生牡蛎珍珠母;褐斑日久色深者,加丹参、白僵蚕

3.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理气,调和气血。

[方药]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主要药物:柴胡当归白芍、栀子、郁金、香附、生地黄、牡丹皮、丹参、女贞子、菟丝子等。

伴口苦咽干、大便秘结者,加牡丹皮、栀子;月经不调者,加女贞子、香附;斑色深褐而面色晦暗者,加益母草。

4.气滞血瘀证

[治法]疏肝理气,化瘀消斑。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主要药物: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等。

胸胁胀痛者,加柴胡、郁金;痛经者,加香附、乌药、益母草;病程长者,加白僵蚕白芷

     【经验方-退斑汤】

[药物组成]生地黄12克,熟地12克,当归12克,柴胡9克,香附9克,茯苓9克,川芎9克,白僵蚕9克,白术9克,白芷9克,白鲜皮15克,白附子6克,甘草6克。

[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或为水丸,每次6克,每日3次。

     【祛斑美容方】

[药物组成]黄芪10克,当归10克,熟地黄 12克,川芎6克,白芷10克,桃仁(打)10克,郁金10克,丝瓜络10克,三七粉(冲服)2克,甘草6克。

[功效]益气养血,散瘀消斑。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

五、适宜技术

1.针刺疗法

常用穴;太溪、三阴交。备用穴:肾俞、阴陵泉。

每次选取2~3穴,用补法,每日一次,连续一周为一疗程。主治肾水不足型。

2.耳针法

取穴:神门、子宫、肾、肝、脾、内分泌、皮质下,配大肠、胃、卵巢、心、胆。

主穴每次必取,配穴辨证选用,常规贴压法,隔日一次,15次为一疗程。

3.贴敷法

白附子、白芷、滑石各250克。将上药共研细末,用温开水和匀,先早晚洗面,然后用药粉糊敷患处,每日2~3次,每次10~20分钟。

注意事项:药物有过敏现象时停药即可;外擦时用力要适当,不可太过,以免损伤皮肤。

六、预防护理

(1)避免日光曝晒。

(2)多食含维生素、矿物质食物。少食油腻、辛辣之品。

(3)保持心情开朗乐观,忌动怒、忧郁等。

         【黄褐斑与“肺主皮毛”】

近几年笔者临证注重对黄褐斑的辨证治疗,常宗“肺主皮毛”理论,以宣通理肺,通阳散斑之法获效,药常用蝉衣荷叶防风桔梗、竹叶、百合瓜蒌皮、半夏、浙贝母等。

  【面部雀、黄褐斑】冬瓜瓜籽研碎,与石榴皮汁调匀成浆状,将其敷于面部患处,20分钟后取下,用热水洗净。一个月后,对雀斑、褐斑等有明显疗效。

       【证治经验】

1.气滞血瘀型:除面部皮损外,或伴经前乳房胀痛或经临腹痛,行而不畅,或夹有血块。平素烦燥易怒,苔薄白质暗红或舌边有紫瘀斑,脉弦。

2.气血不足型:除面部皮损外,伴神疲乏力,头晕眼花,夜寐不安,经行色淡,苔薄白质淡,脉濡。

(二)治疗方法

1.针刺

(1)取穴:局部皮损处,合谷,三阴交。气滞血瘀型加取蠡沟;气血不足型加取足三里。

(2)操作:视皮损部位大小取0.30mm×25mm的毫针10-20根不等。用围刺的方法从皮损的外围向中心横刺,余穴用0.35mm×40mm毫针,针刺得气后均留针20分钟。

(3)疗程:每星期1-2次,10次为1个疗程。

2.中药:

(1)气滞血瘀型

治则:理气祛瘀

处方:自拟方

柴胡青皮陈皮、广郁金、三棱莪术红花桃仁赤芍当归、川芎、丹参、生麦芽等。若便秘者加生大黄,热甚、面红者加丹皮、桑白皮等。

(2)气血不足型

治则:补益气血

处方:自拟方

黄芪党参白术茯苓赤芍白芍当归、川芎、红花、生麦芽等。

若食欲不振,纳呆,苔腻者,去党参加姜半夏、川厚朴、陈皮等。

对不愿接受中药治疗及因特殊情况无法保证按时服药者,采用单纯针刺疗法。

案二十、面部黄褐斑 沈××,女,29岁。生育两年后出现面部黄褐斑,慕名来唐师门诊求治。问其一般情况尚可,食欲不佳,大便时干时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濡。

拟诊:面部黄褐斑

治则:健脾益气,化湿消斑。

内服:菊花9g 黄芩9g 莱菔子12g 象贝母9g 玄参15g 桔梗6g 首乌15g 黄精12g 枸杞12g 天冬9g 枇杷叶12g 太子参30g 茯苓15g 红枣20枚 莲子肉12g 生甘草6g。

患者以上方加减治疗一月后,面部黄褐斑明显减少,遂坚持在门诊治疗,三月后已与常人面色无异。        

   【从肾治疗皮肤病】

黄褐斑 黄褐斑的产生多因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而成。临床上对于黄褐斑的治疗要么疏肝理气,要么活血化瘀,但疗效常不尽人意。崔应珉治疗此病常加上桑叶、桑白皮这些肺经药,并根据月经周期,加入一些补肾调经的药物,如在月经之前加入菟丝子、鹿角霜,在月经到来之后加入女贞子、枸杞子、黄精等滋补肾阴的药物,其效显著。

    化瘀丸】 柴胡30g,薄荷30g,栀子30g,归尾30g,红花30g,赤芍30g。【制法】 炼蜜为丸,每丸6g。


【功能主治】 疏肝活血,化瘤消斑。主肝郁血瘀证。面部色素沉着,四肢皮肤有紫红色结节性皮疹,慢性紫红斑片,胁胀,月经提前,经血有血块,痛经等,脉弦滑,舌薄黄苔,可有瘀斑。常用于黄褐斑,女子颜面黑皮病银屑病、酒渣、痤疮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等。

【用法用量】 早、晚各服1丸。                                                                     【防治黄褐斑  补给足量的维生素E(每次100毫克,每天2~次),或维生素E与锌剂合并使用,可防治黄褐斑。但应注意,连续用药6个月以上者,易引起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用白芷玉竹、川芎、防风等研成细粉,用食醋调成稀膏,可治疗黄褐斑。    黄褐斑僵蚕15克,白芷12克,透骨草12克,红花10克,珍珠粉3克。上药研细粉,用蜂蜜调成糊状,敷在清洁的面部,30分钟洗净即可,隔日一次。    黄褐斑地黄20克,薏苡仁15克,夏枯草10克,桑白皮10克,透骨草20克,枇杷叶10克。水煎外洗患处,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7天为一疗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